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版心經後邊部分是開許的內容,是結集時加上的,問題結集時佛陀不是涅槃了嗎,怎麼還能開許呢?

時間 2021-05-09 22:07:23

1樓:普波居士

無論是藏傳還是漢傳,都是佛說,內容都是一樣的。漢傳心經有七種譯本,沒有開許不開許的。你可以直接修學。

藏傳心經修行方法是藏傳佛法祖師針對藏人心性來施設的,主要是為了契不同眾生心機。

2樓:吳天天

大乘佛教的佛並沒有入無餘涅盤。

以唯識宗的教義,佛能夠得四種涅槃之功德,但是不會入無餘涅盤。這就是有部講的有得但是沒有成就。類似於見道位苦,集,滅類智邊際的世俗智,可以得,但不能現行。

為啥說佛可以得無餘涅盤呢?因為無餘涅盤的定義是異熟果的斷盡,佛教有十二因緣,歸納起來就是業作為因,煩惱作為緣,導致異熟果(苦)的產生。

在唯識裡,把異熟果定義為第八識,凡夫二乘乃至法雲地的菩薩,他們的第八識都可以叫異熟果,是有漏的,無覆無記性的。但是佛不可以。佛的第八識已經轉依為善性的大圓鏡智。

因為佛的第八識是善性,是無漏法。所以它不再是異熟果,因此十二因緣對於佛來說不再適用。從這一層面講,佛得到了無餘涅盤不受後有之功德。

但佛可以依靠無量的定願之力永駐剎土,利樂有情無有盡時。從這裡講,佛可以不入無餘涅盤。佛的這種狀態,大乘佛教叫做無住處涅槃。

是佛不共二乘的功德。

3樓:劉微塵

母音老人 ……

印心精舍

■摘自《心經抉隱》

(三)佛示涅槃相,意表真心不生不滅,不動不搖,離於言說,方證實相。

只要我們安住不動,不為境轉,不著一切相,離諸戲論,實相當即現前。

佛說《涅槃經》一晝夜之後,就入涅槃了。佛教講的涅槃並不是指人死亡了,細細地講有四種涅槃:

第一、自性涅槃:就是一切眾生,不論飛禽走獸、蠢動含靈,都是有佛性的,都有覺性。它是不生不滅的。

佛性並不因有了肉體軀殼而生,也不因肉體毀壞了而亡,它是不生不滅的。在你生命未形成之前,它是如此;在你降生之後,它也是如此;乃至死亡之後,它仍是如此。它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動不搖、不垢不淨的,這就是涅槃。

其意就是寂滅輕安,不生不滅。所謂寂滅,並不是死亡,而是不生不滅。只要心不生不滅,寂滅就現前,就證了涅槃妙果。

我們學佛修法就是要證到涅槃。

涅槃,您未了解宗旨。給您摘錄一段。

心經也是說的如來藏嗎?也是說的如來藏的不二性嗎?與圓覺經一樣都是說的如來藏性嗎?

心經主要還是講中觀空性即萬法 世間萬事萬物的規律 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性概念,空性沒有假立乙個如來藏而去思考問題,而後破掉如來藏這個概念,而是直接破一切實有,就是量子力學的測不准原理,如來藏性是先立乙個如來藏概念再打破他,就像弦理論,有弦的存在,而後又無法找到實體,只有作用的時候感覺存在 童若然 我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