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青千回國後,發的文章質量下降很快?

時間 2021-05-31 00:09:49

1樓:

跟青千的評價體系有關係,唯文章影響因子論。

但是發什麼樣的文章,跟專業,跟組有很大的關係,個人能力反倒是不是特別重要。有些組年年出ns,去了大概率出ns,但是水平真就有多高嗎?也就是說有些青千(有些而已,青千確實大牛有的是)發了大文章完全是靠老闆靠平台靠過去實驗室的人脈而不是學識淵博能力強科研點子好學術圈人脈廣。

離開了這個組,也就搞不出來啥了,投稿別人也不給這個面子了。

但很可惜,現在動不動就數影響因子的做法是看不出來最真實科研能力的。

導師在我畢業前夕對我說,如果想成為乙個優秀的青年學者,一定要有發現乙個新的長久做下去的課題的能力,還要有發現短時間能多出成果的課題的能力,前者奠定未來發展潛力,後者給自己攢成果公升教職,我也一直按著他的要求來。如果以他老來看很多青千,就是把自己在國外實驗室那一套抄回國內跟著以前實驗室屁股跑的做法,作為青年科研人員甚至很多還有教授頭銜的青千,根本就不合格

2樓:二冰

因為他們不需要承受在國外的壓力了。

這個世界太大了,大到你把所有國家元首叫出來都能組乙個加強連。

所謂青千同理,許多人以為青千都是沒有任何壓力,瀟灑自如的科研大牛,但就算是國家元首都能組成乙個圈子,何況搞科研的呢?在我們眼裡,他們是科研新星,是博士中的翹楚,在他們眼裡,自己就是弟中弟,自己的同學比自己強,自己的朋友比自己強,放眼望去,好像自己才是圈裡的最底層,拼盡全力卻只能混個圈裡中下游的水平,更別提美國這個國家始終都是白人的國家,這種挫敗感產生壓力就像一堵牆,壓迫著他們全力向前。

人首先具有動物性是動物,再具有社會性是人,除了真正從靈魂深處愛好科研的,不慕名利,大部分人依然是好逸惡勞,貪圖享樂。

青千回國後,這種壓迫感就消失了,國家該給的政策都有,回來就是副教授,去不了清北,往下數反正985也不錯,前途、經濟、地位都有了,還圖什麼?享幾天清福就行了。

3樓:不要以為我很帥

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博士博后出國的目的都是鍍層金,回國好盡可能通過底層篩選,拿到可觀的待遇,之後高枕無憂。有了這個想法,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國外看似牛得飛起,回國反而灌水了。牛得飛起就是在為灌水做準備的。

當然了,國內團隊整體科研實力、硬體軟體搭配,等等,也是因素。

4樓:YYYY

寫個等式,一目了然:

發文章好壞 = 實力 + 運氣 + 平台 + 努力程度四者兼具時更容易出文章。

回國後其中一兩項等於0了,文章質量自然下降。

希望多是儀器裝置沒完善的原因吧

5樓:

這就是overfit啊,人擁有高水平產出可能是出於能力也可能出於運氣,只有之前就有高水平產出的人才能繼續科研事業,而這些人之前的高水平產出可能出於能力也可能出於運氣,如果是出於運氣,就大概率不能保持這種高水平的產出。

6樓:獨孤無奈

不只是青千,你會發現很多985高校的畢業生,去了一般高校,成果水平也在下降。

說到底,導師,高校都是很重要的,離開了這些,質量自然會收到影響。

7樓:

不請自來並匿名答一波。

之前老闆是首批青千回國,當時手握幾片n及其子刊,但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國家級title,如優青傑青或長江。

老闆之前國外所在的課題組,在某技術方面基本是全球第一,與很多大牛合作,相對容易能發到頂級期刊。

回國後自己建組,科研條件和人脈都需要重新建立,需要時間和精力,但也一單位發了一些子刊之下的頂級雜誌,不過數量較少。另一方面原因,老闆做的是技術,科研上面的新點子不夠多不夠新,學生過的比較悽慘,雖然是全國前幾的高校。

綜上,國外的科研條件相對還是更好些,特別是一些頂級的分析技術手段,另外,依靠國外大牛的人脈也會對發好文章特別有利。不過,科研條件不好是可以合作的,人脈也可以通過之前的大牛老闆搞起來,回國後發不了好文章的主要原因可能還在於老闆自身。以上。

8樓:

原因很簡單:

1.【科研體系】

外國大牛組有著很好的科研體系,在大牛成熟體系上做工作,稍微有些創新就能發JACS。對比回國後,想要需要發展自己的體系,自己創新乙個新體系,哪來那麼容易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

2.【人員配置】

外國大牛組人員配置全面豐富,你做的東西,A實驗不會,你可以問甲,B分析不會,可以請教乙。請問回國後,自己又不是乙個學科所有的技術都會,請教誰呢,難道是組裡面的那些學生嗎。

3.【裝置配置】

在大牛組,大牛funding多,自己實驗室能買的儀器都買了。然後你隨便用,沒有的儀器,大牛也能幫你找到別人組去用。回到過,雖然青千給你配置幾百萬,招學生買試劑還行,買大型儀器根本不夠,就得厚著臉去借,於是乎科研進展就受制於人。

關於第三點可以舉個極端的例子,假如施一公的學生出來當青千,ta買不起冷凍電鏡,甚至學校都買不起,ta之前在施一公組確實可以發好多文章,但是請問現在如何發文章呢。

9樓:

絕大多數情況是:

青千在國外是給大牛幹活的,出的成果多是因為自己本身在專業方面的造詣+大牛的reputation

回國後主要的研究工作是交給自己的學生來幹,自己作為PI只負責一些方向性的指導。從零開始建立實驗室的人才梯隊和實驗室各方面的建設得好幾年時間,能否出成果更多的依賴的是新招的學生的造詣+自己的reputation

至於其他答案說的錢,國內真的不差錢(至少做積體電路是這樣的),想買啥買啥(除了某些禁運的東西,至少明面上沒有辦法。。。)硬體和資金真的是可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真正差距在學生水平和青千自己的reputation上面。

10樓:玲瓏

有些人本性如此,他不適合做老闆。

老闆說什麼都是對的,手下的人反抗就是大逆不道。

這樣的人,做員工對公司沒什麼壞處,甚至能當個優秀員工。因為公司的方向盤在乙個清醒的老闆上。

但是等到這樣的員工當了老闆,公司就完蛋了,而實際上從頭到尾他實際上都沒有變。

這不是什麼屁股問題,這是智商問題。成功的公司老闆性格各異,但都不是那樣的人。

11樓:四個酒窩

因為中中國人崇洋媚外,外中國人本土保護呀!

中中國人骨子裡奴性就很強,即使現在經濟上已經成老大了,即使文章數量已經世界第一了,還是崇洋媚外的看重海歸,搞什麼青千,千人之類的。CSC也是非常扯,很多人去的學校已經世界排名兩百開外了,去國外學習什麼?英語嗎?

但是無論國外學校牌子多爛,發的文章多差也算海歸。我的幾個小老闆水平都不比青千差,就是沒有那個帽子而已。中國就是缺乏文化自信。

而外中國人,本來就比較自大,各個領域都不願意正視中國崛起這個事情。同樣一篇文章,在國外就很好發呀!有些雜誌的影響因子,就是那麼幾個小圈子的人炒起來的,人家組裡的人,瘋狂灌水,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兒嗎?

回國之後,不掛人家名發不出去也很正常呀!我們組以前特別需要一篇好點的文章,發篇angew是和國外合作的,國外那些人機乎什麼也沒做,但是沒掛人家名字就是發不了。而且我還見過,國外跟我們有些競爭的某著名雜誌的主編,專門打壓我們組文章。

而假設你在人家組裡,當然好發呀!

別覺得老外多牛,多公正,也是有很多人情在裡面的,再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免得算我傳播負能量。

青千,換句話說就是做的比較好的海外博后而已。在國外發文章,人家看的是背後老闆的面子。回國之後,做原來的方向,是和原老闆形成競爭,不打壓你就算人家人品好了,自己單幹新方向,就是兩眼一抹黑呀!

回國跟大牛混,那還是借的大牛的名氣,自己單幹,比普通青椒除了啟動資金多,又有啥優勢呢?

在學術圈的江湖,青千真的啥也不算,地位還抵不上人家大牛組的小老闆呢。不過我不是diss青千的實力,而是說年輕人都不好混,土博沒有青千的帽子,更是艱辛,山頭林立,黨同伐異。不靠大樹,不好發展,靠大樹沒有自由。

自由的研究自己感性趣的方向是很不容易的。

12樓:

剛拿到教職的前兩三年可能不太能夠說明問題,就算是在美國,許多AP也是兩三年後自己實驗室的文章才慢慢出來(期間可能把自己在博后期間的工作接著做一段或者帶學生灌點檔次不高的水等),乙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角色轉換需要一定時間。

一方面,拿到教職後科研本身反倒成了副業,至於要花多少時間在經費申請,開會等等其他工作上才算合適,對於許多新AP都是個難題。

另一方面,從親自做科研變成了帶學生做科研,從頭開始帶學生上手(尤其是本科生、碩士生),他們水平比不上博后時期的自己是無法避免的,這一點對於一些偏重理論計算的學科可能比起實驗學科更為突出。(國內博士生水平跟出國的相比如何在此不談)

所以一部分AP為了保持產量,不開闢新方向,就順著自己博后的工作一路做下去,這樣的科研質量就不太可能趕得上博后時期了(彼時就算是老闆給idea也是有一定originality的)。

至於沒法保持產量的AP們可能更煎熬,學術界三年沒有好文章出來,在領域內的地位說掉就掉了,同時就更難招到好學生,成為惡性迴圈。

這還沒提到適應國內學術環境。所以不光是沒有idea的(等於不會做科研的),就算是科研水平還不錯的青千,回國後最初幾年要保持與博后期間相當的產量和質量也不是件易事。

13樓:聿先生

選擇回國做青千貌似的確會有被問這種問題的風險。下面有一種說法是沒了老闆,沒了關係,沒了想法,自然現在就沒文章。談下這個想法,有這種背景的青千是不會回國之後發不出文章的。

不是每個青千都有這麼好的命的。

14樓:九皋

開展新方向,提出新問題,發明新方法,組建新隊伍,結識新同事。每一步對人都是很大考驗。

用鄒承魯的話講:在乙個燃燒的爐子裡扔進乙個煤球,煤球很容易就著了。自己點火引燃乙個煤球,那就難得多。

15樓:

很正常。他們以前發的文章很多時候取決於他們老闆的名頭。帶上老闆,本應該據的變大修,大修變小修,小修可能就直接收了。很多時候idea都是老闆的。

所以, 一旦開始自立門戶,立馬抓瞎。別看乙個個以前牛哄哄的,不少人是沒有idea的。

16樓:

你去求爺爺告奶奶找某個裝置給你做實驗?你信不信有錢人家都可能不給你做,給做也得排隊等半年?

所以說,為啥會有那麼多人鍾情於有行政職務/榮譽榜身的導師,大至校長、副校長,小至院長、系主任,更有什麼院士、長江學者呢?其實就是在攢人脈資本,因為並不是你有經費,別人的裝置就會給你做實驗,走商業合作的路子,那點經費怕是不夠燒的。即使錢到位,排隊到你怕也是黃花菜都涼了。

為什麼有些病在國外死活查不出來,一回國就被輕易確診了?

你有沒有感覺自己走路容易八字腿?怎麼掰都掰不過來?一跑步就跟個螃蟹一樣?雙腿無法並腿下蹲?上樓梯奇累無比?恭喜你,你得了這個世界上只有中中國人才會得的特殊病症!臀肌攣縮症。臀肌攣縮症,起因是我國在05年之前部分地區臀部肌肉注射時候加入苯甲醇引起的臀部筋膜纖維化導致肌肉攣縮。2005年才全國立法禁止加...

為什麼花藝學校學費有的幾千有的上萬?

中赫時尚咖啡 很正常,從花藝來說是顏值行業,從最早國內10多年前的架構花藝東歐等引進的,到現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商業花藝設計一直都在進步。所謂進入是不斷滿足不同消費階層的產品與審美需求。那花藝學習的不是技術,比如你會幾個架構技術,幾個手捧,那都不是花藝本身,花藝是商業對接設計,學習上萬的課程,與常規花店...

為什麼有的電視劇集看完可以回看很多遍,而有的電視劇集即使演的也不錯,結局也可以,但是確不想再看第二遍呢?

筠妞媽 因為現實生活的麻木需要各種刺激來調解一下有的人需要恐怖那就來了鬼片有的人需要理智那就來了懸疑有的人需要甜蜜那就來了愛情為了讓自己更鮮活的活下去而非行屍走獸便對某個戲種乃至某個影視劇更甚者對某個明星產生了依賴比如 我就落在了錦衣之下裡!每天有空就去看一看,有主角的地方就看,沒有的就過。雖然,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