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智慧型手機相機模組光圈的因素是什麼,為什麼進步緩慢?

時間 2021-06-02 13:23:32

1樓:

首先,手機的小底+小焦距,光圈再大也做不到相機那樣的虛化;

其次,加大光圈需要加大透鏡組,而現在靠壓縮電機、防抖模組等等已經沒法給透鏡組擠出更多空間了,只能繼續加大相機模組尺寸,尤其是厚度。

再者,要提高暗光拍攝能力,除了加大光圈,提高高感表現、增強防抖效能都是比增大光圈更實際的做法。

2樓:砸場子

確實前面的有點隔靴搔癢。

1、在一定空間體積內設計鏡頭,是受到限制的,要麼就如同樓上朋友的Nokia那樣凸出來一塊…在大家並不是將手機第一要務視為「拍照」的前體下,必須兼顧手機的美感。縱然蘋果公司,攝像頭突出也被人拿來嘲笑

——所以空間限制了鏡頭,特別是當手機越來越薄的時候,留給鏡片的空間並不多。

如Nokia 925:

可以看到鏡頭結構複雜,鏡片能佔據的部分已經算是「螺螄殼裡做道場」了

2、手機攝像頭的感光元件小,對鏡頭素質的要求極高。以Zeiss開發的鏡頭為例:

這是Zeiss 給Nokia開發的手機鏡頭,MTF好的一塌糊塗

反過來說,不好成這樣,在手機感光元件如此微小的情況下,成像素質就完全不能看了

3、所以說回來了。要設計大光圈且解析度高的鏡頭,能適用於手機上的狹窄空間,現存光學結構幾乎只有兩種選擇:Tessar和Planar。Sonnar略長而且解析度和像場平坦一般。

這兩種結構,打死了,也小不到那裡去。

3樓:王天

上面好多專業方面的回答簡單的說光圈大沒有辦法把體積做到合適手機的那麼小此消彼長的關係說不定哪天出來乙個攝像頭光圈1.2的大哥大誰知道呢

4樓:

光圈值=焦距÷光圈直徑

所以理論上來講焦距越小,光圈值越容易變大。

而在視野不變的條件下,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焦距越大。

隨著這幾年手機技術的發展,其感光元件的尺寸越來越大,相應的焦距也越來越大。

所以光圈的數值看上去沒有變化,實際上光圈的直徑一年比一年大。在保持攝像頭尺寸不變的前提下,其直徑的提公升也會變得越來越難。

看一下單反鏡頭就知道了,佳能的50 1.2比50 1.8體積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而手機攝像頭是不能容忍這種尺寸的提公升的。

5樓:小明

個人覺得首先還是要看到主體。因為主體限定在了智慧型手機,那麼侷限就已經在那了。

乙個設計工藝,在乙個是實用性質。對其都有影響。

6樓:野豬

前面幾位回答都很專業,不過還是感覺怪怪的,隔靴搔癢。大光圈的兩大優勢:

弱光表現好,背景虛化強。

相應缺點:

造價及其昂貴,例如佳能50/1.2約是1.4的五倍,1.4約是1.8的5倍;

紫邊色散和邊緣不銳利,所以一般不全開光圈;

就虛化而言,手機的cmos太小以至於幾乎沒有效果!(怎麼加粗字型喂擦)

7樓:xin TANG

其實並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這種題目的正確的答案往往需要前置知識才能看的懂。所以科普類的回答更容易受到大家的青睞。

嚴格的說,這種參考快門速度的照度表示時候,應該用T值,而不是F值。

景深(通常所說的背景的虛化),和畫幅有直接的關係。所以僅考慮F值是完全不正確的。

所以最上面2個回答是比較正確的,下面的完全不沾邊了。

有幾點是不對的,關於同時代技術下電子快門的極限,這種非常小的畫幅和我們普通單鏡反光機的不是一碼事。反例參考RED還有阿萊。(這個需要前置知識)

關於鏡頭的廣角鏡頭的製作上的難點,回答中其實引用的是M43以上的畫幅的製作上的難點,這種極小畫幅的廣角做起來沒有什麼難的,成本也不高,因為用料少,並且其中的ASPH片是鑄造(需要前置)。

或者去搜尋下全畫幅鏡頭,做到15 14,2.8光圈都非常的難了,但是M43能做到7MM2.8等的。簡單的說,畫幅才是影響鏡頭製作難度的終極因素。

最上面的回答中,關於低ISO的得來,也是不正確的,不是所有的都是來自軟體的pull down,有硬體實現的,可以參考柯達的一些手冊。

說點現實的吧,比如諾基亞,為什麼他的拍照向的手機一般會凸出來一塊。很簡單,他的鏡頭更大。為什麼他的鏡頭更大,因為他的CMOS比很多手機的都大。

畫幅大的情況下,鏡頭要麼選擇減小T值,要麼選擇增加體積。為什麼現在的手機的照相模組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很簡單,因為畫素的提高。這裡需要2個前置知識,畫素面積/體積,對這個畫素的成像質量的影響,還有畫素密度的極限限制。

不過普通使用者沒必要關心以上的東西。簡單的說,底越大的,畫質優於同時期的小底的。但是這個不是絕對的正確,不過當小底想達到類似更大的底的成像質量的時候,畫素,製程,鏡頭,全部都得領先2個時代以上。

好吧,說回手機的鏡頭。既然現在的主流畫素都是2000W左右了,很容易能看到這個畫素的密度有多大,體積有多小吧。這個對鏡頭提出了很高的銳度要求,而不是光圈要求。

現在佳能的紅圈,尼康的金圈的MTF網上大把,看看吧,中心MTF的值才多少一點點。雖然畫幅小了很多,但是銳度要求特別高的話,也不是很好做。還有,這麼小的底不會出暗角的,也不會產生邊緣解析度很低的情況,這個和鏡頭的結構有關,除了新出的APO distgon(和舊Distgon有區別)還有以前的sonnar這種對邊角優化高的結構,其實單反這麼大畫幅的鏡頭也沒有很在意這個問題。

這麼小的底上F1.8和F2沒多大區別,和單反鏡頭不一樣的是,小底更關心的是銳度銳度銳度,因為相差,球差,等的,需要一定的底的大小才能呈現。

為什麼手機不做F7 F8之類的光圈呢?肯定有半懂不懂的看了半點單反知識的過來問。

去查畫素衍射的產生的原因。

8樓:石先生

光圈增大的同時會帶來畫質的下降和成本的上公升。

暗光下的成像雖然是手機的大難題,但是好歹廠商能將其推脫為「本來就難,本來就做不到」,而為此犧牲日間成像是不是有點「捨本逐末」的味道呢?

PS.還記得劉翔說920因為光學防抖帶來日間成像質量下降麼?

9樓:「已登出」

光圈=焦距/通光口徑,要大光圈勢必帶來攝像頭元件的變大。

1020的奧利奧已經被噴的不成樣子,光圈再大在現在這種環境下找打嘛………

而且光圈一大,鏡片重量可是要增加很多,怎麼樣驅動這些鏡組呢?當然是更大更強的馬達,又大一圈。

光圈一大怎麼控制景深?過曝了怎麼辦?要加個光圈控制機構吧…又大一圈。

景深一淺勢必對焦會變慢,又有很多人不願意了。什麼?弄個相位AF?我還是買相機吧………

智慧型手機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

王公夏 個人認為手機幫助人們建立了乙個基於資訊世界的理想樓閣 這是乙個抽象於現實世界的理想世界。一切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在理想世界中得以容忍。這個理想世界吸納了太多太多現實人中的失意太多太多現實人的精神包含了太多太多資訊,容忍了太多太多資訊的存在。這個理想世界正在不斷膨脹壯大,任何的個體在這個世...

Android iPhone 等智慧型手機的 GPS 衛星定位使用的是哪些衛星?

ChRomium 樓上的一點都不認真。Android和iPhone上的衛星定位系統訊號來自於美國的GPS系統 iPhone4S在俄羅斯也支援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統 的簡稱,而其中文簡稱為 球位系 GP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

會懸浮飛行的智慧型手機?

AXES 可能性很低。電子技術 半導體技術甚至相關的機械技術,在可預見的未來裡,都是可以較快進步發展的。然而化學電池技術已經停步很久了。2018年手機電池和2008年手機電池相比沒有根本上的變化。而且現在整個手機產業鏈裡就是化學電池技術拖後腿,不是不想研究,而是異常困難。因為化學方程式是死的,任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