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人類會有完全脫離石油的一天嗎

時間 2021-05-29 22:57:46

1樓:浪子在中東

要知道石油不僅是燃料,也是化工原料。作為燃料,我覺得完全替代的可能性不大,和煤炭一樣。作為化工原料,基本是不可能取代的。至少幾百年之內。。

2樓:呂律

人類發現石油這種能源到消耗完這種能源的過程,其實一直在探索和尋找和發明新能源。人類不會主動擺脫石油這種能源,會在耗盡前尋找到替代能源的。

3樓:

首先,人類大量使用石油是因為石油相對而言更便宜,更易得到,價效比高,而不是除了石油就沒東西可用(說句題外話,中國缺油主要也是因為開採成本高,而不是儲量不夠)

然後,如何定義石油?石油的本質是一種烷烴混合物,人類隨時可以脫離石油,但脫離類似石油的烷烴混合物還是有點難度。

以前的有煤炭,有必要的話甚至可以用煤炭和水合成汽油/柴油;以後的可以有核能,現在有些國家,像法國、日本核電佔比已經很高了。甚至,以人類目前的技術,廣義上的可控核聚變已經可以實現了,現在可控核聚變實現不了是因為我們想拿它燒開水。譬如,可以建(炸)乙個水庫出來在裡面放核彈,然後用水的動能帶動渦輪發電。

當然,目前肯定不會有人這麼做,原因還是一開始說的:效率和成本。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假如有一天奶牛沒了,人類就沒奶喝了嗎? 顯然不是的,人們都喝牛奶是因為牛奶便宜又好喝。

4樓:錢總ORZ

先看石油的用途,一是作為燃料,以後電動車完全普及之後,燃料功能就被取代了;而是做化工原料和化學品,這個是以後的主要用途,石油作為優秀的碳氫化合物,可以生產烯烴、芳烴,短期來看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當然你也可以用天然氣生產化工原料,但儲量不能和石油比,大規模工業化也還有問題。

目前最前沿也最有前景的取代就是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直接把CO2合成為碳氫化合物,再生產化學品,但是效率很低,只能寄希望於催化材料的突破,離工業化還相當遠。

5樓:韓動

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工業的黑色血液,不單單是用來燒的,在能源上,有可能完全替換石油分離出來的汽油,燃油,使用電力,但是其他的,比如說塑料等等輕工業是離不開石油的,人類也沒有必要完全脫離石油,每個資源有每個資源的用法,造成的汙染也是有清理的辦法。

人類可以脫離文化,完全用科學指導生活嗎?

猛將兄 文化是人類協作的規矩,沒有法律,沒有道德,人類為了生存,就會回到叢林法則,弱小者死不足惜,所有的強者都可以踐踏弱者的意志,那不就是滅霸嗎?所以沒有文化,不講規矩的科學有什麼意義, 風中的雪糕 這個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東西,科學暫時回答不了.科學的最基本手段,觀察分析歸類.在這期間,生活怎麼辦...

站在外星人的視角看人類社會,會有哪些奇怪的地方?

無先生 給你個100 正確的回覆吧 科學家不會有任何震驚的地方。但是吃瓜群眾們會在一切由演化造成的差異上表示出震驚。假設A外星人是魚演化來的,看見地球人,第一反應是震驚竟然有能生活在氣體中而沒有擴散掉的智慧型生物,然後震驚於這個物種的聲音是那麼的難聽,然後震驚於這個物種竟然有胳膊肘這個東西而不是觸手...

目前人類大腦是否完全開發?是否存在限制器?

開心就好了 人類的大腦僅被開發10 的理論一度被傳得沸沸揚揚,儘管科學家們後來已經做出解釋,表示人類大腦的使用率一直是100 而並非是所謂的 僅開發了10 但很多人仍然認為現在人類的大腦未被完全開發,仍執著於對大腦的開發。 吉地墨客 大腦再發達也沒有用,人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來感受這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