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拉如果把軍隊全部投入西歐戰場,而不攻打蘇聯,結果會怎樣?

時間 2021-05-11 11:57:11

1樓:Henry.An

蘇聯會趁德國後方空虛,對德國發起全面進攻,當時史達林也確實有乙個大雷雨計畫,準備於2023年或2023年左右對德國和東歐發起進攻,所以蘇軍的主力部隊一直集結在西部邊境線上,隨時準備攻德。

當時蘇軍總兵力和部分裝備都優於德軍,倘若大雷雨計畫得以實施,可能蘇軍會在2023年或2023年攻入德國本土。

但由於2023年蘇軍尚未做好攻擊準備,再加上德國提前發起了巴巴羅薩計畫,搶先對蘇聯發起進攻,導致蘇軍猝不及防,蘇聯分散在邊界線上的數百萬主力大軍被德軍閃擊分割包圍,損失慘重,德軍從而長驅直入莫斯科。

2樓:

蘇聯會打他。

二戰這段歷史,從國家競爭角度看是不對的。從文化競爭角度更合理。

歐洲諸國,自古就有漫長的聯合抵抗異教徒的歷史,日耳曼人更是其中主力。

希特拉的所作所為,跟以前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對抗土耳其沒區別。希特拉攻打西歐諸國,抵抗力度很小,包括法國在內,歐洲所有國家內部都有很大部分人同情支援希特拉。

巴巴羅薩計畫,其實是大半個歐洲聯合起來攻打蘇聯。

反倒是史達林,還以為自己跟以前的沙皇沒什麼區別,以為自己是第三羅馬,是歐洲的一部分,做著稱霸歐洲的迷夢。殊不知,歐洲人已經把蘇聯等同於以前的奧斯曼。

3樓:帝俊

你留著打誰?沒有制海權,沒有合格的登陸艇,組織上1萬旱鴨子給英國佬送人頭嗎?

英國就是個臭蟲,但你就是打不著它,沒有制海權,光有個表面意義的制空權有個啥用,你還沒有登陸的經驗,登陸作戰是需要經驗的,盟軍二戰為了這份登陸作戰的經驗,送了幾千的人頭當學費,德國在哪送人頭當學費啊?

你不打,蘇聯也會打,即使不去進攻蘇聯,也不能不防蘇聯,乙個2億人口,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幾百萬軍隊的國家,你敢一點不防,還是乙個意識形態對立的國家

至於結果,德國會比1945的正常歷史死的更快一點,無論是俄羅斯公國還是蘇聯又或者是俄羅斯,都對歐洲望眼欲穿了,毛熊對於土地的狂熱難以置信,波蘭涼了下乙個就是德國了,德國是俄羅斯西進南下歐洲的橋頭堡,你把所有軍隊放到西歐,毛熊會笑死的,那位紅色沙皇一定會進攻的

再者德國也沒有打防守的能力和經驗,裝備幾乎全部都是進攻型裝備,和2023年手裡捏著虎式豹式,打防守打出經驗的黨衛軍可不一樣,你不能指望長管3號和短管4號打防守

4樓:

根據陸軍問題專業回答者山高縣的說法,海戰不同於陸軍,陸軍條件不足可以用各種方法硬堆,努力彌補,讓戰鬥力從十變成十五。但是海軍沒有就是沒有,要麼零要麼十要麼二十,沒有中間數。

所以沒有船就是打不到不列顛。

他最合適的做法,是繼續跟大林子眉來眼去獲得資源,然後大舉南下掐住蘇伊士運河。

這是大英帝國的死穴之一,比空襲倫敦要狠多了,而且陸戰是三德子特長,當時他說自己世界第一陸軍,大家都認可,埃及和西奈那地形和氣溫可比蘇聯好對付多了。

5樓:

大雷雨計畫了解一下,蘇德終有一戰,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實際上大雷雨計畫最初執行時間在巴巴羅薩計畫之前。只不過推遲了,歷史就變成了我們熟知的巴巴羅薩計畫挑起蘇德戰爭

6樓:豬餅子

德國不希望進入兩線作戰,蘇聯需要從大清洗緩過來需要時間做戰爭準備。

再加上法中國人說「我們沒有權利為人民做決定」,英中國人說「我們會派來三個師,後續會再派三個師」,史達林同志清晰認識到自己根本沒有盟友。

所以有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聯成功獲得了兩年準備時間,和瓜分波蘭得來的300-400公里的國土,理論上也加長了防禦戰線。

很多人一定會拿蘇德初期,蘇聯的潰敗來說事。但是資料太多了,我也不是專業人士。我看過很多紀錄片和書籍,蘇聯早在希特拉這個極右政權上台的時候,史達林同志就已經開始準備戰爭了。

他主張全國之力發展軍工和重工,因此史達林的助手基洛夫還被暗殺了。史達林極力主張英法蘇聯盟,並且很有誠意的提出過「德國一旦開戰,蘇聯將派出135個師,加上大部分空軍」。而法國和英國的回答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這就然史達林不得不為了短期的利益和自己的死敵站在一起。

回到原提問,如果德國把全部兵力投入西線,那麼蘇聯一定會提前開戰主動進攻德國。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7樓:hibiki

我認為蘇聯不會進攻德國,當時蘇聯主要的敵人是殖民了大半個世界的英法,之後才是德日美。

趁英法陷入泥潭,南下「解放」殖民地豈不美哉

8樓:

多看二戰歷史書籍都不會問這種問題。

當時希特拉已經收到訊息,蘇聯軍隊在大公升級大整頓,等蘇聯做完就打不動了。

發動對蘇聯的戰爭時,德軍面對T-34都很頭大,KV1和KV2更是根本咬不動。

當時芬蘭跟蘇聯一直是打起來的狀態,拉上芬蘭一起打何樂不為。

德軍海上力量薄弱,空軍尚能一戰,而對面的英國空軍和海軍實力雄厚,外加一條海峽天險,想打英國就是扯……

德國需要跟日本打通連線,這是它們早就計畫好的,所以打掉蘇聯才有機會連線。

不打蘇聯就只去地中海和非洲繼續幹,等吃完非洲和地中海,蘇聯牛高馬大,英國還是打不過去,最好的結果就是一統西歐。

日本:??!!

9樓:

西歐戰爭基本結束了,北非被占領,西歐所有國家要麼投降要麼依附,幾百萬陸軍無處可去。。。

北面打英國,英吉利海峽死活過不去,德三的軟肋是海軍,Continental國家通病。。。

德國不打蘇聯,蘇聯早晚和英美聯盟打德國呀,那喀秋莎t34都是38年開始研製,40年投入生產的進攻型大殺器,專門為德國人準備的。

德三的體制就是以戰養戰,不打仗,海陸空上千萬的軍隊,德三會不戰自潰的

10樓:

其實德意志別動英法,等蘇聯先動手德三挨打,會不會就變成美英德反蘇聯盟了。畢竟要平衡勢力,而當時的德與蘇在英美那裡都不待見。

11樓:忽汗城鹽魔

法國投降之後納粹德國看似繁花似錦,實際上內部經濟問題極大,不去打蘇聯進行土地物資掠奪,它自己就崩潰了。玩Continental風雲,養兵需要錢,養堡壘和壓腐敗(替換為德國內部人民物質文化需求)需要錢,可是國內產值是固定的,為了維護統治還不能降低軍隊維護費和關閉堡壘(容克和德國民眾:我要過更好的日子)可是什麼都不幹很快會財政赤字,又沒有火星銀行借錢,那就只能出去打仗,去搶,軍隊每占領一塊地就掠奪一波,打敗乙個國家拿一波賠款,陷入了惡迴圈。

納粹如果不東進,蘇聯只需要陳兵邊界,坐等納粹統治崩潰,再以極小的代價赤色Continental了

12樓:啦啦啦

二戰最著名的馬奇諾防線修了多少堡壘?一萬出頭

著名的大西洋鐵壁,無數人感嘆沒有完工的大西洋鐵壁。計畫也不過五千多堡壘。

英國二戰在本土狂修了三萬多堡壘駐軍在2023年一度達到了200萬之多。總有人幻想幾個師登陸上去滅了英國怕不是石樂志。而德國的海運能力連同時上幾個師都費勁。

13樓:鏡花水月

1.英德死耗,沒耗過英國。美蘇英德四極並立2.德國開拓北非,耗過英國。美德蘇英四極並立。

3.英德死耗,蘇聯進攻德國,統一Continental。

4.英德死耗,蘇聯進攻德國,美國幫助英國,美蘇夾擊德國。

5.英德死耗,蘇聯進攻德國,美國迫使英德停戰,援德抗蘇。

14樓:

英吹真能吹啊,還德國無法打敗英國,只要忽視蘇聯力量讓德國安心發展掠奪歐洲資源,以十倍英國力量的領土和人口優勢爆空軍,炸翻英國也就是時間問題,英國陸軍對德國幾乎不夠成任何威脅,德軍打英軍可以以一比五計算戰鬥力,歷史上就沒有完全靠海軍守住本土的戰例,陸軍必須主動出擊海軍的堅守才有意義,否則海軍遲早敗於時間,二戰首功就是蘇聯其他都是次要的

15樓:wenwU

全部投入到西歐,也沒用啊,英國在大陸外,德國根本沒有登入英國本土的兩棲作戰能力。

全部投入西歐幹嘛?600萬德軍隔著海峽喊英國投降麼。

16樓:啥也不是

元首不是這麼幹的麼?

哦你是說英國啊,英國不是因為元首不願意投入軍隊,而是軍隊運不過去。

軍隊不能過去打仗空耗著對於德三就是浪費。思路是這樣的,我分文沒有但是我想搞10000塊錢,靠自然發展不太可能,那怎麼辦呢?我去借100塊錢(國債之類的),承諾賺了錢還200,然後買一把刀(武裝軍隊)去搶大戶(入侵別國),10000塊錢不就來了嗎?

所以現在刀有了你得搶啊,你不搶沒錢還啊。也就是說你得動起來,你不能等。德三如此,日本也是如此,日本應該更極端點。

西邊被搶的只剩乙個狗大戶了,但是他有護城河,一時半會過不去,又不能幹耗著,那只能搶東邊的狗大戶了呀,正常思路就是這樣,沒毛病。

17樓:楓溪川

你真以為慈父會死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德必有一戰,這一點慈父是清楚的,只是沒料到德國提前發難。如果德國一直耗在西歐,那等慈父準備好了,就會背刺德國了。

18樓:

會有很多結果...

1.蘇聯趁德國東部防衛空虛,在德國與西歐各國打的難捨難分的時候被刺德國,德國亡。

2.德國向蘇聯示好,雙方簽署同盟協議,建立蘇德聯合體2.1蘇德聯合體與日本在東亞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產生分歧,蘇日的邊境摩擦也逐步公升溫成為戰爭,蘇德聯合體與日本開戰,溥儀亡(溥儀:

你倆打仗關我何事???)

2.2蘇德聯合體與日本簽署協議共同瓜分東亞,最終與中亞和東南亞的同盟國殖民地交戰

有好多好多結果...

19樓:

會因為失去英、美、法援助而敗的更快,日本也一樣,而且下場一定會很慘。

人家出錢、出戰略物資就是讓你去打蘇聯的,是你敢掉頭立刻頭給你打掉。

20樓:姚遠

打挪威靠的傘兵。

打英國能靠傘兵嗎?制空搶不到,制海更別提了。拿頭打英國?把部隊投入西歐,讓陸軍幹嘛呢?背沙袋填英吉利海峽嗎?

巴巴羅薩打到最後,蘇聯就差一口氣懸著了,結果被史達林緩過來了。

如果蘇聯投降了,工業和資源全是德國的。別說英國了,和美國都不一定要打冷戰,都是可以試試從白令海峽或者格陵蘭甚至委內瑞拉打過去的。

希特拉當時可能已經有當球長的打算了。所以蘇聯必打。此時不打,等他從大清洗裡緩過來了,不一定打得過了。事實證明即使趁著大清洗也沒能打過。

21樓:

蘇德日共榮,德國迫使土耳其加入己方陣營後,南下蘇伊士,東出波斯灣,蘇聯南下伊朗取得印度洋出海口,與德日瓜分歐亞大陸,或可與英美一戰。

22樓:吳梓

我不像別的大佬那麼專業,我就從下面幾個點說一下,如有疏漏,權當看不見 :

首先,希特拉必須打蘇聯,他沒得選。

1,眾所周知,希特拉必須攻打蘇聯,他沒得選。彼時的蘇聯艱苦完成了基本工業建設,用鐵腕政策徹底鞏固了史達林的統治,在希特拉激進擴張的時候趁火打劫吞併東歐小國。此時的蘇聯已經事實上對第三帝國構成威脅了,不論希特拉和他的將軍們有什麼打算,蘇聯都是乙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2,希特拉當時沒有石油,這也只是其中乙個部分原因,歸根結底是帝國缺乏充足的戰略物資維持軍事戰爭的消耗。還是史達林格勒的問題,只要打下來控制蘇聯的重工業和石油資源,那麼英帝國什麼時候打都問題不大,甚至和美國正面剛都問題不大。

3,眾所周知,當年教員憑一張世界地圖就推算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會成為二戰轉折點,根本原因在於史達林格勒背後是蘇聯的軍工以及石油。閃擊蘇聯,吃下蘇聯的工業中心,徹底穩定東邊的局勢,可以一勞永逸的搞定毛子。到時候就不是打不打英國的問題了,和美國剛正面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按照劇情發展,解決蘇聯的同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才是兩線作戰死路一條。

最後,我其實不理解希特拉為什麼要打英國,毛子的工業區不香嗎?我到現在都沒弄明白希特拉為什麼要打英帝、國,如果不進攻英國,趁機集中力量奪取蘇聯的工業生產力,等英國回過神來,他們就該起草投降詔書了。

開個腦洞,如果把英雄聯盟的英雄全部放進dota裡,會發生什麼?

夜半蟬鳴 dota裡控制很多,而且部分很長。連裝備都有硬控技能。兩個遊戲機制大部分不一樣的。比如dota裡有魔免裝備,有平a機率暈眩裝,有固定暈眩裝,還有無視提莫致盲的金箍棒,有璐璐變羊技能的裝備,有死了還會掉的裝備,有能重置技能的裝備,還有能自殺的裝備,有14個技能算上裝備可以達到20個技能的某英...

如果把葉秀山主編的那部哲學史全部熟讀,西方哲學考研夠用嗎?

假行僧 考哲學系的研究生完全不需要把把哲學史背的滾瓜爛熟,這是沒用的。重點是要看看你考的是哪一位教授,找一些他的文章和他的書拿來看一看,好好的研究一下他的觀點是什麼?每乙個學校的哲學系其實都不大,老師也就是那麼多。搞哲學的老師都是比較有想法的。改西方哲學史的卷子,肯定也就是系裡的老師改的。對於這些哲...

如果把日語的漢字全部按照現代漢語拼音的方式來讀,平片假名依然按照原來的方式來讀是什麼感覺?

布里克斯 初 好 人 出來 一生 友達 出來 都西忒困恩那論打咯,初 妹忒 好 ki那 人 噶 出來 他。一生 笨諾 友達 噶 出來 他。嬉 事 2 重 2 嬉 沢山 嬉 連 來 嬉 嘻一 事 噶 兩 次 重 那忒,嗖諾 兩 次諾 嬉 嘻撒噶媽的 澤山 諾 嬉 嘻撒哦 連 累忒 來 忒苦累忒 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