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讀書知識閱歷的不斷增長,我們如何認知自己,當自身的一些本能與我們理性的認知衝突時,應該怎麼辦

時間 2021-12-29 17:34:51

1樓:花間一壺酒

順其自然就好!

佛法主修心,不也有苦行僧麻。有的人用行為約束內心,有的人用內心約束行為,都需要時間、經歷,讓自己修煉成乙個通透的人。但大多數是很難達到這個層次的。

讀書只是乙個看見世界的途徑,還沒有真正進入世界,所以當你用書中的知識閱歷混江湖,會發現自己就像坐在飛機上緊急降落,心裡落差和人性的弱點,就會凸顯出來,所以就會遇到認知衝突。但是只要能安全降落成功,你一定是乙個比常人優秀百倍的人。因為乙個人的眼界、精神層次,決定他能看到什麼。

而不看書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的,他們只會怨天尤人,抱怨社會不公。但你會知道天之道,在於自強不息。

加油吧,同學!

2樓:一根正經的菜

一本正經的回答。

題主所說的理性認知與自身本能的衝突,首先要搞明白什麼是理性認知和自身本能,然後再說是不是有衝突,最後說怎麼辦。

1.理性認知:對於客觀規律的認知。如熱力學第二定律,心理學等等科學描述。

自身本能:動物本能。如食、色。

3.怎麼辦:跟著自己的心走。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塑造了獨一無二的人。在不同的問題上有人認為應該優先選擇滿足當下,有人認為應該延遲滿足。

那該怎麼選擇呢?其實更多的是看乙個人厭惡哪些風險,少部分是看個人追求。

比如說乙個人在路上白白撿到了10000元,且當時沒有其他人看見,但是以後被發現了將被指責。這時候人本身的貪欲會怎麼樣呢?當然是拿走啦。

拿還是不拿?如果是個億萬富翁,可能不拿。他的選擇是用理性克服貪欲,根本是10000元對他來講可有可無,他更厭惡的是道德風險。

而乙個一年掙5-6萬的人可能就會拿,因為相比道德,吃飽飯有衣服穿才更重要,這時候道德對於乙個人的約束力明顯沒有慾望強,他更厭惡的生存風險。

基於自己的條件進行選擇就可以,同時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讀書不是告訴你你一定要怎麼做,而是讓你知道你在面對一件事的時候還有更多種方式,而你能知道各種方式將給自己帶來什麼,又會失去什麼。

至於選擇的權利,永遠都在自己的手裡。

隨著自己知識閱歷的增長,發現和有的人無法溝通交流了,該如何對待他們?

唯獨 最近和親戚認真交流不通,確實感覺到孤獨。比如一件事我姐姐主場,就拿修壁掛爐來說吧我姐姐調了半天不會弄。我就會想我在他這個場景裡是不是有參考價值,他看了說明書看不懂,會不會給我看說明書。不給我看。那我在這個場景中就是次要人物,不是合夥人。沒必要搶著去看同樣的資料。壁掛爐不會用,她報修叫人過來修復...

除了增加知識閱歷這些外,讀書真的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我要上天 經歷叭,上大學,一方面是經歷的增長,一方面也是在大學平台上,認識不同的人,經歷更多的事,增長人際,參加活動,比賽。上了大學不僅僅代表學歷,也代表有乙個心理適應過程,慢慢地走向社會。 Lucky 生活品質的提高,職業選擇的廣度,未來小孩的培養,交友的範圍等等,都與沒讀書的人不同。最重要的是,...

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你是越來越善良了還是越來越自私了?

over 善良,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天組合在一起,就是你。雖然簡短但是很實在,人的好壞是取之於你的生活歷程包括遇見的人的好壞而改變的。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我很幸運 遇到的都是好人,所以我很善良。一樣大家和我一樣都碰到好人。 袁韻 人跟人性格不一樣 我的話,越長大就會越包容一些事情 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