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有必要實習嗎?

時間 2021-10-29 03:17:34

1樓:萬能職咖CareerBro

一般大學生在大二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找短期實習,比如寒暑假實習,就像你說的知道自己缺什麼,要補什麼,這樣回學校正常上課後就可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去努力,不會感到迷茫。

至於大四實習,雖然看似白交了一年的學費,但是你也可以換個角度來想。

首先,大四找實習可比你校招或者畢業後找工作要簡單得多,因為公司不會對實習生有太多的要求,只要你肯努力學習、認真幹活、懂禮貌,基本都可以獲得公司的喜愛,進而在實習結束時拿到轉正offer的邀約~

其次,大四雖然每天在外面實習,但是你晚上還是要回宿舍(少數本地孩子可以回家,幸福~),這不比在外面租房子便宜得多?!等你畢業了,這麼便宜的宿舍很難再住。

至於你說的「沒法在實習中獲得經驗,以及大部分學生都只是看到別人要實習而跟著去實習,只是為了獲得乙份實習報告而已」,這些是存在,但是也不是那麼絕對,還是要看個人。

經驗其實就是你幹活的能力+與人打交道的情商,這些不可能速成,得靠你自己主動慢慢掌握。

有時候,糊弄別人是為了方便自己,但是如果糊弄自己,就是傻!

2樓:Roy住在迪士尼

開頭先拋結論:實習非常重要,一定要找高質量的實習。

我看題主的疑問還蠻多的,翻來覆去問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知道實習的意義是什麼,到底有沒有必要實習。

當然有必要啊!!!

怎麼還懷疑這個呢家人!!!

要知道,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跟將來工作實際運用,是兩回事。

學習是理論知識,而實習,是放到現實的真實情況中實踐我們學到的東西。

大學生應該側重於學習還是實習?

如果真要實習,也應該把實習期放在大一,大二吧!這樣學生才知道自己缺什麼,要補什麼,這才是實習的教育意義吧?

既然是實踐,大一大二你專業課還沒學利索呢,實踐什麼呢?

當然也有很多企業會接受大一大二的同學實習,但說實話,從我們同學自己的角度來講,收益不會很大,因為這時候公司給你的工作技術含量不會太高,很多時候你在領導眼裡,只是乙個比較好招呼的、成本較低的勞動力而已。

到了大三大四,專業課學的差不多了,心智對比剛剛成年、完成高中生到大學生身份轉換的大一大二的同學們來說,是更容易適應實習的工作的。

而很少一部分學生會在實習中獲得經驗。大部分學生都只是看到別人要實習而跟著去實習。只是為了獲得乙份實習報告而已。

「很少一部分學生」,這又是從何說起呢?有什麼資料支援嘛?還是只是聽到周圍朋友這樣說的呢?

確實是有部分同學隨便糊弄乙個實習報告就畢業的,

而且我要承認,我就是糊弄自己的傻蛋之一.....

我當初本科畢業時就決定了要留學,所以實習就非常糊弄,隨便在我爸他們單位打了打下手,開了個實習報告就拉倒了。

結果就是後悔,非常非常後悔。

接下來是重點,實習的意義。

無論是留學還是就業,都對候選者的能力非常看重。

學校會看重同學們的專業能力,對該專業是否具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僅僅是學過相關的課程,是不足以證明我們的專業能力的,一定要有實際的證明才可以。

實習就能作為乙個非常好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證明,寫到簡歷中。

如果是同學們想跨專業申請學校,那實習就更重要了:我們之前沒有學過專業相關的知識,如何證明我們具有學習該專業的能力,不會因為基礎薄弱跟不上進度,無奈半途而廢呢?當然是乙份與專業密切相關的崗位實習經歷或者與專業相關的研究報告啦。

實習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的試水,能讓我們以比較低的成本體驗將來的工作領域、運作模式、工作內容,是正式工作前的緩衝,可以幫助我們適應學生黨到打工人之間身份的轉變。

而且,乙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hr在看簡歷挑選候選人時,除了關注你的教育背景,也一定會關注你的實習經驗和專案經驗。

我不是為了打擊大家,那種「雖然我不會但是我以後可以學」的想法,是典型的學生思維,企業的領導不吃這一套。我苦口婆心說這麼多,是不希望學弟學妹們將來工作的時候,面對簡歷上實際經歷這部分光禿禿的空白,和無數簡歷的石沉大海時才後悔當時的懶惰、畏縮、逃避。

我們這些學生小白,試錯成本其實很低的!趁年輕,空閒時間又多,可以多試試不同的行業,感覺不喜歡或者做不來,能很快、很順利地離開,找新的方向,能避免畢業之後迷茫、「不知道以後想幹啥」的狀態。

3樓:零零散散

說真的,太有必要了,找工作會容易很多,實習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跟面試官的聊天內容,主要是你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主動的往實習上邊扯話題,然後剩下的面試內容基本上就可以把握節奏了。

我暑假是去了個一般的國企實習,比它差的公司呢在招聘軟體上看見我簡歷會主動聯絡我面試,跟它差不多的公司呢會覺得我有一點兒經驗,面試的時候會旁敲側擊問我會不會更想去實習的公司。

我還接了個送命題:問我覺得實習公司咋樣。我不能說它好(面試官會覺得我想去)也肯定不能說它不好。

4樓:小豬冒愛吃草

有必要,實習是學校和社會接軌的第一步

我們從來都說,我不知道我幹的工作適合我不,實習有利於幫助我們更好的做好職業規劃

對職場打工者而言,無論你是工作五年,十年的資深打工者,還是初入職場的小白。在進入公司之前,面試官很有可能會問:你這幾年(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是什麼?

HR問這個問題的原因,一般來說就是你為什麼選擇這家公司,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你打算把這家公司作為什麼目標,是可以長期發展還是跳板。

那麼話說回來,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做職業規劃嗎?

回答是肯定的,也許有人會覺得,職業規劃對大學生來說還有些遙遠,等到畢業後找工作,可以用1-3年的時間去嘗試,但是縱觀進入職場後的大學生,三個月,半年換一次工作,各行各業之間來回切換,比比皆是。說到底,是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以致於是騎驢找馬,病急亂投醫。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如下:

自我認知有限。

主要體現在自己的優勢上,比如能力、性格、興趣等。,不清楚,比如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就會自卑,失去信心,做事畏縮...相反,如果乙個人估計自己太高,他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失誤。

另一方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伯樂,發現你的潛在優勢,激發它。

同時,我們在大學接受的教育更注重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包括進入工作後技能的培養。只有學習成績好,技能掌握快,才能說明你足夠優秀,但不足以區分別人。

自我認知是主觀自我對客觀自我的理解和評價。自我認知是對自己身心特徵的理解。提高自我認知的方法有很多。

我們通常使用專業的職業評價工具,如MBTI測試、蓋洛普測試等。,通過測試結果幫助學生探索自己,找到自己的優勢,明確自己的目標。

高強度的內捲競爭。

談到內卷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現在都在內卷,打工人內卷,老闆內卷,學生內卷。大學生是怎麼內捲的?這離不開乙個詞:

競爭。很多人形容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這些進入大學的學生是高考大軍中突破的贏家。但是進入大學後,他們發現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容易。

獎學金、考證、考研等各種因素都讓我們不得不競爭,不得不內卷。

同時,外部的競爭環境占用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忽視了對自己缺乏足夠的理解和思考,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歸根結底,它缺乏對未來的規劃,在時代的浪潮中找不到自己的燈塔,只能被內裹。

個人期望過高。

有些人說,三千你不能招到一名農民工,但是你可以招到一名大學生。

高考前努力學習,抱著上好大學的美好願望,然後選擇熱門專業,勤勤懇懇讀了四年大學,但是找工作的時候很迷茫。想象一下,畢業後可以進入大企業,月薪過萬,帶領團隊。但現實是他們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逐漸從選擇工作變成了選擇工資。

專業對口,自己不喜歡;自己喜歡的,專業不對口,沒有優勢,可能連面試機會都沒有。接著稀里糊塗地進入了乙份心不甘情不願的第乙份工作。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贏在起跑線上非常重要。如何在大學期間確定自己的目標,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是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又一挑戰。

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對許多年輕人來說,職業生涯的開始,並非大學畢業後進入工作單位的那一刻,而是你選擇志願的時候。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還是未來就業好的專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職業。自己制定的計畫和別人制定的計畫在實施上有很大的不同。

正確認識自己。

正確制定職業規劃。

每年畢業季,總會有很多企業去學校講課,講職業規劃,講目標制定。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感受到企業對職業規劃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有多大的不同,可以借鑑什麼。此外,許多高校還開設了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

雖然不一定會有茅塞頓開的效果,但也可以幫助迷茫的大學生。最終,還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指導,全方位、更具體地制定職業規劃。

5樓:Komorebi

當然有必要!!!非常!

不實習你怎麼知道職場到底什麼樣?怎麼知道錢有多難賺?租房有多難?

只有經歷了實習了你才知道某些工作真的很坑,老闆最擅長的是畫餅,清醒認識自己的能力,認真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當然家裡直接安排的同學可能大多不用考慮這些,但多個經歷總是不吃虧的)。

除了大學最後一年學校安排的實習,等待研究生開學前那段時間我還自己找了乙個實習,真就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做職場險惡,人心難測,更讓我後知後覺跳出所在的圈子有多正確。

那是乙個做資訊收集的公司,做過資訊收集相關工作的人都知道要值班,且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基本全年無休,過年放假也是要有人值守的。雖說現在不雙休的工作不少,但我實在不能接受過年還要輪休的工作,但想著反正也幹不了多久,找其它實習也不好找,就先乾著。

剛開始去的第乙個月,主要是熟悉工作內容,了解值班專案,盯好手裡負責的小專案,不要出現問題就行了。後來上手之後,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領導開始給我安排其它任務,剛開始不好推辭就接了,但發現領導老是把最繁瑣的工作交給我,稱之為」鍛鍊能力「。後邊發現因為沒有很好的協調領導讓幫忙做的事情和自己手裡的專案,導致手裡專案出了小紕漏,之後主動和領導進行了溝通,自己的工作內容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正當我在暗自為遇到乙個比較人性化,凡事都還可以溝通解決的領導開心時,沒隔幾天就聽見同事說領導在更高領導面前打小報告,並且更改同事的週報,將別人做的事情歸結到自己的工作內容裡(這些都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聽說,是有截圖證據的)。

當然我沒有資格去評價任何人,快開學前半個月我就離職了,這裡的領導再好再壞也和我沒關係,以後也不會有交際。只是除了上面提到的事情之外,還有很多事情都在一一證實這個領導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看不了長遠,更不會處理與下屬之間的關係。

後來我也很少再聯絡以前的同事,只知道我開學不久,好幾個同事也都離職了,沒有離職的也是蠢蠢欲動,騎驢找馬罷了。現在回過頭去看,這份實習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更加清楚研究生階段要做什麼,我要做的就是和大多數人一樣借助研究生這個平台,讓自己多一些選擇的權利,哪怕只是進步一點也是好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沒有辦法選擇的境況裡盡量多一點擊擇。

大學生有必要找物件嗎?

心理知識 有必要,身為乙個大學單身4年的學長親生經歷,不知道為啥其間居然沒女生找我告白,最後打算追求乙個白富美女老師,結果花了我200塊第一次吃飯後,不歡而散,每天都想找個女朋友的,但是,可能臉皮薄,一直單身。很後悔很後悔。嗚嗚嗚嗚嗚嗚嗚求安慰,哈哈哈 胖冰冰 愛情就像奢侈品,你看著它很棒,你擁有它...

大學生有必要學車嗎?

15112436 體制內特別是大城市的體制內,工作上是絕對對會不會開車沒有要求的,不管是入職還是公升職。入職規定的是不能設特別條件卡人,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會開車,但是這不是必須的,所以不能卡人。晉公升的話,有人說領導可能會問,如果你開車送他,會有好印象什麼的。大哥,別想了,想啥呢,領導都有司機的 臨時...

大學生有必要做兼職嗎?

一帆風順 看自己情況而定。如果想獲得一定收入的話,開始做。渠道的話,自己多動動腦很多。我也不建議學生去做一些很累很耗時間的事情,這樣只會讓你眼裡無光,心裡無火。如果不缺錢花,就很好學習就得了。大學四年沉下性子來磨礪自己也是很了不起的事。畢竟出來了社會,就沒有那麼充裕的時間自己支配了。你說是吧 O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