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中,能源幾乎都是熱能,那有沒有可能開發使用冷能呢?

時間 2021-06-01 16:37:48

1樓:許哲佳

開發熱能很容易,因為很容易找到高溫熱源,比如燃燒燃料,曬太陽,地熱溫泉,核反應堆等。

但是,要想找到低溫熱源就不容易了,注意這裡的低溫熱源是指溫度遠低於室溫而且能大量快速地吸收熱量的東西。難以找到低溫熱源,冷能自然就不容易開發了。

但也不是完全沒法開發。自然界中還就真的存在這樣的低溫熱源,那就是——深層海水。

深層海水常年保持接近0℃,而且取之不盡。因此就可以在海邊建溫差發電站。室溫二十多度的話,根據卡諾迴圈計算可以將十分之一的熱能(或者說冷能)變成電能向外輸送。

實際的機組以液氨為工質,雖然效率比不上卡諾迴圈,但畢竟還是可以發電的。

至於電廠建造成本高,靠賣電的話短期不容易收回成本的問題嘛,這不屬於物理問題,可以忽略

2樓:埃迪卡拉紀海樾

「冷」只是乙個相對概念,在物理學裡面都是叫「熱」的,所以冷能什麼的,一開始就不存在嘛/攤手

談到低溫情況的能量,就只有零點能比較廣為人知(也就是說我這個門外漢也知道)了,然而貧瘠的想象力沒法讓我想到怎麼提取事實上無限的零點能。

「比較熱」的能量在品質上是比較高的,用了之後會「變冷」,品質低的能量不能自發地轉化成高品質的能量,而我們通常使用的能量品質都很高,所以題主所講的「冷能」就算存在也沒法用呀。

3樓:李虹

物理學上只有「熱」這個概念,比如熱學,熱力學,熱機,熱量,熱能,熱運動,而冷只是日常生活的一種感覺。熱能的應用就是找乙個溫度高的和乙個溫度低的讓熱量傳遞而輸出能量;如果攝氏零度的冰和攝氏零下許多度的液氮放一起,也能輸出能量,但這還是叫熱能不叫冰能或冷能即使兩個東西你都覺得冷。因為攝氏零度的冰還是比攝氏零下許多度的液氮更熱。

4樓:原子一堆

冷熱只是一種勢的反應,具有相對性。所用的東西只是冷熱勢差而已,不是冷熱本身。但這只是一種方式,而不是一種實體。實體就涉及到熱輻射等等,熱輻射並不是冷熱的定義。

5樓:N.user

你需要知道能量是什麼

熱和冷,本來就是熱能造成的現象

簡單的說就是能量高了就熱,低了就冷

0K(絕對零度)就是一點點熱能也沒有的情況下,然後每上去一點溫度就多一點熱能。說到底,冷就是『低能』(字面意思,不是罵人)而已

6樓:金雲

你真行,冷能,哈哈哈。

好啊,科學的突破就看你的了。加油啊。

嚴格講不但「冷能」不存在,「熱能」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內能。有內能勢差,內能流動的時候,我們才能想辦法利用。

碲化鉍材料能夠以內能流動直接轉電能。

7樓:凡人的智慧型

你可以學點熱學的入門知識,對能量有個基本了解就知道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開發熱能就像是吃前人留下的遺產,而開始冷能就像是想吃前人留下的負債。

人類在地球的歷史程序有沒有可能是迴圈的?

司洪亮 有這種可能性。前面地球己經歷過比如冰河期的地質時代。其次,即然題主假設了 地球經過漫長時間恢復 我的理解即意味著地球會重現適宜人類生存的環境,即然如此,那為什麼人類不可以再回來呢?演化論,再簡單不過了嗎! 銅鼎金盾 只能從天文學物理學和考古的證據上回答。其他都是無根據的腦洞。從物理和天文的觀...

有沒有可能人類文明直至毀滅也沒有能力在太陽系內進行大規模遷移

大地的擁抱 取決於人類什麼時候毀滅。殖民太陽系是個偽命題。首先。水星金星不用考慮,氣態行星也不用考慮。也就是說目標適合的也就是月球,火星外加土星木星的幾個大的衛星。所以以現有的技術把人送到這幾個星球上其實是不存在技術問題的。但是這並不是結束。把人送過去。和讓人在該行星或衛星上生存下去。並繁衍。這才是...

語言有沒有可能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脫離原屬語系,進入另乙個語系?

cingcyun 據迪克森的說法,語系是語言裂變期用的,語系一詞不適用於語言聚變期。新形成的語言,既可歸於此,亦可歸於彼,歸於哪個語系,根據於使用者的需求。 Ciszewski 理論上不會,但如果樹狀譜系不實用,可能會避免使用樹狀譜系。語系層面的不知道有沒有,但更細分的層面是有的。比如書面挪威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