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蘇聯在冷戰結束後之後沒有解體,現在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時間 2021-05-31 06:34:30

1樓:烏豬

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的關係確實存在爭議,但還是可以往下想的。

赤阪凌太郎答主非!常!專!業!但是主權共和國聯盟並不能完全等同於蘇聯。

既然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體制問題,那麼蘇聯能夠繼續存在必然和某一任領導人進行了適合國情的改革有關。但是如果蘇聯早在赫魯雪夫/博涅日涅夫時期就進行改革,當時東歐國家的杜布切克(捷克斯洛伐克)、卡達爾(匈牙利)等同樣有意革新制度的領導人就能夠得到蘇聯的支援與幫助,布拉格之春就不一定會發生。而一旦東歐國家在政治穩定的前提下完成了體制革新和經濟市場化,執政黨被一夜之間顛覆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了。

因此,符合題主「東歐已經劇變而蘇聯沒有解體」的可能性有兩種:

1.戈巴契夫在2023年之後的經濟改革成功,同時挫敗了國內以葉爾欽為代表的激進民主派,避免了進一步的政治體制轉變。

2.戈巴契夫改革失控之後蘇共保守派發動「八一九事變」成功,挫敗了國內以葉爾欽為代表的激進民主派,避免了進一步的政治體制轉變。

在這兩種情況下,可以預見的「歷史」大概有以下三點,三者之間有順序的邏輯關係:

1.東歐不會完全「變色」。一些社會矛盾已經非常尖銳的國家(波蘭、羅馬尼亞等)仍然無法避免劇變,而另一些在現實歷史中轉型相對溫和的國家(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等)可能得以繼續存在。

蘇聯的東方防線被撕成碎片,但華沙條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將得以延續。

2.蘇聯國力將仍然落後於中國。當蘇聯還沉溺在史達林體制中時,中國已經開始通過政策小心翼翼地向市場經濟接近;而當蘇聯開始通過政策小心翼翼地向市場經濟接近時,中國已經通過法律初步建立起系統性的市場經濟體制。

前者發生在70年代,後者發生在90年代。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在東歐盟國的軍事存在(1.),蘇聯會把與現在俄羅斯相比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國防支出中,從而進一步影響其經濟發展。

3.中蘇(俄)美三國關係與現在沒有太大差別。由於蘇聯國力落後於中國(2.

),美國將與現在一樣以中國為最大威脅。鑑於戈巴契夫時期中蘇已經實現關係正常化,兩國在意識形態上的共同點、在歷史上的緊密聯絡、在軍事上的相同敵人都會導致和今天一樣的利益同盟關係。

綜上所述,如果東歐劇變而蘇聯並未解體,也許發生在喬治亞、烏克蘭的美蘇(俄)對抗會被向西推移到中歐地區,也許中蘇(俄)的文化交流會更頻繁,也許國際共運不至於像今天那樣一蹶不振,但總體來說世界格局並不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2樓:聖嬰勳爵

蘇聯不解體,還要冷戰結束,也不是沒有可能啊,如果這個條約能通過的話。

強調一點,76%的蘇聯人贊成的是這份條約,是掙脫蘇聯的枷鎖,而不是某些黃俄口中的「76%蘇聯人贊成保留蘇聯」。

3樓:大果子翀

有硬傷啊。那你告訴我們這個設定冷戰是如何結束的勒?難道不是蘇聯解體崩潰才導致冷戰結束嘛。。

蘇聯沒解體,除非美蘇和解,不然這個冷戰結束個屁啊。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其實是一件事情好嘛。。。要設定的話,倒不如設定美蘇和解後的世界。

4樓:章三

90年後蘇聯沒有解體,在當時世界範圍內,瘦死的駱駝蘇聯將依然是美國最大的對手,那麼中國的地位就很微妙了。蘇聯為了應對美國的圍堵,美國為了徹底乾掉蘇聯,中國將成為兩大國極力拉攏的物件,且不會是拉來做小弟,而是做平等的盟友。那麼中國會不會早騰飛個幾年?

如果沒有盟軍幫忙,讓納粹與蘇聯在東線安心互剛,蘇聯能打到多佛爾海峽嗎?

李明達 是沒有盟軍幫忙還是沒有同盟國幫忙?同盟國這個不幫忙是單純不援助蘇聯還是和德國媾和?三種情況,三種結果。假設盟軍自始至終就不登陸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就盯著日本往死裡揍,其他照舊。那麼蘇軍一路向西的結果大概率是不會變的,但過程會更為艱辛悲壯。假設不但盟軍不往歐洲去,同盟國連對蘇支援也統統不存在,蘇...

如果蘇聯沒有解體,那麼今天的蘇軍軍服 單兵裝備會和今天的俄軍一樣嗎?

Slava 蘇軍炮兵元帥格奧爾基 費多託維奇 奧金措夫的1955樣式禮服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2008樣式禮服 蘇聯內務部上校尤里 亞歷山德羅維奇 希什金,1969樣式禮服,勳章按照1988年條例佩戴 俄軍步兵上校2008樣式禮服 要是蘇聯不解體,至少禮服不會有任何理由進行大規模改動,畢竟俄羅斯繞了...

為什麼以色列沒有效仿蘇聯在二戰後將德國東部領土的德裔居民逐出的方式,完全驅逐巴勒斯坦人?

鵬鵬 中東周圍幾億阿拉伯人穆斯林,以色列犯不著全都徹底得罪。對內,有拉賓和阿拉法特和談,現在法塔赫和以色列和解,很多巴勒斯坦人還在以色列打工 對外,有以色列和埃及和解,再不打仗 以色列現在甚至要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和解,以共同對抗伊朗。就算以色列有這想法,美國也不允許。美國把以色列當棋子打手,不能放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