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要使用 拷貝 抹掉 好 等聽起來不是很正式的翻譯?

時間 2021-05-06 04:28:14

1樓:

最近剛面試了個為蘋果做本地化測試的人。我也提出了一樣的問題比如那個「訪達」,被告知他們測試所用的系統也都是英文不會去用中文因為翻譯的很彆扭。

個人感覺他們就是音譯過來而已,並不是有什麼高大上的追求。

copy 音譯就是拷貝

erase 翻譯就是抹掉沒什麼毛病,不是delete,從硬碟上擦除最後就是英文系統最好,用中文系統習慣就好吧。

2樓:magicnight

為什麼「拷貝」「抹掉」「好」就是土氣,「複製」「清除」「確定」就高階呢?另外提示你一下,macOS中,「拷貝」和「複製」是不同的兩個功能。

「複製」是Duplicate

「拷貝」是Copy

3樓:

同樣的三個詞,在別處一般都翻譯為「複製」「清除」「確定」,給人感覺正式許多。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抹掉」是erase,「清除」是clear。

「好」是OK,「確定」是confirm。

根本就不是同樣的三個詞。

所以問題應該是「蘋果英文原文為什麼用erase和OK不用clear和confirm」。

至於「拷貝」和其他系統的「複製」,確實原文都是copy。這是因為蘋果系統既有copy也有duplicate,兩個操作不同,所以只好乙個音譯成「拷貝」,乙個翻譯成「複製」。

這又涉及到了「對譯」的問題,儘管很多專名實際表達的意思差不多,但如果原文不同,翻譯就要盡量避重。erase可以叫清除,clear也可以叫清除,cleanup還可以叫清除,甚至format、restore也可以叫清除;只有每個詞都用不同的翻譯區別,才能給使用者留下區別的習慣,不然有一天這些詞同時出現就會發生災難。

「對譯」本質上也是一種文化侵略下的妥協,你語言不區分的東西,人家語言區分,你就得被牽著鼻子走,畢竟你「看不慣」的系統,和你「看得慣」的系統,哪個也不是中文寫的。

希望下次腦子一熱問出「為什麼某某系統中『開啟』『開啟』『啟用』翻譯不統一」這樣的問題之前,先想一想其背後是不是open、turn on、enable這樣完全不同的詞。

4樓:無瑙大盆子

我4歲的時候就有一台386的電腦。

那時候我就會照著紙上寫的,輸入A:\folder>copy *.* C:\folder,把遊戲從軟盤裡拷貝到硬碟上。

從那時候我就覺得,copy這個操作其實是3個步驟的合集,第一步,指定要拷貝的檔案(一般我習慣先進入要複製的檔案路徑);

第二步,進行拷貝;

第三步,指定拷貝的目的地。

模擬到影印機、電影膠片這種,

也是一樣,取原本,複製,得到副本。這整個過程叫做copy。

所以單說中文版,把待拷貝內容放入剪貼簿這個步驟,被翻譯為複製,比拷貝要好。

5樓:Angry Bugs

問題不成立啊。這幾個詞在 Windows 裡面對應的英文分別是 copy, format, ok 三個詞,而在 Mac 中使用的是 copy, erase, ok。對應的單詞都不太一樣,翻譯自然有區別。

copy的翻譯仁者見仁吧,我覺得只是兩個風格不一,我也是最早接觸Windows,先入為主,更喜歡複製一些。format 這個詞本來就莫名其妙,本世紀初我第一次接觸電腦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整理磁碟格式的意思,差點把硬碟給刪掉了。erase 恰到好處,所以和翻譯沒關係。

OK 的翻譯本來就是好,所以翻譯成「確定」才感覺莫名其妙,徒增普通人使用電腦的恐懼感。我倒覺得「cancel」應該也翻譯成「算了」,哈哈。

6樓:殘葉飄

蘋果的翻譯比較喜歡用音譯,而且音譯還能貼切原譯,你所謂的正式翻譯多半是因為windows翻譯先入為主,其實windows大部分都是直譯,本地化很出色。乙個簡單易用,乙個專業明朗,都是出色翻譯的代表。

7樓:

我只知道有年回國因為手機頻段不同借了個朋友的iphone用,然後因為看不懂中文作業系統我把系統語言選成英文了。真心不是裝逼,是中文系統真的經常看不懂。

8樓:貓憨憨

其他幾個我不清楚,但拷貝和複製在蘋果系統裡是有區別的。

複製,是建立乙個副本,立即生成在原物件附近

拷貝,是儲存到貼上板,用來在其他地方貼上的

9樓:葉則涯

因為我們有先入為主的觀念,mac和win早期的抄襲問題且不談,就中國大陸來說,win的普及比mac要早了太多,大多中中國人都是從小接觸的windows,而win這麼用了,於是我們就預設copy就是複製,wipe就是清除,ok就是確定。

而macos是一套從邏輯就和win存在區別的作業系統,再加上蘋果歷來本地化翻譯做的不好,就出現了我們認為拷貝這樣不太正式的翻譯。

而各位答主在解釋mac翻譯更具信達雅,我認為是偏題了。

10樓:張鴻風

蘋果味的文案,可以看看蘋果官網的那些廣告,蘋果體已經漸漸的成了一種風格。

這是蘋果的一種標籤化的舉動,當然我並不評價其好壞,我只是單純地在回答題主的問題。

這只是一種蘋果區別於其他品牌的一種策略,其實是有意為之的,從設計上來說就是要做出差異化。

11樓:斜風細雨

「拷貝」是「copy」的音譯;

「抹掉」是"rub out"的意譯,就像是錄音帶被「抹掉」一樣;

至於「好」則可以像"OK"一樣,在UI設計顯得和英文一樣簡潔。

12樓:Strawing Lee

我覺得,要是蘋果和微軟的用詞替換一下,或者這幾十年的市場占有率蘋果和微軟互換一下,可能現在問題就變成

為什麼蘋果/微軟要使用「複製」「清除」「確定」等聽起來不是很正式的翻譯?

13樓:zzy

不是mac的中翻讓我們不適應,只是我們太適應windows了,已經養成一種習慣了。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這非常恐怖,壟斷到這種地步

14樓:shikyoh

因為翻譯想表現出和wiin不同的區別,順便裝個筆。

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他都是扯淡。

要不大家把英文介面拿出來比劃比劃算了,省事兒。講那麼多道理幹啥?

15樓:ashu

我覺得拷貝這個詞還是可以給蘋果洗一洗的,首先拷貝和複製在蘋果裡確實是兩個功能;另外我爸那一輩人確實用拷貝這個詞的頻率也挺高的。可能是Windows當道之後大家才習慣用複製。

16樓:sanka422

本地化本來就是翻譯成約定成俗的說法

比如說你(不是指題主)看見乙個圓滾滾黑白相間的生物,周圍的人說「啊熊貓」

你上去指責「這是熊不是貓叫熊貓不準確這是先入為主」

你看周圍的人會不會把你當250

17樓:夢羽靈泉

訪達這個詞

真的不是日本人翻譯的?中中國人不會前後鼻音不分然後把呃翻譯成啊

在要求精確命令的語句中用口語本身也是不符合翻譯規範的

蘋果系統是整個翻譯思路全是這種自作聰明的模式

觀感上來說有那種中文能力測試將及格的老外,像和中中國人套近乎,學點兒口語詞就裝逼抖機靈出來的味道

就類似於,你的乙個不知道哪來的朋友,聽說你經常上網,為了和你拉近關係,於是就不知道從哪抄來幾句的網路流行語和你裝「大蝦」去「網上衝浪」還故意裝作不經意地把「哥只是個傳說」當口頭禪,聽得你頭皮發麻。

不過雖然win的翻譯會明確很多,但也會出現一些奇怪的詞,比如非法操作,翻譯成系統禁止的操作不就行了

還有啥啥啥不能為read,這是底層沒翻譯好還是怎麼的。

以及硬翻愣起名字,雖然在懂原詞的前提下,其翻譯指向唯一,保證了確定性,但「格式化」一詞,第一次接觸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18樓:楓糖霜稀飯

因為蘋果是設計大師思維下的產品,不是乙方設計師思維下的產品。

什麼叫設計大師呢?就是你給他提要求,他做不了,就回覆你,「好」,然後他做他自己的,你還不能反對,反對了你就是不懂設計。

什麼叫乙方設計師呢?就是這東西不能做,除非加錢定製。

19樓:老年性CACZ

蘋果從企業文化就是不是為了做生產工具而是消費品的,以至於我們這批因為生產原因而熟悉IT慣例的人很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有擴散到到所有人。

我只說拷貝。

蘋果是有複製同拷貝兩個操作都有(不同的操作)。

實際上,在windows環境中,無論是copy還是複製,都是錯誤但是約定俗稱的說法。

最開始的名稱是「複製到貼上板」(copy to clipboard),後來,因為顯示的原因(我不記得哪個版本開始的),簡化為「複製」(copy)了。

以前每次我教人沒有IT知識的老知識分子電腦(windows)的時候,說複製,他們總會說「沒看見啊,東西在哪呢?」

很難讓他們理解貼上板這個記憶體資料概念,以至於讓我非要調出剪貼簿程式來給他們看(以前windows真的有剪貼簿這個程式)

相比,蘋果的複製,更直觀----直接在原位置出現原件的副本。

拷貝,則是在那個看不見的剪貼簿中為原件建立乙個副本以供貼上。

那些老知識分子就覺得很自然。

為啥?此外,好像在英文系統中用copy也不合適,按照英文專家@金偉榕 的解析,copy並不要求從頭到位絲毫不差,duplicate才能對應現在IT行業中copy的操作。(實際上,copy操作在硬體層面是有校驗的)複製

20樓:Lotus

蘋果的本土化做得挺好的,很少見到有因為用粗糙的翻譯強行替代原文而造成的一系列問題,不過挺偷懶的一點是遇到了沒翻譯或者難以修改的地方時,蘋果會選擇不改然後給你貼原文出來,例如報錯時貼的log就是純英文,不像windows還給你翻譯一下。

所以說蘋果的目的就是做得看起來高大上,而不是全覆蓋,遇到做不好的就寧可直接不做,也要保持它的高大上。

個人建議有點英文功底的可以把系統語言改成英文原版,能發現很多很有趣的命名,喜歡人性設計的用起來會很舒服。

21樓:話癆曉川

我覺得最簡單的就是,題主認為蘋果的叫法感覺不是很正式,是因為題主或者說大多數人第一次用的電腦大概率都是微軟的,而微軟的叫法是「複製」「貼上」等等,然後就有了乙個先入為主的概念,習慣了這樣的稱呼,所以後來再接觸到蘋果的叫法反而覺得不習慣了。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

22樓:丁笙

這些都是本地化的問題,目前國內智慧型移動裝置市場的主要份額是中國產廠商佔據,對本土品牌來說在自己的市場銷售的產品自然是不存在本地化的問題。

但蘋果不一樣。

蘋果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家在國內有相當分量,但裝置主要設計者是外國人品牌。

基於各方面原因,本地化做的並不好,或者說沒有針對大陸做本地化工作,最終就導致了這種翻譯。

23樓:SimGenius

1. 拷貝(copy)和複製(duplicate)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操作。

拷貝是把當前目標放到剪貼簿等待貼上(paste)。

複製是新建乙個一模一樣的,win平台上沒有這種操作。

2. 抹掉(erase)和格式化(format)

抹掉更突出清空資料,格式化更突出重建檔案系統。

清空資料在格式化面前成了隱含邏輯,假如乙個使用者不懂計算機相關知識,反而抹掉更容易理解。

3. 好(ok)和確定(confirm)

對於對話方塊來說,一般都是要告知使用者一些資訊,使用者的反應應該就像別人告訴你一件事,「嗯」,「好」,「行」,「知道了」,而不是像簽字確認那樣「我確認我已知曉」。

所以這樣看來,蘋果的翻譯反而更人性化。

至於安卓的本地化,對於win的歷史來說還很新,人們已經習慣了win的文案,就按win來了。

假如蘋果先進入人們的視野,大概率人們會覺得「複製」,「確認」,「格式化」之類的太過機械了吧。

為什麼要使用MCMC方法?

微塵 黃含馳 摘自https www.17講02 近似推斷法 MCMC和變分推斷 簡而言之,你這裡問的是求積分的問題。MCMC有兩部分,前半部分是馬爾科夫鏈 Markov Chain 用來生成服從後驗分布的樣本,知道分布並不總能得到樣本,除了那些比較簡單的分布,例如簡單的均勻分布 後半部分是蒙特卡洛...

我們為什麼要使用 Kafka

我看到這些文字就像看到了自己,我的情況和你差不多,剛畢業時一直想考研,既然已經入了體制內畢竟家裡是不讓辭職的。於是想讀在職的,一看學費我放棄了,那天我痛哭了一場,看著身邊好多朋友和親戚家裡有錢但是卻都不願讀書只知道玩樂花錢,而我想讀書卻沒有錢,工資除去租房和自己生活其他補貼家裡使用。畢業很多年一直租...

iPhonese為什麼要使用a13?

Laitoeuf 有iPhone5c採用上一代A6晶元銷量不振的先例在,以後出的每一款iPhone無論高階低端都是採用當時最新的晶元。參考iPhone6s iPhone SE一代 iPhone XS iPhone XR iPhone11 iPhone 11 Pro iPhone SE 二代。只不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