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通過閱讀大量的金工文章,成為量化的牛人嗎?

時間 2021-05-06 15:38:08

1樓:

你能提出這個牛人路徑,本身就很牛。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博採眾長,你還需要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在實盤中不斷去優化,才有機會在市場中活下來。

2樓:張敏傑

閱讀文章是肯定可以成為牛人的,只不過關鍵不是大量,而是精。難點在於精華文章很少不好找,很多牛人不願意拿出來分享,只能靠數量來大海撈針。

還有乙個問題,就是文章數量大質量又不高,真正讀到高質量的文獻時,讀者會缺乏判斷力,分不清哪個好那個壞。

這樣,重點就在於能辨別出精華的文章,看到後還能用於實際,實為不易。通常牛人的作品水平都會較高,找到牛人和他們的文獻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半。 同時市場上有很多靠「高盛、大摩」等大品牌寫雞湯的「牛人」,有水平確實不錯的,也有水平很不行的,名牌精力不必然意味著水平很高,要小心。

3樓:徐Jebs

做交易,你賺錢,別人賺不到錢,唯一的差別是你已經開始創新了,而別人還在看其他牛人寫的東西。演算法是建立在自己分析手段上的,而不是我寫個東西讓他去訓練,最後又得出了一組很有用的資料。但這個資料,能幫你在市場裡賺錢嗎?

4樓:優礦量化實驗室

題主的問題分了幾個部分:

計畫中的路徑可能成功嗎?

首先明確一點,真正賺錢的量化模型是不會隨便分享出來的。

其次,金工離市場很近,他們的研報是量化高階很好的練習素材,這是個正確的路子。

但同時要注意,金工屬於賣方,他們的研究成果是拿來「賣」的,大家都能看到的東西時效就過了。

最後,見過很多碼農轉型寬客的例子,每個人的路徑都不一樣,只要牛,量化這個領域在快速發展,機會多多。

5樓:「已登出」

不大可能。

因為量化做的好的全世界也就西蒙斯,而且這傢伙小氣的很,不開源,連到他公司的員工都要籤保密協議,即使已經是用了黑盒子了。

他只說他用的是量化,怎麼量化的都是其他人意淫出來的。

所以,沒有啥實用價值,除非西蒙斯手把手告訴你,不然你就得自己花錢在市場裡做。

這和搞學術研究不太一樣。

最靠譜的就是讓西蒙斯教你。

6樓:怒風Illidan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趕緊進行第三步體驗人生吧,當你每天面對美好的回測曲線以及慢慢減少的資金的時候,你就什麼都懂了

7樓:郝彬

作為剛剛入門的新人,金工文獻可以幫你了解下市場的情況,畢竟量化投資領悟比較封閉,外人很難了解到大家的研究情況。金工文獻作為半公開材料,可以讓你對市場有初步了解。

通過金工文獻,你也很難獲取真正有效的策略。長期有效的策略一定是獨特的,是你自己結合自己技能和市場觀察的產物。

投資和研究是分不開的,大多數並不是閉門造車,研究出乙個很好的策略,接下來幾年躺著賺錢。有時候有乙個初步的策略,在實盤上不斷檢驗不斷調整不斷更新。所以,有乙個初步的策略可以大膽去嘗試,市場會告訴你研究方向和真實的指導。

8樓:

樓主是學計算機的搞計算機的時間比搞量化的時間多吧現在能做到跟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直接談合作或者帶領技術團隊的水平嗎? 網際網路還不需要你直接賺錢能重複造個輪子就能有口飯吃但交易是負和的這裡面的聰明人太多……

所以就算做這行找個專業團隊踏踏實實學幾年這是個競爭很激烈的領域絕不是走向人生巔峰的捷徑……

9樓:ayime

瀉藥,題主的硬體已經挺不錯了。題主要搞清楚自動化交易與量化交易的區別。其次,交易這東西很考乙個人的腦瓜靈不靈的,我們團隊一直認為做演算法程式化交易的,一定要腦瓜靈敏,反應要快,懂不懂程式設計沒關係,最主要有衝勁,能學,有一天工作20個小時的毅力和恆心。

說到樓主想通過閱讀大量金工文章來提高自己水平,這個方法我認為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但是光這樣遠遠不夠。關鍵是需要將這些演算法融匯貫通,通過自身對演算法的改良,或者說因子的復合培育,能否得到屬於自己的演算法,自己的因子。

在資金層面方面,我們主要做國內cta趨勢,50萬的啟動資金老實說是完全不夠的,100萬資金勉強能承受一定風險。我們總結的經驗和數量來說,資金量越大越好做,資金量越小,需要承受的風險越大,越難做,就是看天吃飯。至於別人說資金量越大越難做的,那些是高頻類和普適性弱的系統才會出現的問題。

乙個高普適的系統,如果有36個品種能做到適應,那麼理論上,這36個品種能演化出36的36次方的衍生品提供進行交易,然後通過不同的時間週期安排,能夠衍生出幾乎無限的市場空間。

最後,樓主的計畫是有可能成功的,畢竟有這樣成功過的人。成敗在於細節,共勉。

10樓:老杜

粗略一看,好像盡是潑冷水的啊。

我給樓主支援一下。

1 別以為公開的就沒好東西,九陰真經是好,可是沒有九陰真經先學學世面上常見的南拳北腿也沒壞處。世面上能見到的功夫都學會了,即使找不到九陰真經,說不定也能自創一部不亞於九陰真經的功夫了。

說實話公開策略裡好東西其實是很多,只不過有些具體實戰交易細節可能沒那麼細,作為報告沒問題,作為實戰策略,需要細化的東西很多。

2.步驟一多花點時間,找出報告中有邏輯支撐的策略,仔細研究。到步驟二,不需要5%那麼多,只要拿出幾個邏輯強的實現個5-10個足以。

3.研究的多了,也明白實戰中的一些坑以後,就可以把其中一些改造成自己的版本,甚至把多個策略有機糅合在一起,那是就算小有成就了。

11樓:babyquant

杭州貌似有私募小鎮,可以投簡歷去試試。。。

其實那些報告或許會有用的,但報告數量太多,需要篩選。

就好像很多幾十塊錢幾百塊錢賣的策略在某些時期某些品種也能穩定盈利,但他賣的策略幾十個幾百個,你要好好篩選。

再說你沒必要自己出錢,去私募工作,人家會提供錢,你可以有工資,反正自己不會虧。

私募招應屆生又不需要實盤記錄,需要實盤記錄的你50-100萬又不夠,反正吃力不討好。

除非你想想杭州某私募8年時間8萬到1億,他可以,你也可以,加油!

比如20萬本金,每年翻一倍,10年兩億。

12樓:

所有的公開的東西都沒啥價值。量化這個行業最secretive,想著通過讀一些公開的東西成為牛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成為牛人的方式只有兩個,1你自己是Simons,2你拜simons這樣的人為師,學點secret。

13樓:於一

忍不住要吐槽,

1 策略的關鍵並不是眼花繚亂的演算法,而是市場的邏輯和理解,這個是需要時間實盤經驗的和個人悟性的,沒個幾年不行。

2 金工的報告?我會告訴你大部分的報告都很水嘛3 乙個人琢磨,還不是全職?要知道全職團隊都要開發很長時間的,這個時間能受得了?還有一些陷阱,你以為回測逆天結果虧成狗

總的來說,這個計畫大概率會止步第二步,或者第三部虧的不行再跳到第二步,如果你不是萬中無一的人的話

14樓:很老的鳥

量化資料只是正收益交易系統模型程式化交易的必要條件而非充要條件,正收益的核心不是工具而是交易者的交易認知及邏輯,主客體要分明白,你如果不同意我上面的看法且大可一試,那時大概率會在工具的世界裡沉淪,即使通過各種回測得出的交易模型在持續回撤時也會患得患失,不自信,做不到持續盈利。

如果題主一定要試試,建議第二步步子慢點,第三步資金小點,這樣在幡然醒悟的時候至少不會損失太多。

15樓:

樓主是很鄙視quant這一行吧,以為抄抄作業就可以考清華了?如果這麼容易,那是個程式設計師就可以搞了不是?別說做quant了,你就是讀博,光靠抄作業也恐怕難以畢業。

另外,賣方報告,看看就好,你以為研究員發現好的策略不自己藏著掖著? 大家都和你一樣的想法。

16樓:劉寧

這行不是努力就有用的, 行不行做做實盤就能測試出來,我建議你5萬起步,虧光就忘掉這行,一開始就五十萬太多了,當然如果這對你只是小錢,那麼何必往這行鑽,買買理財多好。

通過閱讀英語文章來提公升自己的英文能力,有多大幫助呢?

A5菌 肯定有進步呀,首先你已經進入了英文的環境。至於效果有多大,就看你積累的時間的長短。任何事情都是積累的力量,不是說你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就會有肉眼可見的能力提公升。既然你想提公升能力,那你你堅持看個一年,一年不行就兩年,肯定會有飛速的進步的,因為你積累的時間足夠長久。不管做什麼事情,堅持下...

單詞是否必須背?可否通過大量的閱讀記住單詞?

古人吐舌嗎 不需要make a list專門去背。閱讀文章的時候,如果遇到陌生的,就查詞典,看例句。下次遇到了,再查。這樣一來二去的,你就學會用了。順口一說,人腦真的很神奇,用著用著就記住了。相反,如果你刻意去背單詞表,反而可能更記不住,還會產生反感。 英語磚業搬磚工 貌似所有的回答都在誤導人。題主...

能否通過大量的閱讀獲得真實的為人處世經驗?

Andrew 書籍會告訴你即將發生的事中之間的關聯,為你指明方向。但書籍不會告訴你各種事情的火候輕重緩急重要程度,以及書中人犯的錯誤和書中人的顧此失彼 流派 因為人世間有時候總要選擇選擇了就顧此而失彼。總的說我愛看書喜歡做事情之前心裡有個數,但是路總歸要自己走的。 千年前孔老夫子就說過 學而不思則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