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進化為什麼朝著越來越適應環境的方向?

時間 2021-05-31 16:42:16

1樓:情劍浪子

生物並沒有朝著越來越適應環境的方向進化。

而是那些進化方向錯了的生物被滅絕了。

所以留下來的就是適應環境的了。不過他們並不是刻意進化成適應環境的哦。

舉個例子:

二選一的選擇題,做錯的直接槍斃,而答案只能靠蒙。

現在16個人做3道題

第一題槍斃8人,8人矇對

第二題再槍斃4人,4人矇對

第三題再槍斃2人,最後活下來2人。

可以說這兩個人適應了這三道題,但是全是靠蒙的。

這就是進化的本質。

2樓:Dr.Hu

因為那些更適應環境的個體留下了更多的後代(即自然選擇)。

假如人類真的是猿類進化的,毛髮越來越少,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傳說中的量子力學意識決定了物質嗎?

目前用適應性進化解釋人類毛髮進化的主流學說有三個:1. 散熱說(細小毛髮有利於散熱);2.

寄生蟲說(細小毛髮讓寄生蟲無處滋生,有利健康);3. 性選擇說(細小毛髮更能吸引異性)。三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證據支援,同時三者並不互斥。

順帶一提,據我所知我們並沒有什麼決定性的證據能夠證明人類毛髮的進化一定就是適應性的,換言之還不能排除隨機漂變的可能性。

3樓:52Hz

先把問題和描述掛上然後開始我的表演

1-人類從猿類進化是目前比較多人認可的說法,因為達爾文演化論,以及現在人類基因和其它靈長類動物的基因對比作為其理論的依據。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提出來質疑,就是沒發現咱們人類這一分支進化過程中的過度期生物化石等歷史證件。

2-毛髮越來越少的說法有好幾個,因為學會了用火啊,因為智力的進化學會了用工具以至於攻擊力的暴漲,能遷徙到環境更溫暖的好地方,還有因為學會了還有簡陋的衣服之類的。(就不細說了,我嫌打字太多)

3-量子力學是說物理方面的,主要搞原子,分子結構這類的東西,跟人類進化完全不搭。

打字好累不想編了告辭

為什麼生物進化出了雄性和雌性?

Aedes albopictus 其實這只是偶然而已,自然界進行無性生殖的物種一大堆,過得一點都不比有性生殖的物種差。分雌雄的物種,也有不少可以進行孤雌生殖,像蛭形輪蟲這樣的物種甚至完全拋棄了雄性。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相比並沒有什麼顯著的優勢。 首先是為了基因交換,跟病毒細菌等等天天變異的玩意兒搞軍備...

為什麼水中生物沒有進化,而陸地生物進化出人類?

蔚藍遠空 估計題主是問為什麼海浬的生物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高智慧型吧.環境決定的,首先是水裡壓強太大,肯定沒有陸地上舒適,另外水裡缺氧,陸地上的生物之所以智慧型程度高,很大的原因在於大腦對於癢的運用,然而海浬的生物大腦對氧的需求受限,自然智慧型程度不可能進化的太高了. 水中生物為了保證生存,要麼要游得快...

為什麼生物進化這麼久,卻始終沒有進化出永恆生命,或大多數沒有無限的生命?

燈塔水母 學名 Turritopsis nutricula 屬於水螅綱,是水母的一種。其特徵是性成熟的 能夠進行有性生殖 個體能夠重新回到水螅型 2 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區的海域之中,但因為遠洋船舶排放的壓艙水,使燈塔水母逐漸散布至其他鄰近海域 3 4 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後就會死亡,但是燈塔水母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