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的顏色是由波長決定還是由頻率決定?

時間 2021-05-30 05:12:12

1樓:Judy

由光波的頻率決定。

有一問題值得提出:介質不會改變頻率,那為什麼白光通過三稜鏡會發生色散?

回答是:白光是複色光,由於各種色光的速度不同,折射率不同,所以形成光譜(即位置不同)。不是因為頻率的改變。複色光不能單一地說它的頻率。

*波速公式:C=fλ,光速是不變的,由f的不同引起λ的不同,可以這樣理解。(但事實上是沒有明確推導順序的…至少我沒找到…)

Ps:好像……偏題了……

2樓:螺絲釘

物理光學說:波長和頻率是一回事。

有答主考慮介質折射率的,這個角度很好,對理解光的本質有一定意義。

對於光的顏色問題,這涉及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關係。光進入人眼,與視細胞產生作用,不同的頻率或波長的光與視細胞作用效果不同,人眼能感覺到這個不同,也就是顏色。這種不同與光強沒有關係(實際上,對人眼還是有影響的),類似於光電效應。

這種不同與單個光子能量大小有關。而頻率或波長只是為區分光子能量的單位,事實上是一回事。

所以,可見光的顏色是由光子能量來區分的。(這個回答有點糙,事實上人體太複雜了,更多時候個體的不同才是更主要的因素)

3樓:憤怒的鯉魚王

人能感覺出不同顏色是因為人眼裡有三種視錐細胞。在光的作用下,視錐細胞內部的感光物質將發生變化,形成神經衝動,並最終傳遞給大腦。

我們可以認為視錐細胞內部的折射率為定值。因此,對於視錐細胞內部的光來說,其波長和頻率的關係是固定的,即乙個頻率只對應乙個波長。

所以,我覺得顏色的不同既可以認為是波長的影響,也可以認為是頻率的影響。

4樓:零度向前

頻率,你這麼想,一束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它的頻率不會變,但是波長會變。同時它的顏色也沒變。那麼自然光得顏色不是由入射光的波長決定的。

5樓:灌籃高手祭徐坤

我是這樣子理解的,眼睛的視錐細胞細胞裡面存在三種不同數量的感光蛋白,這些蛋白吸收光子就會發生結構變化然後和受體結合或者釋放某些成分和受體結合(這裡是我猜測的,沒有學過高中以上的生物知識)。

然而這三種蛋白對不同的光子(hv)有不同的吸收速率,這就造成了人眼吸收光譜有三個峰值,所以決定你的大腦感受到的不同的衝動的因素是光的頻率(ε=hv, c=λν;介質中c會變,v不變)。

以上都是靠我淺薄的生物知識和稍微好一點的物理知識推測的,如有謬誤請諒解。

物體顏色的不同是根據對不同波長的可見光選擇性吸收而決定的,那物體不吸收任何可見光的話是什麼顏色?

落寞的喬治 當你在太空中仰望星空,然後射出一道燈光。茫茫無涯的真空宇宙或許談不上100 不吸收任何可見光,至少也是最接近不吸收的答案。而無論反射還是折射,都會導致光或多或少的被吸收。再換句話說,光不是被吸收的,而是光子不斷地散射擴散,無法聚焦最終消散的過程。從物理角度來看,物體的顏色,一方面是吸收的...

為什麼人類可見光波長範圍是400到760nm,相乘大約等於光速?

我尋思大哥你都做實驗了,量綱不至於沒學過吧。這倆量綱都不一樣呀。量綱不一樣不具有可比性呀 你想想,如果我們把秒的定義 時間長度 改一下,光速的數值部分就可以發生巨大的改變。此時你這400乘760還與光速的數值一樣嗎?在次重複一下,量綱不一樣的數值是不具備可比性的.這個是什麼問題?光波長就是波長,光速...

綠光的波長 能量在可見光中居中,為什麼植物不利用綠光進行光合作用?

小蘇打先生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去搜今年最新的發展,發表在自然上,研究者也好奇為什麼植物放棄中間最高的峰,選擇兩邊呢,做了很多模型後認為,選擇兩邊而不是可見光比例最高的黃綠光是因為這樣系統更穩定,電子傳遞鏈還是比較脆弱的,植物很聰明 譚圍鐘 假設上帝創造了不吸收紫光的植物,它穿著防幅射服,基因過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