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高校法學院就業率全校墊底,會有哪些原因?

時間 2021-09-09 07:08:20

1樓:須臾

啊這,難道各位本科畢業生,不知道就業資訊統計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嗎?

百分之60真的算很少嗎?

你們學校統計的百分之97就業率真的有效嗎?

居然還擔心武大的畢業生就業百分之60是什麼問題???

2樓:

雙非法學生看到周圍的情況是這樣的:1.沒就業的人中,最大的一部分在二戰考研或法考,或者在備考公務員。

我身邊出來好好找工作的基本上都能找到還行的(對於雙非來說),當然出來找工作的基本都是法考過了的。

2.法學就業沒有那麼強的秋招、春招性質,比如東南沿海很多法檢會在暑假才開始招大量聘任制法官助理和檢察官助理。所以很多人暑假才開始找也可以找到工作,這一部分可能並沒有被統計在內。

盲猜其他法學同胞也類似?

3樓:

多年前畢業於某工科985大學的「王牌」工科專業。讀研的時候宿舍樓大部分是我們專業的,剩下的是學法律的,於是出現了我們專業跟法律專業混住一間宿舍的情況。法律專業比較小,在這所工科985中並不顯眼。

從研一直到研三找工作之前,在我們自己的眼裡,我們是王牌專業,自然就業好,在學校的地位高。同宿舍樓學法律的人也恭維我們是理工科學霸,聰明,他們理工科學不明白才學法律,我們也當真。

於是在研三找工作時候出現了各種傳言,比如「我那個學法律的室友找到了上海的某某外企,工資怎麼那麼高啊」,「我那個學法律的室友進了xx券商做法務」,「他們找的工作怎麼那麼好」。現在工作若干年了,工科漲薪慢晉公升難,收入跟社會地位恐怕更不是同一宿舍樓學法律的對手。

法律系的,沒有所謂實驗室一說,很早就去實習。而我們呢,用功一點的幫導師做專案,不用功的那就在宿舍裡打遊戲混日子。就業不如他們也正常。

4樓:Dream Maker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法律屬於典型的上層建築。就業率低,一是學生難以達到市場的要求,比如通過法考。

二是社會需求,剛畢業的學生只能打雜,積累經驗。不像計算機,產學研結合相對好一些。另外就是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地方行政主導力量強大,依法治國路漫漫,要讓全社會相信法律是有用的

5樓:

都想著當律師揚名立萬畢業寧願倒貼錢也要進律所省會25w的法檢都看不上這叫就業差? 我看了看老家三線城市法檢核銷崗位就業墊底笑嘻了

6樓:幻月

中心思想:怕工程師紅利不夠用了,要小鎮做題家們趕緊報宮醬專業,法學不好就業小鎮做題家們千萬別報,某些人的子女要學法學以後考公呢

7樓:80歲帶病逛知乎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就業也分崗位和地點

人也分主動就業和消極不想就業的

據我所知,即使是一年產幾千法學生的重慶,部分區縣的司法局和基層法院都招不到人

人各有志,不要強求。說實話,有些崗位確實福利不高,未來前景也差,為什麼要去?有些人確實眼高手低,心高氣傲,不好就業,過幾年社會毒打一遍不就好了嗎

8樓:Doooggy

敲黑板!!!

就業率≠就業質量!

就業率≠就業質量!

就業率≠就業質量!

法學,金融,醫學這種專業,本身就是帶有精英性質的,崗位少,要求高,收入或者社會地位也高,精英行業就業率低才是正常的,企業敢委託乙個知識水平不高的律師?投行敢找乙個技術欠佳的分析師?醫院敢找能力不行的醫生?

這與遍地都是的「工醬」坑位形成了鮮明對比。工科類就業率高,那是因為整體而言坑位又多待遇又差,很多小企業小工廠做的產品甚至不需要是個大學生,對技術水平和知識儲備可以說是「毫無要求」。搞「設計」的高中生足以,一線操作小學生都浪費。

「工醬」大部分崗位是個人就行,反正大部分企業就是拿頭部企業的產品來「抄襲」+「偷工減料」,技術不好沒啥問題,又不是不能用!

說句題外話,這學校還敢把真實資料公開,也是厲害。我本科學校就業率和公升學率加一塊接近百分百呢,那麼是怎麼來的?在家申請/二戰考研的一律在工作那一欄寫上「家教」!

不過好在沒有逼迫學生籤第三方,功德無量。

9樓:再回首我心依舊

就業率低是吧?找不到工作是吧?

來製造業工廠吧!就業率百分之百, 存在大量人員缺口, 從普工到各部門工程師都缺人.

而且不限專業, 車間實習三個月到半年,工廠的工作技能採取的是師徒制, 十幾年工作經驗的老師傅手把手教你,包教包會, 本期學不會, 延長實習三個月繼續學習.

前陣子不是有去律所花錢實習的嗎? 來工廠實習, 不僅不花錢, 而且還包吃住, 還有工資拿.

不僅法學, 人文社科類專業一直都是就業的重災區, 更要安排他們去製造業解決就業問題.

社會化勞動分工的核心精神, 不是你學了什麼專業, 就能去做什麼工作;而是社會需要你做什麼工作, 你就要去做什麼工作.

所以,社會需要的是製造業從業人員, 前段時間那個什麼青年報, 不是號召青年從事製造業嗎?目前各人文社科專業都已經開設的氾濫成災, 而事實上社會根本不需要這麼多人文社科方面的從業人員, 他們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教育資源, 社會資源, 而且還給社會帶來了不勞而獲的的錯誤思想觀念, 慫恿大量青年不工作, 而沉迷於考公這種不從事生產勞動, 不創造任何價值的工作.

所以, 讓法學專業的學生, 從事製造業工作, 是一件利國利民, 功在當代, 利在千秋的大業!

10樓:happy6

在最愛考公的山東,2023年核減的崗位,包括濟南和青島,大部分是招法學的法檢,2023年法學還是紅牌吧?

除了山東,又找了2023年湖北,2023年法學也是紅牌,武漢的法檢都有核減和取消

11樓:Kiritsugu

法學就業率墊底的原因很多答主都說了,即未通過法考的學生較多。那麼法考的難度到底如何呢?本人於2023年一戰通過了法考的客觀題和主觀題,從題目的難度來說,當年的難度確實是不低的,以刑法為例,考了許多觀點展示的題目,並且對許多法科生來說法考的犯罪構成或許和本科所學內容是不一樣的。

並且法考的背誦內容確實較多,尤其是民法、刑訴、行政法等科目。但司法部為了保證2023年左右達到60萬律師這一目標,從2023年法考改革開始大幅度提高了法考的通過率。2023年前(包括2023年)的司法考試通過率不高於百分之十,大概是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九之間浮動,但從2023年開始大幅度提高到百分之十五以上,去年據說甚至達到了百分之二十。

所以作為傳統法學院校的各位擔心無法通過法考的同學,是否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對法考的態度呢?我相信以近幾年的通過率,乙個法科生認真複習半年的時間應該是不難通過的,我本人見過最短的複習時間是乙個月通過客觀題,乙個月不到通過主觀題。

12樓:小谷圍古天樂

說點乾貨,不抖機靈

法學難就業是真的,就業難是假的。

難就業和就業難的區別在於主動性

難就業是因為他是主動剩下來的

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92學校法學院,還有傳統的五院四系

應屆生就業率確實不高

首先一部分保(考)研、留學去了,大概佔比20%

剩下80%裡能應屆就業的50%左右,主要去向就是一二線律所或法務、一二線知名企業和公務員

剩下30%錨定上岸不動搖,為了保持應屆生身份在家蹲的,然後這批人基本會在兩至三年內上岸體制內,再不濟也搞曲線救國先去三四線蹲個上岸後再想辦法回來

真正長期失業的,反正我朋友說身邊沒乙個

法學是萬金油專業,去銀行也行,去街道辦也行,啥地方都能去,反而去老本行律所的初始收入是最低的。

說多個題外話,像珠三這邊的法學人才真的是供過於求,卷的厲害。西政、中南政、武大、中大等一大堆,起薪比真廠工還低,還有些卷狗連有食無工都接受。

但是!非珠想找個一本法學院的外地人都難。你可以關注下三四十八線城市公示的人員學校,一水的二三本。少數幾個名校畢業的基本都是本地人。

難就業只是因為他們看不上三四十八線,把他們的工作開除工籍了。三四十八線的公務員都是雞肋,入不了法眼。

畢竟法學天生屬於一二線。

就業率墊底很真實

但是就業難就大可不必了

願意去三四線工作真的隨便找…

13樓:Spontaneous

低情商:知名高校法學院就業率僅六成。

高情商:知名高校法學院應屆生六成上岸。

法學為什麼就業率低?

因為就業的都是上岸的。

剩下的都在繼續考公,或者考研再考公。

既然宇宙的盡頭是考公,晚一兩年又如何?

這輩子都不會去製造業的,說什麼都不會去的,在家裡餓死也不會去的。

14樓:小光

最主要的原因是視野侷限,沒有關注製造業等求賢若渴的行業。

建議學校對這些未就業或靈活就業的法學青年才俊進行集中的技術培訓,然後安排到機械製造、半導體工藝等人才匱乏的崗位上。既能解決這些青年才俊的就業問題,也能為中國的產業發展助力,豈不美哉。

15樓:CHAN.K

五院四系,中國高校法學第一梯隊。

就業市場告訴我們,法學、漢語言文學是考公考編的最多的專業,但是罩不住僧多肉少,公務員崗位就那些,這麼多人擠著報考,不失業才怪呢。換句話說,這就是我們一直聽說的「內卷」。

16樓:濟世醫學生

說真的,高校就業率這些很大程度都是編出來的。

考研家裡蹲的讓你隨便掛靠一下校友單位或者編成創業啥的,各種胡編亂造,99.7和99.9全看高校就業部門辦事員本領和學院相關工作人員的。。。的水平。

可能法學院相關辦事人員更懂法一點,在胡編亂造面前對法有所畏懼有所收斂。。。所以編的/捏的低了些造成的吧。。。。狗頭。

17樓:丁一帆

60%就業時薪200+的人上人又來刺激我們這些時薪20塊的人下人人宮醬了。

法學的確就是人上人專業希望公務員徹底放開3不限,多招點人下人宮醬,宮醬給您磕頭了

18樓:家裡蹲大學校長

就業率低,不如你去問問沒就業的都在幹嘛。我以某五院法學畢業生的身份告訴你,絕大多數沒有立即就業的人都在準備公升學,大多數都是在準備考研,或者考研失敗準備留學的材料。

當然這幾年法考改革,尤其是去年法考延期,所以會有好多法考沒通過或者法考和考研都沒過的同學,這類同學比較難找工作,一般會選擇繼續考研或者先專心把法考過了。就業率當然不會高。

19樓:燃燒的零式戰鬥機

正常,因為無論什麼專業就業形勢也不太好。你看看網路上有幾個專業不勸退的。

填報志願迷惑性最大的就是學校的就業率。

我認識很多人,他們畢業的時候,

有人的實習單位是學校安排的,並且也成功留在單位就業了,然而這個單位根本不是他想的那麼好,甚至和專業沒有半毛錢關係。最後辭職了。高就業率背後是高失業率。

有人不僅遇到了上面的事情,而且還被學校強制和這種單位籤三方協議,不然不給畢業證。

更有甚者,學校不給介紹實習單位,到大四一切自己解決,最後必須在畢業實習報告裡寫上「在某某單位實習,並且成功留下工作」否則不發畢業證。很多人根本沒去實習也沒去找工作,就是找個家裡親戚的單位混個實習章,先糊弄過學校,然後真的找上了工作再拿勞動合同去換之前那份假的三方協議。。。。。。。

為啥現在突然強調職業教育了。這樣的學校,你讀下去,弄個虛假就業率,還不如好好學門技術。

北大國際法學院 STL 就業到底怎麼樣?

就業資料很不錯,但是要明白的是,現在就業資料好的原因是什麼。一,STL學生英語水平超過其他法碩 二,STL同學讀四年書,最後一年基本沒事 法本三年,最後大半年沒事 有一整年時間找工作。美國法知識,和中國法知識,在就業過程中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幾乎可以不計。這樣的知識結構是缺乏後勁的。比美國法,比不過...

wustl Minnesota大學法學院JD畢業,回國就業前景怎麼樣?

Allen 律美留學 你可以關注下wustl大學畢業去向 http law.wustl.edu career services pages.aspx?id 9620整體來看就業情況還是很不錯的 國內你要去律所肯定還是有法本法碩,清華北大的肯定比國外學歷好用。當然如果是哈佛 yale這類學校就另當別論...

長江大學法學院如何?

建議看看長江大學為什麼發展不起來這個問題,法學院只會比那些更嚴重。有些原師院的老師講課不錯,但領導想著做官 老師想著賺錢 行政人員作威作福是大環境。招不到新人,原來招的博士走了不少,作為學生能別去就別去吧。 有位貴大的同學說我把貴大排在第三檔委屈貴大了 好吧,幸好他自己最後刪了答案 不然您還以為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