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周圍沒有太陽這樣的恆星,她還能保持現有的物理狀態嗎 形狀等 ?

時間 2021-06-01 15:15:24

1樓:

形狀方面,沒有疑問地,不會有太大區別。只要塊頭達到矮行星的標準,大約直徑800公里以上就足夠了,而地球直徑一萬多公里,所以整體上看肯定還是目前的形狀。

當然細看變化也是不小的,沒有太陽輻射,僅靠地球內部的熱量,地表溫度會下降到三十度左右——開氏度。大氣會消失(或許會捕獲一些以氫氦為主的稀薄大氣),海洋也會消失——海洋是液體狀態下均勻鋪開的結果,固態水冰不會那麼均勻分布,裸露的數千公尺深的低地和幾千公尺厚的冰川(包括水冰和氮氧冰)都會存在。

天空中永遠群星閃耀,星斗東昇西落,但是行星都沒了,萬載不變——不對,已經沒有載(年)了。隕石撞擊也會大大減少——隕石大多來自被大行星擾動的小行星帶天體,少數來自柯伊伯帶,離開恆星系的深空非常之「空」。唯一有趣的事情只有火山活動了。

活火山/地熱活動區附近非常之乾旱,幾乎所有的水都早已經變成氣體然後在其他地方冷凝成冰了。當然,火山活動本身還會析出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低沸點物質。這些物質會根據沸點的不同在稍遠的距離上凝華——沒有空氣的情況下下雪是不可能了,只會形成類似霜一樣的物質。

如果經歷足夠久遠的年月,幸運的話再穿過一些稀薄的氣體雲,地球也能俘獲得到氫氦大氣。低溫使得氫氦很難逃逸,永久地成為地球的一部分。年頭越久遠,俘獲的氫氦就越多,表面大氣壓會不斷上公升,甚至有機會形成液氫海洋。

然而隨著大氣越來越濃密,地球的熱量散失會被阻礙,表面溫度公升高,超過氫氣的臨界點(38.35K),地球會轉變成一顆mini木星——擁有岩質核心和氫氦外層的「氣體行星」。

如果擁有無限的時間,地球理論上可以不斷地「生長」下去,變成類木行星、褐矮星……但是這樣的概率不大,畢竟宇宙太空,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實在太長了。

如果地球上沒有風會如何?

不知名的大懶蟲 我覺得目前的答案都不是我想象中的,所以來佔個坑。首先我對風的定義和大家不一樣 因為這樣會更好玩 風 由於氣壓差導致的氣體流動。那麼是不是就沒有氣體流動了嗎?事實上還有兩個因素 氣溫差,不均相。也就是說,沒有了風,氣流還是可以運動的。怎麼感覺怪怪的,不管他 腦洞繼續 那會是一種什麼狀況...

如果太陽變成一顆藍色的恆星,地球會怎麼樣?

Peterz 首先,藍色的恆星比太陽的溫度要高的高的多,亮度也要高很多,藍色的一般都是籃巨星,壽命也比太陽短,只有10億年,地球如果還在現在這個位置,太陽變成藍巨星它的體積早就超過了地球,如過沒超過地球軌道也會被洛希極限撕碎,或被烤焦,不會低於1000攝氏度 我們只考慮溫度,不考慮質量和體積。按照色...

如果地球被太陽潮汐鎖定,只有乙個面穩定朝向太陽。整個地球會是什麼景象,其大氣迴圈和水迴圈會是什麼樣子?

唐盼 地球直徑相對於太陽跟地球的距離而言差太遠,所以地球不可能被太陽鎖死。假如地球真鎖死,那地球確實只有一面固定對著太陽,人類全聚在明暗交界線處生活,因為太陽直射的地方太熱,背對太陽一面全是冰川,不過明暗交界處大氣冷熱交替明顯,氣候通常會不太好,啥地質災害 天氣都可能經常發生。所以人類會卒 這是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