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目前地球生物的終極進化形態嗎?

時間 2021-05-12 01:29:27

1樓:張液體

以現今科學技術水平為目標,人類的歷史路線也不會是唯一解,人類發展出高度文明的時間和整個人類物種歷史比起來不過滄海一粟,期間充滿了隨機性,往大里說沒小行星撞擊地球壓根就沒有人類了。

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裡,蟲群文明的概念經常出現。蟲群文明對應的是蜜蜂螞蟻白蟻等可能擁有「集體思維」的社會性節肢動物,這些動物神經系統極為簡單,但在形成穩定集體後可以做出很多複雜行為,比如蜜蜂築巢釀蜜、螞蟻養殖蚜蟲和真菌等,這種「集體思維」「集體智慧型」,構成了蟲群文明這一對外星文明形式的構想。

人類文明可以算是與蟲群文明相悖的存在。人類大腦處理社交資訊的能力有限,人類學家鄧巴發現了這一點,通過多項研究得出結論:絕大多數人能同時保持一定社交關係的人數上限是150人左右。

這個數字被稱為鄧巴數。鄧巴數限制了人類基礎社會結構的人數,所以從百餘人的部落到過億人的國家,人類花了上百萬年,而人類和蟲群文明有個共同點:量變才能引起質變,百餘人的部落可能會誕生愛因斯坦的智商,但一定誕生不了愛因斯坦的成就。

如果以科學技術水平為目標,可以說鄧巴數的存在就是個bug,人類為了解決這個bug浪費了非常多的時間。有了這個bug的物種都能發展到現在的水平,沒了這個bug的物種沒理由就一定不可能。

2樓:貧窮的蛤先生

並不是的,生物的進化並不是為了進化成某種「究極生命體」只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環境只不過我們人類的科技進步速度比我們的生物進化快

3樓:小易安

進化沒有終點,人類進化出智慧型也只是生物在適應環境的一種方式而已,人類的高智商跟馬跑的比較快,老鼠長出大板牙適合啃東西,獵豹適合高速短跑,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4樓:方先生

隨著新元素被開發...物種的進化也會因新元素的存在而變化...

每乙個平衡的破壞意味著新物種產生...

但願人類還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祖輩...

5樓:劉先森

你以為是數碼寶貝呢

不管加不加目前這個前提,都不存在,先去了解下生物的進化到底是什麼吧,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說演化而不說進化了

6樓:Neil

生物不是數碼寶貝,只有演化沒有「進化」,自然不存在終極形態。

如果環境所迫,亦可以為了生存而變得「退化」,放棄複雜的腦部組織/運動能力,不過那也是比較極端的情況。

人類的演化在社會城市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也沒有停止,也是在緩慢地進化,淘汰掉社會環境所不容的人。具體可以看看關於天演論證據的答案。

7樓:無盡的黑暗

進化應該是無止境的,可以說人類目前的狀態是其中的乙個階段,終極就不太可能。單就人類這個物種來說也是經過了很多個進化階段,我們現在管以前的叫古人類,古代人,說不定下輩子我就管我這輩子叫古代智人了

人類真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嗎如果是那人類進化這麼多年怎麼還不能適應地球?

坐在屋頂看著你 如果地球人類能跨越星空而來,也不至於退化到飛不回去。生物被動進化是個極其緩慢的過程,人類從原始動物形態進化到現代人類也就300多萬年,隨著科技進步,人類腦域在不斷進化,但體能卻在不斷退化,體能退化則防禦能力越來越差,所以有人要抱怨人類不適應地球了。 take ez 小小的乙個問題包含...

虎鯨是否是地球上除人類進化最成功的生物?若不是更優秀的有哪些?

Harohero 在我看來,任何存活到今天的生物都是進化成功的物種,提及 最 就顯得很狹隘,大到深海巨獸,小到病原微生物,每乙個個體都有著與生存環境高度契合的生存機制,沒有任何比較的必要。 老豆子 首先你得弄明白什麼是 進化 別以為有個 進 字就好像褒義詞一樣,其實 退化 和 進化 都是乙個意思,現...

你認為人類最好的進化形態會是怎樣的?

重拾哲學 認為快感是生物進化的根本動力,也就是說是快感引導了生物的進化。快感來自生物行為的成功。因為機遇的不同,單細胞生物的反應動作不同,動作的成敗不同,產生快感聯接的情景與動作不同,快感引導的動作重複不同,導致了生物進化結果的多樣性,進化的結果固化了各類生物快感產生的方向,單細胞生物 多細胞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