用水準儀進行往返測量高程時。誤差很大是為什麼?

時間 2021-06-02 11:45:40

1樓:揚眉

是閉合差超限?紅黑面有沒有讀錯?在測量之前水準儀i角有沒有校正?扶尺的有沒有扶正?往返距離有沒有超限?還是儀器儀器的問題

2樓:Galenos

你視距要盡可能相等,不然i角誤差要是累計起來會很大的,碎部點選址沉降要注意,觀察人是不是同乙個人,你觀察時尺子氣泡有沒有跑偏,機子調平是否準確,有沒有中途中斷休息,休息時選的位置點是否是永久固定點,重新測量時有沒有測那幾個點的誤差是否符合要求,還有觀察順序後前前後黑黑紅紅有沒有錯,水準儀你有沒有測前檢查儀器誤差之類的

3樓:乙個人的遠方

不清楚你用的什麼儀器。電子的?機械的?自動安平的?

配合什麼樣的尺子。紅黑雙面尺?塔尺?條碼尺?

不清,你們測的什麼等級。不過從你的描述來看,應該是等外水準了。不論幾等,你這誤差都大了。

你這一公里的高差是多少?

往返測是什麼時段?

乙個後視多個前視?我想你們是在水準路線上,帶的有碎部點測量!

綜合以上分析一下吧。

一應是一公里的水準路線上,帶了若干個碎部點。你們初測的觀測速度應該不快。多個碎部點測完後再測前視。你的氣泡跑了嗎?這麼長時間,你的測站沉降了嗎?後視立尺沉降了嗎?

二是山區,要用短邊傳高程。山區地形複雜。你的視線離開地面,離開遮擋物的距離夠嗎。垂直和水平折光的影響要注意消除。

三,如果你們用的是學校的儀器。要注意了教學用儀器是不要定期檢定的。所以你們的儀器在使用前是要靠自已檢校的。主要是水準氣泡,i角,三角架的穩定,水準尺的零點差。

四,往返測盡量選在不同時段。我們用電子水準儀,配合條碼尺,一公里大約要乙個半小時,往返的話不到三小時。你們測估計這一公里加上碎部,一天的話差不多 。

如果儀器裝置再差一點。估計一天都不夠用。所以你們避開不能測的時段了嗎?

五,尺子的話,主要是立尺了。尺子要注意,要立在堅實處,要踩實。不能立草地。不能立沙地。不能立斜面。

六,其他如前後視距差,也有很大影響。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是測站檢核都合格。而往返差對不上。

總結,就是:細節沒注意,操作不熟練。最主要的可能是,儀器操作者的問題。

如測前檢測儀器,測中整平,觀測視線高,前後視距差,往返測分上下午進行……

不說了。幹活了!還有80多公里的路要走!

4樓:頑固的超人

你這個誤差應該是累積誤差,兩個原因第乙個是水準儀本身不准,建議去送修檢查一下,第二個就是讀數誤差,這裡分兩個種,一種是你自身讀數的偏差,還有一種就是幫你扶塔尺的仁兄扶的有點隨心所欲了

5樓:沙雕施工員

可能一,水準儀i角超限,建議送修。

可能二,司尺的兄弟前後傾斜比較厲害,而且傾斜方向不一致,建議搖尺,前後推一推,讀取最小值,同時打一頓司尺的兄弟。

可能三,在往返測途中,沒有用尺墊,轉點時,尺子動了,建議打司尺的兄弟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