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自己做實驗有沒有天賦?

時間 2021-05-12 10:23:51

1樓:大頭

別人不知道,反正我做電路實驗肯定沒有天賦。別人都是很快就連好,一測沒問題。我每回都是理論分析沒問題,一到實際操作就完蛋,波形總是奇奇怪怪,問題都不知道出在哪。

2樓:小小鹿

沒做過設計實驗,都是基礎的實驗,我已經感覺到了我與實驗過不去的坎(假笑

無機實驗,打翻過做了一大半的溶液,打碎過別的組的容量瓶,但和後面的實驗比起來已經好很多了...

有機實驗,和我同組的小夥伴打翻過濃硫酸,每次做完實驗都會有地方痛(喉嚨等),我和小夥伴還是倆強迫症,導致每次做實驗都很晚才走,嘻嘻(做過無數次值日了哭

大物實驗,算是最順心的一種了,也就全息照相沒東西這乙個坎,還好。

物化實驗,我們小組八個人彷彿被詛咒,每個實驗都做到很晚(相比較別人的來說

我現在都對做實驗有生理恐懼了,好擔心以後大三了做設計實驗該怎麼搞(〃′o`)也不知道我這種算不算沒天賦,我感覺,笨手笨腳,高度強迫症,就很難完美的做實驗

3樓:長歌2018

以我自己舉例子我倒覺得需要天賦,感覺回答以研究為主,檢測的少。

確實研究性實驗,手不穩,多做幾次也都有漂亮圖了。

但是工廠sop的東西,實驗差錯率也有要求時候,就有天賦這一說了。明顯就有偏差低的和偏差高的了。

雖然系統培訓操作sop能明顯降低差錯率,但同一批進來同事的就有從來不出錯實驗so easy的;也有實驗每次錯出花樣,mmp又做實驗壓力山大的(對,我就說的我自己,不過我也已經轉崗了,偶爾人手不夠頂一下而已了)。

怎麼說,性格問題,思維問題,心理素質都有關吧。很多檢測方法,方法建立是我,sop也是我寫,但操作就比不過那幾個,火大。

我是認命了,畢竟出來工作了,幾千的試劑給我練手也不現實,將就能湊合就行,我又不打算做一輩子實驗。

有點偏題了,題主問的是怎麼看天賦。

一句話穩定,同樣的條件不論結果無論符不符合預期,做多少次結果一致就是有天賦了。你實驗穩定才有助於發現東西,無論是問題還是創新點。

就像打靶一樣,不怕離靶心遠,都在一塊才容易調整。一槍十環一槍不上靶,都不知道是人的問題,槍的問題,靶的問題。

又想偏題,明明啥都是有控制的,溫度濕度房間裝置精神集中度,結果一出來就瘋了。我是沒有天賦了。

4樓:寒符

題主想問的大概是設計實驗的能力吧

誠然,手巧細心耐心等等同樣也可看做是天賦……不過相比於第一句話,這些後天鍛鍊起來應該相對容易得多吧

然而我只能拋磚引玉了,設計實驗的能力……我也不懂……

5樓:

這麼小的水稻,提基因的時候,我就在擔心,提完之後,它能不能活命?研磨了一天的葉子,心臟都不舒服了?敬佩天天做實驗的人,這其中的痛,一天就體驗到了,明天還得含淚PCR。

水稻水稻你堅持住,好好活著哇

6樓:胖大叔

從第一節實驗課起,我就知道自己完全沒有實驗天賦。

為什麼呢?因為我有不自覺的預估。也就是說,在作實驗的時候,我會根據實驗原理,預估下乙個測量點可能出現在什麼地方,然後不自覺的在下乙個點快出現時減少測量間距,從而比較快地得到(好看的)結果。

所以,在已知結論的實驗上,我可以做得又快又好。但是我心裡是明白的,這樣絕對不可能有什麼有價值的發現。這樣的實驗只不過是做給老師看的而已。

實際上,這也決定了我決定將來成為乙個老師,而不是科學家、發明家。因為我雖然可以做出很漂亮的實驗,卻沒有做出新發現的能力。

再舉乙個相反的例子:另一位同學,完全沒有我所謂的預估能力。但是他卻有足夠的耐心和統計能力。

在某次實驗的時候,他按照計算得出的資料範圍,平均的每變化多少製作乙個樣本,這樣製作了成百上千個樣本。看起來是事倍功半的設計,卻終於在乙個幾乎忽略的位置得到了完全出乎預料的結果。因為專案原因,具體做的是什麼就不多說了。

所以,成為乙個好的實驗家,除了要有耐心、有毅力之外,還需要有合理的設計實驗的能力以及(比較玄)好運氣。而這些我都沒有。

所以,雖然我有比較好的動手能力,但是絕對成不了乙個合格的實驗家。

7樓:

本人985 211大學本科畢業。但因為掛科太多太狠,沒拿到學位。算是學渣了。

但在大學物理實驗課上,我卻能秒殺班裡所有的學霸。連線電路的時候,根本不用想,腦子裡就自動像放電影一樣地清晰地浮現出線路之間的關係圖。行動起來手腳還特麻利。

我都幫三四個人弄完了。其他人才逐漸開始收尾。。。

以前覺得自己沒什麼天賦,從那時起我才知道自己走錯了路。。。嘆!原來我是乙個天生的電工和木匠。

8樓:

1. 身體素質好,經得起長時間實驗的摧殘。(實驗員級別)2.

心理素質好,無數次失敗後精神上也不放棄。(博士生級別)3. 分析能力好,能根據失敗或者成功的結果準確地設計出下一步的實驗。

(博士後級別)

4. 忽悠能力好,能把做出來的實驗變成錢,來支援以後的實驗。(PI級別)

9樓:

我看過的一篇古文

講的是乙個姓陳的將軍和乙個賣油的老頭的故事年代有些久遠忘了差不多了

只記得原文中好像有一句話

「無他,唯手熟爾」

當時老師講了乙個成語

熟能生巧

同理,等你技巧已經爐火純青已經不太需要天賦了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鄧亞萍的資質不適合打桌球(年代久遠,記不太清了,應該是她)

所以我看好你成泥人張( _)

10樓:知也無涯

做實驗搞科研都是有錢人的遊戲,確定自己有足夠的心思和資源用在這上面,不用惦記著為了找工作、為了畢業而去做實驗,用心去做,才有可能有所收穫。

11樓:趙滿滿

講乙個有機課的LP姐姐當年帶的乙個學生的故事。

——假裝這是分割線——

話說在LP姐姐還帶實驗的時候,實驗室還不像現在這麼有安全意識,製作玻璃管的小實驗還是保留著的。步驟就是把長玻璃管切一圈再"piaji——"掰斷,正常人都是往外pia的吧,有位仁兄腦迴路神奇,就是往裡pia,於是就是鮮血直流的場面,脖子划拉個口子,嚇得老師不輕,不過傷勢不重,大家不用擔心。

第二件事,還是這位仁兄,產物析不出來,求助嘛。老師說玻璃棒摩擦器壁,過了幾分鐘,又過來說還是弄不出來,繼續摩擦時老師發現——他在摩擦外壁:)

我記得有第三個事件的,咦,是講到乙炔和啥有劇烈反應的時候嗎。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實驗樓邊上乙個大水池,仁兄拿著反應物好像想驗證一下劇烈程度,就直接扔到池子裡了,然後水濺幾層樓高:)

LP姐姐一路都是笑著跟我們講的,最後她說這位學生之後成了化學教授。當我們追問名字時,她笑而不語,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呢。

這故事對我來說挺勵志的。我是個手殘,做實驗都比別人慢,手也比較抖,倒試劑時很容易把試劑倒出來。但是上學期和新生一起上課,發現做他們的實驗好輕鬆啊,看來做實驗的水平絕大程度是和熟練程度有關的吧。

所以做實驗的天賦有或者沒有,有什麼關係呢?實驗總會越做越熟,最重要的是設計實驗的頭腦吧。

12樓:Prajna

別說了。我用玻璃棒攪拌完東西後就像有筷子攪拌完醬油醋要往嘴裡舔。後來發現不對。要拿布擦。我去。要水洗呀。我覺得我不太合適做實驗。連實驗基本要求都做不到

13樓:

做實驗者就是一種工種,多做幾次自然就熟練。並不需要達到比較高的天賦或者聰明程度,步驟是可以提前設計和預判好的,但也需要清楚點每一步的順序,知道自己在哪一步驟就行。

所以某一步驟的機械化實驗者工種啊,隨便拉個人過來培訓一會就可以了,方便又成本低。

更重要的是除了實驗之外啊,包括實驗目的、設計、結果分析。當然除非你們實驗室需要的也是機械化實驗工人,那呆著也沒啥意思啦。

做實驗最好玩的地方在於,你想用這個實驗來解決問題,這也是我讀研覺得最有挑戰性的地方,也也覺得超幸運選了現在的實驗室可以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課題,當你真的是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去做,就會覺得超有責任感和成就感的說~~ 或者是為了乙個生物學醫學可以探索的乙個新奇的小小方面,或者做與前人一樣的熱點問題但用新鮮思路做,都需要一點點天賦,讀大量文獻尋找問題和設計實驗。我所在是個化學實驗室,我們老闆說,不少於1/3時間設計實驗,留1/3時間分析資料寫文章,真正想好了中間做實驗是比較快的。其實做失敗了也別怪沒天賦什麼的,雖然確實存在這個我就是做不出來師兄師姐一做就有結果這樣的情況,這也說明是經驗的累積,多找找自己的問題。

就不相信是個人能力差異,就相當於步驟多點的燒水過程,難道真會沒有天賦到燒不開嘛?

真的花了有效時間在裡面,才能體會自己解決問題的那種存在感,知道自己要不要繼續做實驗呀~~

有一點我做了幾年實驗覺得蠻重要:腦子要清楚

14樓:切肉小生

答主臨床醫學狗,也混跡於基礎實驗室

大一經常問自己的問題與這個類似——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當外科醫生的天賦

關鍵來說就說XX的天賦的定義

私以為實驗這個事情,是將猜想結論化的必經之路,換言之實驗僅是科研的手段

所以其實實驗有木有天賦不重要!不重要!不重要!

有手有腳就可以!

沒手沒腳用嘴也行!(講真我簡直不要拜託太多人幫我做實驗@菜頭)

所以總結下來天賦這個玩意兒的前體就是肯花時間

肯花時間就是耐地下心來會仔細扣乙個又乙個細節,知道每一步的原理,知道這個實驗的意義,知道這個手段對於課題的作用等之類問題,然後多讀書多讀書多讀書(我感覺自己就是文盲)實驗最害怕就是無腦重複,少了思維和變通的實驗,大致上再好「天賦」也是扯淡。

最後說一下我理解的天賦:

腦洞大!

對毫不相干事物或現象作出最具有說服力的邏輯性BB藍圖能力。

15樓:採菊村夫

僅供參考。

我也反對說不需要天賦的答案。有些東西有人做得出來,別人就是做不出來。乙個本科掛了好多科的師兄進研究生就是因為實驗做的好拿了國獎。

一些老的旋鈕並不是那麼好用,我能擰到很好的精度,但我小夥伴做不到。

老師經常說某某動手能力強,我想並不只是耐心細緻這麼簡單,可能是操作儀器的技巧不一樣。搭個光路都能體現出差異,光細緻是不夠的。

建議題主去搭個複雜的光路。

16樓:「已登出」

怎麼看不知道,但我考化學實驗(配10%鹽溶液)的時候手推遊碼,涮燒杯還加多了水(後來趁老師沒注意倒了=_=),容量瓶也加多了水(後來玩命晃總算是和那條線齊平了)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肯定沒天賦了TAT。

17樓:

實名反對樓上那幾個說做實驗不需要天賦的人。本科實驗你就看到了,有些人實驗做的啊,弄的到處都是。以及,有些人連瓶子都刷不乾淨。PS:沒有強迫症做有機的台子永遠一團糟。

難道強迫症不是天賦?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繪畫天賦?

如風 天賦這個東西在前期學習技法階段體現在你是不是真正喜歡畫畫,是不是能夠堅持下來,是不是願意研究進去,到後期藝術創作上是體現在你的藝術審美,對生活的理解,對哲學的研究,以及文學修養等等,說白了就是平時的積累。但是有一樣是不管前期還是後期都必須要具備的一點,那就是感受力!這是不管前期學畫還是成為藝術...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寫作天賦?

如沐芳華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寫作天賦,你一定是有文字表達的願望,只是可能內心還有些顧忌。如果真的要等到知道自己有天賦才開始寫作,那麼可能會少了許多寫作者。寫作開始是因為有表達的渴望,寫作持續是因為自己有了一套合適的寫作方法體系,寫作的終點應該是生活和內心。如果真有強烈的表達訴求,那就開始寫吧!天...

怎麼測試自己有沒有遊戲天賦?

葬月飄零 玩不玩的好遊戲真的是需要天賦的。但是,只是對於某些遊戲型別來說,並不能以偏概全,畢竟遊戲是一種娛樂方式,試想一下需要有過人的天賦才能享受的娛樂似乎沒法走向大眾,而遊戲目前已經是非常大眾的娛樂方式了。競技遊戲是吃天賦的,畢竟是一種高強度對抗的玩法,沒電天賦是不行的。但是休閒遊戲是不需要天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