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周世勳 曾謹言的量子力學充滿數學物理方法,而不從物理角度看問題?

時間 2021-05-07 04:01:16

1樓:GloriaBlackkkk

完了,我覺得曾謹言的量子力學很不錯呀!原來它不從物理角度看問題??\託腮

因為講量力的老師布置習題用曾書,所以我就用曾書學完了量力和高量(高量課和量力課是同乙個老師教的)。覺得曾書寫的很詳細,不管是數學推導、計算、數學框架Hilbert空間,還是物理含義部分。很多我看書過程中想到的問題,都會在讀下去後找到答案or被啟發。

2樓:無趣的人

格里菲斯的量子力學概論不適合作為入門書,倒是適合帶著問題讀,但作為初學者需要的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系統全面的介紹,從而先有乙個大概的認識,而不是通篇讀下來蓋上書本零零碎碎什麼都還不知道。

3樓:jRONI

Griffith沒有那麼神日本地攤上的書都比它更有物理直觀隨便放乙個我這種完全不懂日語的都能看下去

Schoedinger方程入門下面是書評

貓先生給鼠小弟講Schoedinger方程不要以為弱智第二頁就有Dirac符號了

如果大家噴我。。。。那麼還有不那麼萌但是邏輯流暢的Hilbert空間與量子力學先講數學再講物理,比曾謹言那種大雜燴脈絡清楚多了

還有Hall的數學家用的量子理論也不錯

4樓:

我覺得問題關鍵不是在於書中充滿數學物理方法,而是書的內容太零散了……

我最開始學量子力學學長推薦的也是 Griffiths 和曾謹言,但是我屬於兩本都看不下去的那種,讀了前面一點就放棄了。前一本說實話我個人認為比曾書還差……因為曾書好歹是本合格的參考書,工具書,後來學量子力學的時候經常翻,Griffiths 的書我覺得對我而言毫無幫助(尤其是前面幾章記號實在是太醜陋了233……倒是 Cohn-Tannoudji 的書給我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從幾個量子力學公理和線性代數開始講起,套用一些例項,一下子就讓我知道了量子力學到底在算什麼,而不是陷入哲學思辨之中。所以我是從這本書入門量子力學的。

我覺得吧,量子力學這種東西還是得要數學的,不可能用純物理來講述。曾書的缺點在於數學體系不夠完備,沒有把數學講清楚,而不是在於數學物理太多。看完了 Tannoudji 的書我覺得可以去看 GTM267,很多在 Tannoudji 的書裡提到的或者沒有提到的數學上不嚴格的地方都會得到答案,而且也能夠解答很多量子力學中看似奇怪的數學處理本質上到底是什麼……

5樓:

我們當時發的教材是曾謹言那本,我上課一般又不怎麼聽,自己看了一部分之後——

差點想轉系。

要命的地方就在於,曾謹言又很不物理,物理影象不很清晰,而且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缺乏連貫;也不很數學,沒有總領性質的說明,章節也不靠邏輯互相支撐。對初學者可以說是究極不友好。

這本書適合做量子力學應用教程,在具體問題上還是很詳盡的。

6樓:樹袋熊

不邀自來。

看了這麼多回答,怎麼沒人推薦Cohen-Tannoudji的《Quantum mechanics》。初學時翻過很多書都看不懂,直到遇到這部書,物理上的講解非常細緻和透徹。

曾書兩部更適合當手冊查,內容全面,廢話不多,很容易查到公式和知識點。

喀書是我們的高量教程,比曾書第二部嚴謹不少,二次量子化的地方印象尤深。就是如上所說比較數學(或許高量本身就這樣?)。

但是即便對於高量部分的知識,依然習慣去查曾書。可能是排版的問題,重要的結論和公式在曾書裡很容易找到,而在喀書裡總是淹沒在大段論述證明中。

7樓:FOREST.Z

咋說哪,初學覺得很牛,回頭看看也就那回事。卷二對我乙個做凝聚態的沒多大用。。。。。就挑了兩部分,乙個berry phase,乙個路徑積分。

其他統統pass。周世勳的書適合入門,雖然東西少,但是該有的也都有。曾謹言的深入學一學沒壞處。

你以為最難得是思想?其實方法有時候比思想更難,你要處理乙個東西是要用方法,而不是唯像的處理。

8樓:

誠然Griffiths非常適合上手,甚至可以用來乙個月速成量子力學。但是Griffiths裡缺少了很多形式理論的推導,經常用很多簡單的例子來講概念,這是這本書的優點也是他的弱點。

曾的兩本量子力學大部頭好像知乎大多數人都說不好用。這本書的確不適合初學,但是它講清楚了許多數學細節、物理動機。同時這本書有乙個特點:

各章節之間幾乎沒有聯絡。因此把曾的書用來當做工具書是非常合適的!

個人體驗是,有一定基礎了以後會經常查閱曾的書。

量子力學有很多很優秀的教材,前面答案提到很多了,就不贅述了。

9樓:「已登出」

格里菲斯的書物理味也不濃厚,醍醐灌頂,說實話,那是已經讀了兩本中文書發現了很多問題,然後在格里菲斯的書裡找到了答案。

如果一開始讀格里菲斯的書,那就不一定了。

讀書的時候,腦袋中一定要帶著問題去讀。這樣讀起來才能有效果,而不是只被迫地接受知識。

其實是因為格里菲斯的書寫的太淺了,所以適合初學者。把格里菲斯的書看完再去看曾謹言,周世勳的書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中國現在所用物理的教科書都是30年甚至50年之前的,留有很多蘇聯式味道。蘇聯教材的做法直接就是要培養專家,而不是student-friendly,背後的物理概念需要學生自己去深入挖掘,其實在降低難度上面,中國的教材在引進蘇聯教材的時候已經降低了難度,如果不信,可以看朗道那套,或者蘇聯其他人寫的物理教材,讀起來都很費勁,但讀完收貨更大。

教材本來就是要多讀幾本,題主思路是對的,但不能說讀不懂或者感覺全是數學就說書本身不好。

想要物理味濃厚的,可以看狄拉克的量子力學原理,費曼的物理學講義第三卷,溫伯格的量子力學講義,說實在的,連曾謹言都讀不懂還是放棄讀上面這幾本吧,物理味濃厚的書都是諾獎級的理論物理學家寫的,會簡單嗎?

當年讀費曼第三卷從大一一直讀到大三,然後現在研究生還在讀,2333

10樓:山海

學了這麼久物理回頭一看如果我一開始更看得起數學系我也許現在就不會這麼累了吧。數學部分還能靠著些努力和功底,物理部分,應該沒幾個人能真正理解吧。搞好數學,搞好數學,搞好數學。

11樓:

因為那兩位不懂物理,他們沒有對量子力學形成一貫統一的認識,所以他們的書讀起來生硬無比。如果是有一貫統一的認識,那麼書就應該是過渡自然,意義清晰,側重點明朗。

12樓:

我最早是學曾謹言的兩大本量子力學,怎麼說呢,內容很全,但說實話,我前前後後學了兩年,把兩大本啃下來,學了之後非常瑣碎和零散,我無法形成乙個完整的量子力學影象,學習量子力學成為一種煎熬,直到後來碰到格里菲斯、朗道、葛萊納和費曼的書,才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看完之後,我感到選好教材對乙個人的學習的影響有多大。不得不說,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尤其學習理論物理類的課程,盡量找外國的名著,能少走很多歪路。

13樓:普通的穗乃果普通地搖

格里菲斯的《量子力學概論》真的可以當作年輕人的第一本量子力學課本。它符合入門書的一切要求。作為本科程度的量子力學,深度也夠了。想要學習更多的話,入了門之後,其它的事情再說。

另外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國內課本確實總體質量沒那麼好…

14樓:nzczll

量子力學教材,是最集中反映中國物理學落後的。

當年本人也是學得雲裡霧裡,也是曾謹言的教材。照葫蘆畫瓢,考試也能考個高分,但其實自己知道根本沒學懂,自己都感覺是一團亂麻。

曾謹言的量子力學教材,其實相對來說,算中國最好的之一,這個真是這樣,在國內算最好的之一。

畢業多年,再回去看,才發現,當時學的,多半都是糊塗帳。那些方程和計算,到底和哪些數學理論相關,到底是怎麼乙個物理模型,兩方面都是糊塗帳。

物理系學生的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根本不應該那樣教,根本不符合物理學的需要。數學基礎就沒學好。

物理學教材,又不講透物理模型,通篇都是方程和計算。

教出來的學生,無論是數學方面,還是物理方面,都是一本糊塗帳。考試是另一回事,只要用功,把那些基本的習題,會解會計算,記住,能夠在考卷上覆寫出來,考試得個高分,還是沒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真的學懂。

所以,中國的物理學研究落後,必然的,因為大學物理教育就很落後。

15樓:丁一

我記得我讀狄拉克的《量子力學原理》的時候,剛從溫和的國內教材中脫離出來的我,被裡面的數學推導折磨的只想要撕書。

後來,我偶然間看到王正行老師的一篇自述,裡面寫到「後來,我才發現,原來狄拉克不是在講數學,而是在講物理。」我當時就醍醐灌頂。重新再讀狄拉克,才發覺其中奧妙。

曾謹言的書也是一樣。如果你學量子力學只是把每一步推導都照著推一遍,那你無疑是在學數學。如果你能發現每一步運算的物理實質,那麼你就可以用你的物理影象來代替運算。

這和當年費恩曼的方法如出一轍。

16樓:功夫熊貓

因為Griffiths簡單,講解也的確清楚,很適合入門,但是如果只看Griffiths就覺得理解了量子力學就有點不合適了。

私人以為Griffiths的優勢在於能幫你大大減少入門的時間,然後在了解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後可以迅速轉向Sakurai等更加深入的學習。

17樓:

學量子需要一定的計算能力,否則會感覺讀任何一本教材時,你都在不停的計算而很難形成物理影象。

曾謹言讀的多了,就會對量子力學中某些方面的計算不那麼陌生。如果這時轉而使用更「物理」的教材,花在計算上的時間就可以稍稍減少。

18樓:

題主要是看過喀興林的書可能就不會這麼覺得了,相比曾瑾言和周世勳的著作,喀興林的書倒是更像一本數學書。

量子力學深深地扎根於線性代數,線性代數要是沒學好的話要想學好量子力學就變得非常困難。鑑於國內線性代數的教學狀況,我覺得在量子力學課程中溫習一遍線性代數的基礎知識是很有必要的,最好還要講一點希爾伯特空間,這樣的話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才不會那麼困惑。比較典型的是塔諾季的《量子力學》或者喀興林的《高等量子力學》,這兩本書都專門花費了一章的篇幅去講解量子力學中所需要的數學工具。

然而曾瑾言的《量子力學導論》中沒這麼幹.......

作為乙個當年沒學好線性代數並且使用曾瑾言書當教材的學生,那種內心的困惑、無助、彷徨和迷惘我是完全能夠理解的,畢竟當年我自己就親身經歷過這一切。

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曾瑾言的教材,我覺得這本書的知識點講解是比較全面的,一些比較偏門的知識點——如散射振幅的極點和束縛態能級之間的關係之類的——它都講了,作為一本參考資料還是可以的,只是作為量子力學的入門書來說可能確實不太友好。

其實真要談物理的話,櫻井的那本《現代量子力學》物理味可能更濃些。這書的前三章各自介紹了乙個讓我醍醐灌頂的實驗:斯特恩-蓋拉赫實驗、阿哈洛夫-玻姆效應和中子干涉實驗,我一直好奇為什麼像斯特恩-蓋拉赫實驗這樣的內容不是量子力學的標配。

最後說一點題外話:其實有乙個重要的內容是很多量子力學教材都避而不談的,那就是量子測量。我知道這個領域目前來說還有很多爭論,但是在教材中完全規避它我覺得始終不妥,或多或少總得講一下吧。

如何看待鹿晗和吳世勳的關係?

以前關係確實好舉止也親密,但是都退團四五年了怎麼著也沒現隊友感情好了吧,最近看團綜爬梯子,隊友間的舉止哪個不是血紅。BTW,一邊解釋一邊夾私貨的人,安利其他cp別了吧,更受不了 就是曾經的普通朋友而已啊,沒有cp粉眼裡那麼好,也沒有唯粉眼裡的那麼差。而且現在三年了,我想可能就是每逢節日互相問候的朋友...

你們是如何看待鹿晗和吳世勳的關係的?

Abby 可拉倒吧 吳世勳是個重義氣的,不說他了,但凡長了腦袋的人都知道在生活遇到鹿晗這種人有多無語吧?何況他還有格格了。所以,拉誰別拉吳世勳,大不了報團唄,反正跑三現在也不行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吐了 都2021年了還能看到這個問題 鹿晗跑路的時間比在團的時間還久呢咋還有人靠著5.6年前的那幾張...

如何看待周震南多次發表羨慕創2020的言論?

不就是個被迫營業嗎?我朋友給我講說看見這個笑的可開心了,這樣的熱搜還用怎麼看待嘛,我們路人看著開心樂呵就行,管這麼多幹嗎.挺好感周震南的 看到有人發乙個叫fc 雖然不怎麼懂 裡面的東西,這個說的話也太惡臭了吧,周震南還是個小朋友,有些人這樣說好嗎,而且濃濃的酸,r1se不是關係都挺好的?在微博看見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