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很多無序的小事物組合成整體之後反而變得有序了?

時間 2021-05-14 08:26:40

1樓:

視覺效果。

眼睛只是兩個鏡頭,各自成像後被大腦修飾一番才有了我們看到的整體性,有序性,也就是說整體性,有序性是大腦常年適應後的模板,比如石頭,人體之類常見的東西,但是遇到不常見的東西就需要複雜的二次或者N次處理,不說那些微觀的近現代借助工具構建的生理物理模型,就是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遺傳突變導致的異型人體我們也會覺得失去了整體性,有序性。

總得來說,世界是先天無序的,是大腦後天構建了各種各樣有序的模型,不過有些模型構建在大腦發育初期,也就是小時候,以至於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世界先天有序。

2樓:

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目前人類發現了宇宙種存在4種力(疑似發現第五種力),這些力的存在解釋了從電子到宇宙恆星的運動原理。包括為什麼不同的夸克會組成不同的原子,為什麼不同的原子會有不同的特性,為什麼在20℃,有些原子聚集起來成為固體,有些卻是液體、氣體……

另一方面,對同乙個事務不同的觀察維度,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認知。比如微觀層面,你「看到」原子運動,在巨集觀層面你就只能看到是一塊石頭,若是飛出地球,你可能連著石頭都找不到了;如果你一直用紅外線熱像儀看世界,那麼呈現在眼前的就只有溫度不同帶來的視覺變化,傳統意義上的顏色可能就不復存在。

3樓:鐵男

因為世界本來就是無序的,"有序"是人以自身的觀察【尺度】對現象加以認知和概念化,發明了"有序"這一概念。當被觀察的物件和人的觀察尺度偏離,"有序"便不存在,時間的先後不存在,因果不存在,一切是無序的自然而然。

4樓:劉雨林

我覺得吧,應該是受到了場力作用的結果。

場力不是作用於某乙個原子、分子,而是一大片。

地球上的重力,太陽的光波,人的腦電波,水管對內部水流的擠壓,都是影響整體而不是區域性。

從整體到區域性,每個區域性都有控場的相關的影響力,這就是乙個遞迴的過程。

乙個大系統是由更小的系統組合起來的。

大到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小到電子圍繞原子轉,都是有秩序的。

5樓:小木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包含著宇宙法則。

好了,話不多說,先上結論:

秩序是意志的表達,無序的小事物依舊無序,當它們按照某種意志,組合排列在一起時,秩序就產生了。

秩序是後驗的,它並不是事物的本質屬性。

比如,這幅圖里,小事物並沒有什麼秩序可言。但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組合它們。然後就有了

所以,不是小事物本身變得有序了。

而是意志的參與讓它有序了。

小到一磚一瓦,大到斗轉星移。無一不是意志的表達。

只是前者是人的意志,後者是宇宙的意志。

好,到這兒可能就有人會問了。

那這些科學規律和數學方程式是怎麼回事呢?它們也是意志的表達嗎?

對的。比如牛頓的巨集觀物理定律,如果往骨子裡講,其實是牛頓用自己的意識和認知擷取了部分物理運動軌跡,然後以他的意志將這個內容以數學方式表達了出來。

這是萬事萬物最本質的表現和執行法則嗎?肯定不是。

這只是牛頓總結出來的法則和秩序,牛頓的侷限性也決定了其法則和秩序的侷限性。

這就是為什麼牛頓三定律物可以解釋巨集觀運動但無法解釋微觀運動的原因。

於是愛因斯坦出現了。

所以,事物本身並不存在某種特定的秩序或法則,即便當下找到了某種法則,以後也會被逐漸修改或者被新法則替代,而這也說明了事物運動和變化的絕對性即: 事物無論大小,其本身並不具備秩序性,所有秩序皆為意志。

大至宇宙星河,小至病毒細菌,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而秩序,只是我們為了讓自己的意識能適應這種變化或者讓某些變化為我們服務所固化下來的,機械的,靜態的排列組合與結構。

6樓:朱慢慢

1.我們把水潑在地上時,水呈無序的形狀化開,但把水倒入杯子,卻呈現出有序的狀態,這時,我們便認為,水倒進杯子裡是有序的。。

2.故而我們猜想,是物質數量在空間上的分布形式,決定了有序還是無序的狀態。

3.接著我們再把這一滴水放大 ,我們又可以知道,這滴水是由一些水分子在有限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才形成了一定秩序。

4.我們再放大,又會發現,乙個水分子,又由兩個氫原子和乙個氧原子排列組合,形成秩序。

5.隨後有人說:這個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

6.結果微觀量子現象出來,神奇的發現,粒子在有人觀察的時候,是粒子的狀態,沒人觀察它時,卻呈現波的狀態。

7.有人說,它首先得是個粒子,有人說,它必須得是個波,還有人說,它既是粒子又是波,咱小民也不懂啊,到底得聽誰的?

8.接著又冒出一傢伙,大手一揮:別爭了,它們既不是粒子,也不是波,是根會震動的弦…不動時,它就是根弦,純能量,無公害;一動時,它就是整個宇宙,是傲嬌的小公主。

9.這大夥一聽,下巴都掉了,那不就是「佛陀」轉世麼?任它三千大千世界變化無窮,唯它如如不動。。

10.最後,眾人皆感嘆: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上帝耶穌瑪利亞、阿彌陀佛小祖宗、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妖怪!快還我師傅!!

7樓:月之星舞

所以答主的問題應該還沒有答案。

我們只能相信造物主賦予了人類足夠的認知能力去理解祂所創造的這個世界。雖然現階段基礎理論還無法統一,但是人類終究可以發明出大一統理論完美契合人所感知的世界。就像當初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現代物理學正規化取代以牛頓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正規化一樣。

當然,我是不相信有什麼大一統理能夠被發明出來。即便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可以統一於某一理論,這一天到來之時也很有可能伴隨著新的烏雲飄盪而來。

8樓:李神針

所以我們覺得微觀粒子有規律,僅僅是我們認為的,因為我們太大了,如果我們把自己也放到微觀粒子的尺度,每個粒子都是不一樣,甚至看不出什麼規律。

之所以能找到規律,只是因為我們的腦細胞習慣規律性的活動,它們覺得世界應該是有規律的,這只是錯覺而已。

9樓:什錦味先生

1、微弱的有序會被放大。

2、系統可以被賦予額外的秩序。

以網際網路罵戰打比方。

個體的言論是相對無序的,但是其中還是有一定的「有序性」,就是關於某個話題大家的立場傾向。

通過特定的引導,比如強化「非黑即白」與「異類即敵人」的心理暗示,就可引導人們都進入到某一場論戰之中。

這時候,本來無序的人們就如同一堆傀儡戰士一樣,相互廝殺,用言語彼此攻擊。

這就是第1點,個體微弱的有序(觀點傾向)可以被引導,放大,形成大的秩序(乙個偏激的群體)。

第2點其實也簡單,建設你對論戰中的雙方都沒有傾向,你本來是中立的局外人,但是紛爭會強行把你拉下水。

不選A就是為A洗地,就會成為B的攻擊物件——在這樣的背景buff下,本來是無序的你(沒有明確方向與立場)就不得不被加入的乙個陣營。

10樓:水上的菠蘿

首先,糾正你乙個思路上的根本錯誤,就是只有有序的東西組織在一起才能有序。這個就不對。

你這屬於還原論的思路,是倒轉了因果。

實際上,不是現實的東西有序,才能組成有序的整體,而是人的大腦思維只能處理少量有序的問題,所以,才導致了你的得出了乙個直觀結論就是,有序的事物,只能由有序的事物組成。

回到題目。

這個問題,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角度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我提供乙個簡單的說明,那就是,單個事物,或者少量事物可以是無序的,因為,事物與事物之間的互動很少,好比老子所言: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所以,沒有什麼規律可言。

但是,一旦,事物的互動變得頻繁起來,事物的數量變得多起來,那麼事物與事物之間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和資源中,互相之間就產生了競爭,競爭的初期會表現出混亂,當到達一定的平衡後,就會產生出一種相互之間的約束。

這個產生出的約束,就是秩序本身。巨集觀上,就會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競爭各方,在約束下,行為就會變得確定起來。

結論:無序的小事物,可以組成有序的更高一級的事物。但是,這個過程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

11樓:守矢

你所指的有序只是人類的自我感覺和人類自己定義的有序,在微觀世界的運動可能是更加有序的,只是人類不理解布朗運動等類似的微觀世界的執行規律。

它們都很「有序」,只是我們看不懂。我們不是「有序」只是我們人為這個叫有序。

12樓:蒼炎-日無極

自組織嗷

近日看金觀濤的一本書

當系統最開始的時候是無序的

於是系統之間的組織也是混亂的

後來由於偶然的因素某些元素因為相互作用的結果變得有序,變成了一種凝結核類似的東西

最終凝結核與其餘的元素的相互作用導致整體的有序

13樓:空蘊

一兩個,十幾個小球的碰撞,我們可以用動力學的方法進行分析;而當幾億甚至幾十億個小球不斷碰撞時,變數過多無法計算,我們就只能研究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統計性質了。比如很多氣體分子碰撞的體系會產生壓強、溫度這些統計性質,而用這些性質去描述單個分子是沒有意義的。

為什麼很多無序的元素湊在一塊會變得有序呢?這應該就是當今複雜性科學所研究的「湧現性」問題吧。才疏學淺,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

可能是元素間大量的相互作用在各個方向互相抵消,最後變成了乙個統一的性質?就像微積分一樣,無限個微小量相加收斂於乙個常數

14樓:

不是小的東西就無序,而是小的東西給你的感覺是無序的。

你站在你的角度看地上一堆螞蟻爬來爬去,你不用放大鏡仔細看,一眼看過去當然會覺得無序。

同樣,站在螞蟻的角度看水裡面的微粒動來動去,螞蟻也覺得無序。

但是你假如你站在月球上面看地球,下面一堆人就像是螞蟻一樣忙來忙去,你也會覺得無序。

這是空間上的。

從時間上,你覺得紅細胞白細胞一直在胡亂運動因此你覺得它們無序。那是因為你的壽命是以年來計算的。假如你的壽命只有幾秒鐘,那紅細胞在你的一生中可能都還沒轉彎,走直線當然是有序的。

而你覺得石頭有序,是因為在你的生命週期(幾十年)裡面石頭不會咋動彈,但是假如你是地球,你看到自己身上的小石頭就一直在亂動,自然就覺得無序了。

正在講過去看到的事物,如路邊有很多花為什麼不用過去時there were ?

雷老師 為什麼不能用?可以用啊。當你沉浸在過去事件描述中時,當然是要用there were的啊。花的存在又不是亙古不變之真理,不需要恆定使用一般現在時態。你現在講述時實際上也不太確定現在那些花兒還在不在那兒,只是確定當時那些花兒在那裡,肯定是用there were啊。唯一能想到需要用there ar...

為什麼很多人的事物,寧願給陌生人看也不給認識的人看呢?

endure 網路交際使我們從陌生到相識,也可以說出一些小秘密 或者心情不順的事情,也是發洩情感的好地方。我就拿一些小例子來說吧。那時候才高中,乙個同學她有乙個秘密給她比較要好的朋友說了,然而一周後班裡人都知道了 從此以後班裡有很多人就帶有色眼鏡她,本來乙個很活潑的女生,最後成了乙個鬱鬱寡歡的人,高...

請問為什麼「漢」是「漢」,「嘆」是「嘆」,按照漢的組合,「嘆」不應該是「歡」嗎?

天地 漢字不是以部位交換來同等解讀的,其實不過是歷朝歷代的改變造成的,秦始皇統一文字,那麼問題來了,總共有七個 馬 字,為什麼就這個 馬 才是正宗?這就是強權者規定的,就像現在的簡體字,他怎麼規定,你就怎麼讀,如果你現在有機會創立乙個國家,你也可以將漢字拆開,想怎麼規定就怎麼規定。如果你問的是漢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