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學門檻和研究生導師門檻哪個更應該提高?

時間 2021-07-13 04:17:50

1樓:老隨

這個問題只能辯證地去看待了,正如題主說的,可能學生和老師都沒做錯,但趕巧就是兩個人磁場不合。讀研入學考試確實很嚴格,但考試多是考察你的知識積累,至於抗壓能力啊,逆境生存啊,心理承受力啊等等,也沒好辦法去考察。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讀研究生之前,都覺得自己應該能承受才去讀了,但不得不承認,確實有一部分人沒法承受,對吧,獲取知識只是讓人覺得累而已,但讀取研究生學位不僅僅只有學術的壓力,來自年紀、社會、家人等諸多方面的壓力,遠比學習本身要大得多,對吧。

至於導師方面,我見過對學生很負責很用心的老師,也見過只是利用和壓榨的老師,沒有什麼對錯,現如今老師不是鐵飯碗,學生如果都不出成績,老師就可能被辭退,大家都有壓力,這種事情就沒辦法區分了,對吧。而且錄取老師,都是看老師的科研成果或者能力,至於他性格是不是有問題,對學生是不是真的關心,這種沒辦法量化的東西,很難真正作為判斷的依據。就算按題主所說嚴格把關,也很難知道這個人以後會不會壓榨學生,會不會對學生不好,這種性格方面的事情很難探測的,對吧。

雖然這麼說很可悲,但我堅定地認為,老師和學生真的就是隨緣的。投緣了,老師舒心,學生開心。不投緣,總有那麼一方或者雙方不開心。

你就算平日裡交個朋友都很難保證每個都是投緣的人,更別說這種撞大運的找導師了。

最後,祝福所有師弟師妹們都能找到乙個投緣、對脾氣的導師,一切順利~

2樓:不過是一遊客

我作為學生當然是覺得導師應該提高啦,其他學校不知道,反正我們學校也有很好的導師,但是也有讓人無法接受的導師。前段時間不是提倡提高導師權利,我當時就很無語。那麼多碩博跳樓自殺的我不覺得都是學生本人的問題,肯定也有導師學校的問題啊,但是現在社會就是把教師這一角色抬的很高,所有人都想去當老師,但是其本身並沒有乙個很公正客觀的測評指標,有人要說有學生評價了,可能是我慫,高中時代為了畢業不敢給低分只能勉強自己給高分還都是一百,但是最後的結果有用嗎。

資料是好看的但是傷害是存在的。我相信有很多學生是受過來自教師/導師的傷害的,這個傷害可以說是很永久的,它會影響到我們的擇業、對待生活的態度之類

3樓:隨風

(1)研究生入學:門檻其實真不高,內捲的人多了,門檻就越來越高。以前一般學校的非重點專業,適用於就為了混個學歷、為了讀研而讀研存在的(讀了吧,畢業了也不怎麼樣。

不讀吧,好歹還是個研究生)。17年之前基本上過了國家線就能進,超過國家線三五十分那就穩了(只要價值觀沒問題,情商不太低,面試就是走個流程)。之前考研沒有題主想的那麼難,你努努力能過國家線就行。

現在報考人數逐年提高,考研開始內捲化,出現了400來分報考個工科院校的經濟類學科都錄不進去的奇觀。

(2)研究生導師:高校的「講師-副教授-教授」晉公升機制有科研成果產出、指導研究生的要求。其實,他們有些人自己科研都推不動,自己都不想帶學生。

但沒辦法,這樣子就沒法晉公升,誰不想追求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呢?乙個普通老師,能夠把教學、科研、家庭、社交、學生都照顧好,我願稱之為神。研究生其實是不需要導師太多照顧的,本身也需要自己去搞定很多事情,導師不是學生的保姆、勤務員。

有課題做,有錢拿,能順利畢業,我覺得這導師就算不錯了。壓榨學生、學生自殺這些事情我相信是個別亂象(一年比一年考的人多,你們是自願往火坑裡跳嗎?怪現狀!

),我希望有相關政策出台對此施加有效約束(導師也得講究「寬進嚴出」,出了事直接取消資格,待遇降級。進入門檻別那麼高,他們也要生活)。

但話說回來,現在小孩的承壓能力太差,一不順心就要死要活的,說句不好聽的就過不去了。我覺得人還是要堅強,畢竟人生苦海無邊,哪有那麼多甜頭讓你嘗呢?不舒服的時候暫時把它當成一次挑戰一次考驗,闖過去了你就是英雄,以後再遇到這種事就是雲淡風輕。

不為導師開脫,我只想說:別讓導師背太多太重的鍋。因此,我希望導師和學生之間是純粹的合作夥伴關係,互相幫助,互相成就。

你覺得他不夠好,看看你自己,是不是也沒有那麼強,對不對?成功不都是靠偉人乙個人幹成的,很多都是靠許許多多不那麼牛、不那麼強大的人聚在一起同心協力幹出來的。畢業之後,你們是師生、是朋友、是父子……那就是另一碼事了。

總結:不要追求門檻提高,哪個高了都不好。低一點門檻,多一分和諧,多好。

墨爾本大學研究生入學門檻如何?

六顆星 墨爾本大學研究生申請條件 入學要求 211大學80分,非211大學90分 英語要求 雅思 總分6.5分,單項成績不低於6.0分。托福 總分79,單項 寫作 21 口試 18 其它單項 13 墨爾本大學個別學院或專業研究生申請條件 2019年8月19日,墨爾本大學商學院為了標榜自身,向世界其他...

研究生遇到門檻比較高的研究方向,正確的入門策略(姿勢)是什麼?

段丞博 這很正常,因為研究的東西往往比較前沿,難度比較大,又沒有確切答案,眾說紛紜,觀點比較多。所以不管你基礎咋樣,一開始肯定是很有挫折感。一般來講,乙個比較現實的做法就是找你要研究領域的綜述文章,找到整個研究最初的起點。最早的那篇文章通常會比較直觀,後來的文章肯定會搞得越來越複雜。但是最初的文章的...

如何選擇研究生導師

電線桿上電氣人 不能直接複製黏貼過來,會被知乎判違規發布相同內容的東西,有興趣可以看看我在下里寫的。求教,如何選擇導師?如何聯絡導師?電線桿上電氣人 不同學校的研究生生活 畢業要求 工資 飛天神狗巨能吃 想排個雷 SCI文章數的確是評價導師學術水平的乙個客觀指標但是需要關注作者型別 但是需要關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