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平平的人能以物理學相關工作為職業嗎?

時間 2021-05-29 23:27:03

1樓:

衡量人的智力是有多個維度的,絕不是單一乙個簡單的標準化指數能衡量的。

在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任教的June Huh教授就是小學到本科數學成績都不好,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日本的Heisuke Hironka(2023年Fields Medal獲得者),才開始慢慢地學習並研究數學,最終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一員。但是他父母都是大學教授,而他本人自稱認為自己很聰明但是沒辦法考到好成績。人類對大腦的了解還沒有對大氣科學的了解多,天氣預報都比讀取大腦思想簡單,而天氣預報也沒有做到多準確,乙個有科學精神的人不可能說出「無法從事某種智力活動的原因是因為智商平平」這種話的。

2樓:Mayakashi

答者在此想說和物理學相關的專業很多,同時一項研究高智商人群只佔總人數的10%,由於與物理相關的工作的人較多(如土木,工程力學,熱動力等等工科),大約也可看為10%,就算如此,這個世界還是正常運轉而且科技水平蒸蒸日上,這就不是證明了非高智商人群也能做好物理相關工作嗎?況且,經典物理學幾乎也漸漸成為大部分人們潛意識裡的準則,這樣一來,不也說明著其可行性?只是筆者認為,前沿的理論物理確實是更需要高智商人群。

但很多學霸並不願意投身科研工作,即便是清華北大,這是值得深思的。

3樓:愛因斯坦秘書

我是物理老師,我中考成績只有460分,交的借讀費上的高中,高考復讀一年才上的大學,個人認為智商一般。現在我帶的高三物理及班主任,清華北大學生沒有(我們是縣立中學高三只有一千人),但是廈門大學,南開,復旦我的學生都沒問題,而且二本達線率70%以上(沒有重點班),都是全校平行班。所以從我的經歷來看,和智商沒多大關係。

4樓:Quant Bobey

從理論與實踐角度看,如果是學習和從事理論研究工作勤奮對勝任的貢獻遠大於智商。個人認為,理論很多時候對事物的抽象描述會因為過於靜態和絕對而扭曲了事物本質,前人的言論著作可以用時間疊加出來的勤奮看懂,但易懂難深,實踐中使用卻處處困擾在深 。

5樓:幾度明然

看了好多答案,發現很多答主說不聰明也能做好很多事,我在這裡要提出另外乙個觀點——我認為:只有『聰明』人才能做好事!

聰明是什麼?是思考速度快?是思維方式好?是注意力集中?是意志堅定?

我認為上面說的這些,都是組聰明的『四肢』!

很多答主的回答,其實都是是這樣乙個意思:我(或者其他人)不『聰明』,可是靠著堅持,達到了怎樣的高度,這說明,不聰明也可以做好很多事。

就好像,天生雙手殘疾,可是十年如一日的鍛鍊,學會了用腳吃飯,所以不需要手也可以吃飯。

其實從另乙個角度也可以說,用腳吃飯,其實這時候腳發揮了手的作用,也是用『手』吃飯。

就好像,因為思考速度慢,可是靠著手算算出乙個公式,這是用意志堅定,替代了慢的那部分。

所以我認為那些把事情做好的人都很聰明,就算因為某些地方有短板,然而他們往往能用其他方式彌補。

所以結論是,智商不是判斷是否能做一件事的標準,因為有其他方法可以彌補。

分割線(ω)嘿——————

上面說了聰明,現在說說什麼叫『不聰明』。

不要否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好像愛因斯坦和弱智,是真實存在差別的。

而我認為真正的不聰明,是上面我舉例出來,還有一些其他沒舉例出來的屬性,全部都是很低的人,叫做不聰明。沒有某方面的長處能彌補另一方面的缺陷,所以不聰明,所以做不好事情。

6樓:

一旦某個東西被創造、被發現,剩下的理解過程只需要平庸的智商即可做到。並且這個世界不太需要過多的平庸的物理學家,大多人只是在填補甚至搬磚。

當然物理是興趣所在的同學另當別論

7樓:

想在任何一門學問上做出成就,我指明顯高於同行,不管是學數學物理還是機械電子,天賦,努力,興趣,還有工作環境,這四樣中的至少三樣都要需要高於同行平均水平,至於哪個更重要不好說。不過呢,在本科程度上理解前人成熟的工作,有兩樣就可以了。

你這個問題還可以改成學機械,學電子,學軟體,這些應用學科跟數學物理最大的區別是工作機會多一千倍,但要'有成就'同樣一點也不容易。

8樓:

可以。首先,物理專業人士中自然有智商極高的人。學物理的人平均智商也一定遠高於普通人。

但是智商平平從事物理的也大有人在啊。

拿我身邊例子,中學時候智商150以上的一幫理科大神同學,後來沒乙個從事科研,都做金融和企業去了。唯一乙個搞計算機的最後也下海了。倒是有一批中游的同學,從事理工科研,襯托他們領域中的大牛們。

9樓:幹乩

我用一點點物理思維來回答這個問題

用乙個波函式來表達乙個人,人的動和勢,決定了人的能量本徵值。

勢是週期性變化的,週期的大小時刻變化,週期大小取決於你當時所處的環境,和你的「動」。初始環境,就是你的出身,這是沒有辦法逃避的。

動就很複雜,維度如此之多,我簡化了一些維度之後也只發現幾個重要的維度:認識、承受、翻譯、建構。可是這四個所屬的單位向量不是正交的。

二階微分算符作用於波函式,再乘以乙個常係數,便是你的「動」。

然後談一談智商,智商測試,其實在考驗你的翻譯能力,考驗你是否有清晰的邏輯來翻譯你的思想來給出答案。

認識不足,也會導致翻譯源缺失,而讓翻譯無法進行,同樣會讓建構無法進行,甚至通過心理影響你的承受。

所以你要去尋找真正內在的原因,不是簡單的智商二字決定你的「動」。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

在考慮自身的承受的邊界條件下,我建議在你承受範圍的70.7%內,去觀察,去學習最高難度的東西。甚至,玩最高難度的遊戲。

10樓:fengex

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復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溼。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物理大師們也是從一點一滴開始學習,打怪公升級,積累經驗,最終成就大師的。人生很短也很長,題主為什麼不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呢?而且這件事可能很有意義,說不定為全人類做貢獻了呢。

11樓:

物理也分很多種的好不好.......按照研究手段來分的話主要有理論物理,計算物理和實驗物理;按照研究物件來分可以分為粒子物理、核物理、原子分子光物理、凝聚態物理、地球與空間物理、天體物理等。我個人覺得從科研門檻來看,理論物理毫無疑問是門檻最高的,對數學功底有著不一般的要求,很明顯智力平庸之人難以勝任。

至於計算物理和實驗物理,個人認為專注、認真、勤奮和耐心是最主要的,智商要求反而不是那麼高。當然,以上所述均為進入科研學術界並成為一名合格科研人員的比較基本的要求,如果想要成為大牛,那肯定在各方面都要有突出的素質才行。

12樓:

不能。真正的智商平平的人根本考不進像樣的物理系,那些說能的人是沒有意識到真正的智商平平的人連跟他們坐到乙個教室裡的機會都沒有,或者說沒有意識到那些連本科都考不上的也是人……

13樓:

每年北京西城區這種教育資源很豐富的地區十八歲能考上大學的人有百分之多少?能上大學就已經不是智商平平了,別說 985 或者 top X 了。當然了,你要是問:

「智商 130 而不是 150,能搞物理嗎?」 (智商定義就是人群中 100 是平均)這個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

14樓:

我見過很多物理系的教授,唯獨沒見過乙個「智商平平」的人。智商是包括「邏輯」的,如果你所謂的「智商平平」是指邏輯能力一般的話,物理數學是真的搞不起來的。

15樓:

據我觀察大部分「智商平平」的人在本科階段就被課程碾壓的失去熱情了。到最後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的問題。物理真的不是努力就能成功的專業,本科四年過去我覺得自己適不適合繼續學下去每個人心裡都會多少有個底了。

不過大部分人即使不繼續搞物理也能找到飯碗lol

16樓:魯丙

可以。物理學裡有個工作就是湊經驗公式。也就是把一大堆實驗資料總結成乙個式子。

這項工作要的是耐心和體力。高中文化水平就可以幹這項工作。學物理的總喜歡把物理學神秘化,以顯得自己有水平。

17樓:狛枝凪鬥

看了一眼,說得都有道理,智商平平確實可能學好物理,然而以物理為工作,本身就是很受限制個東西。如果學會需要堅持,但學透能研究出來個什麼東西就要智商了,否則在這行很難混下去。如果當老師沒問題的話

18樓:

物理要學的好,最好具備「把物理過程直覺化」的的天賦。

也就是普通人要用大腦理性區域費勁思考的東西,他可以用直覺過程不費力的在大腦中模擬出來。

參考費曼。

19樓:子虛

本人本科物理,研究生轉金融,如今金融行業。我覺得選擇不再繼續讀物理是我人生迄今為止最正確的決定之一。雖然我本科也能夠以還可以的成績畢業,但我自己很清楚與優秀的人才在智商上的鴻溝。

如果以學術研究為目的選擇物理那智商是重要基礎,如果只是為了乙份學歷,那就沒那麼重要。而且物理作為基礎學科轉其他專業也有優勢。

20樓:數學建模老司機

可以,大多數「學物理的人」都是智商平平的,包括我。

此外,題主問的是智商平平的人是否能以物理學為專業,而不是能否以物理學研究為職業。專業和職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物理學專業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沒有以物理學為職業,他們轉行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大多數都不是因為智商平平而放棄的物理學研究。選擇物理專業,不會讓你直接獲得高薪職業,但真的可以鍛鍊你的能力。

物理學都能學好,其他的還有學不會的嗎?華爾街的寬客相當多的都是由理論物理轉行做的量化金融。即使你將來想從事科研,物理學得好的人可以從事除純數學外所有學科的科學研究工作,並引領各個前沿交叉學科的研究潮流。

儘管鄙人智商平平+懶癌晚期,但現在並不後悔當時頂著父母反對的巨大壓力學了物理(爸爸想讓我學工程,媽媽想讓我學醫)。

因為,如果乙個人的世界觀不受到量子力學的洗禮,這輩子真的挺可惜的,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所想的永遠是真理。

21樓:FriedrichDeutsch

本科先學著,有足夠的愛和願意為ta付出的心,人的能力是可以突破極限的。

不想再讀了可以轉金融,轉計算機。

如果想繼續,不要選弦論。

22樓:

USTC理論物理專業。

這要看你所謂的智商平平到底是怎樣了。

以我所知,我覺得國內北科南這三所學校的頂尖物理學生,和牛頓云云的智商也是沒法比,但他們和一般人比智商卻高很多。你要管他們叫智商平平,還是不是呢?

美國物理前20名的高校的絕大多數物理老師,和牛頓云云智商仍然是沒法比。但他們和現役大多數物理學家比已經是非常聰明了。他們算是智商平平還是不是呢?

總之物理學這個世界裡,真的是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所以簡單一句「智商平平」我無法判斷題主到底什麼水平。

更進一步地說,物理學裡面不同的領域也是需要的智商不一樣。現在凝聚態理論和高能理論比凝聚態計算和高能計算一般就更耗腦子一些。

但總的來說,沒有一定的智商奉勸題主還是別入坑。這個行當是非常非常殘酷的,進入這個行當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是只看到了它的美好(它當然很美),但是大大低估了它的殘酷。簡單來講,如果北科南清復這國內五所最強的學校都進不去,我覺得就可以直接考慮放棄了,即使北大或者中科大的畢業生裡,最後大多數想搞物理的人也是做不了自己想做的物理工作的。

(當然,北師大等學校也會時不時出現一些優秀的物理學生,但是我覺要是進了北師大一級的學校要把物理做好需要對物理的極強的渴望,題主要是有這個渴望的話,就不會來這裡問這種問題了吧)

P.S 我把復旦放在清華後面,是因為這幾年清華物理系花大價錢買人才非常出名,以為他們可能已經超過了復旦……如果事實不是這樣請復旦大佬們別打我……

物理學得好的人和物理學的不好的人有什麼區別?

君子陶陶 學的好這個標準不知道定在哪,就說說我的個人感覺吧。我的大學物理老師,有一種看上去就是搞研究的人 不是指理工男的標誌髮型 他學習物理鑽研物理應該有二十多年,反正上課的時候,除去書上的知識點,他可以引經據典,說出很多物理界的故事。而且他特別喜歡愛因斯坦 我一度懷疑他是不是看完了愛因斯坦傳 感覺...

為什麼物理學界中做凝聚態物理的人最多?

八雲 我列幾個事實吧。III族主族有如下元素 B,Al,Ga,In,Ti V族主族有如下元素 N,P,As,Sb,Bi BN,AlN,AlAs,GaN,GaP,GaAs,GaSb,InN,InP,InAs,InSb 論結構型別,有整塊的晶體 single crystal 有薄膜 thin film ...

物理學工作者怎麼學範疇論(張量範疇)?

arXiv 1604.07276 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張量範疇的monad可以用粗粒化來描述,這對物理工作者是最重要的。 張智浩 其實我覺得可能沒有 我覺得吧,雖然這些東西都有物理的 motivation,但一旦在數學上被定義好了之後就變成 真數學 了。我覺得很多 TQFT 的文章就是這樣的,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