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蘋果地圖為提公升使用者體驗「故意」延遲預估到達時間?

時間 2021-05-06 12:42:12

1樓:

用個不少人都做過的事來比喻。

為了不遲到,於是把鐘調快x分鐘。剛開始三四天還有效,後面就自覺看到時間減去x分鐘。

用導航這種東西也是這樣的,偶爾用用,有多預估的時間,還不錯用久了,自覺減去/加上時間差

2樓:瘋狂吉他貓

增加預估時間,並不太會影響本次出行動作,但會帶來以下好處:

1、為導航地圖軟體,在時間維度上提供更多的容錯性。

2、當超預期的到達地點後,使用者在心理上會產生額外的愉悅感。

3樓:左右

預估是一種概念,而實際要考慮太多因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將至人手一車,然而造成路段的時常擁擠,而這種擁擠程度和所消耗的時間不可預計。所以這種預估只是給你一種概念,根據實際情況+-如果,就有了個自我衡量。我看來這些很正常

4樓:chentinghaha

預估時間受路況影響較大,適當的留些餘地對產品本身是好的。總比你預估的短,結果遲到了要好啊。不過要看延遲的時間,幾分鐘對使用者而言沒啥影響。

個人拍腦袋感覺如果錯差在10分鐘以上就會覺的很不靠譜了。所以到底需要留多少餘地還是值的再商討的

5樓:Sumail.yflee

常理而言,盡可能的精確是產品本身核心功能場景下的需求。

就使用者體驗而言,在無法百分百滿足上述產品目標時,略微高估時長可從使用者心理上帶來更多超出預期的驚喜/滿足體驗。

日後海量出行資料和實時路況資訊下,能夠基本估準時間,產品成熟了,這種感覺也就越來越弱了。

如何評價蘋果發布的iOS 12 更注重效能提公升

張無姬 蘋果此番舉動是降頻門之後的親民舉措 然而並不是 提高效能當然是好事 以前我說是保護電池,好,你們要速度,給你們速度,電池報廢了,無論是換電池還是換新機,贏家都是我蘋果 雨水套管 機型 6 感受 開啟應用速度相較9.3.2要快 僅指i6 耗電賊快,特別電量低於20 時 後台應用較多時比9.3....

如何評價這篇文章《Twitter地圖 富人用iPhone 窮人用Android》?

已登出 首先要清楚,什麼是富人。用乙個幾千塊錢的電子產品衡量財富是極其不靠譜的。用不用iphone一是消費觀的區別,而非貧富區別。二是習慣使然,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去適應乙個不熟悉的系統。三是思維定勢,安卓初期的一些悲催特性讓一些使用者放棄了嘗試,且認為安卓幾年來並未改變。如果非要將使用蘋果作為富人標籤...

如何評價風暴英雄新地圖「花村」?

嘛hentai 這個地圖的地圖機制其實和以往所有地圖的機制都不同,不在於推車還是什麼,真正的不同在於,你們的車永遠是你們的車,而以往的地圖機制是你搶不到就是對面的,而這張圖不同,所以在最開始我只能表示很不適應。無法有效擴大優勢,我在花村就感覺明明等級壓了一級多,但是基地血量相同直到最後也只是一血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