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拼命讓孩子更加優秀,這種教育下,孩子真的快樂嗎?

時間 2021-06-12 10:57:42

1樓:Scott

記住正向反饋的力量,孩子如果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他就會更努力的學習。當然也沒有必要往死裡逼,初中後就應該放手,讓孩子主動學習。沒有任何人可以逼孩子一輩子!還有行行出狀元!

2樓:Lord胖胖

個人覺得這樣真的不太好,因為只有在童年得到足夠多無條件的愛,孩子才具備一生都有的快樂的能力,才會具備樂觀的心態。乙個人的人格是在六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定型的,因此如果用逼迫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大概率,孩子會喪失這種快樂的能力。此後他的一生都會活得非常的不開心,而且他會覺得父母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沒辦法完全信任和依賴任何人,將來的親密關係也會出現問題。

3樓:快樂有你

孩子的起跑線,是父母。

這下,你確定自己給孩子創造的起跑線,沒問題了嗎?

與其拼命讓孩子優秀,倒不如讓自己努力變得更優秀。

你在變得越來越好的時候,孩子自然會看到乙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4樓:知與

起跑線在哪?終點又在哪?

當孩子出生時,我希望他將來能夠健康平安,開心快樂。可是等到孩子上學了,看到周圍很多小朋友都去上各種興趣班,我心裡就開始著急了,別人的孩子恨不得每天都被安排的滿滿的,英語、美術、邏輯思維……在加上家長之間的交流,弄得我整個人都很焦慮。也曾嘗試過讓孩子去學點什麼東西,去了各種試聽課孩子都不喜歡。

我家孩子上幼兒園就知道不能要學校門口送的小禮物,因為收了禮物就要去上試聽課。

突然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很多家長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終點在哪呢?那一瞬間,我突然想通了,我對孩子的要求本來很簡單,只是要他健康快樂,並不是讓他考什麼名牌大學也不是成為什麼大人物。當我想通這一點後就覺得輕鬆了好多,只要孩子的成績不是特別差,真的沒必要去逼孩子,拔苗助長的故事大家都懂。

5樓:我大哥是鯉魚

前提是優秀,優秀的孩子長大了就快樂了。

有些大人說孩子就該玩,不然沒有童年,但玩是適量的,玩也應該在開拓眼界,發展身心健康的基礎上玩。而不是傻玩。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家長都這麼極端,然孩子玩的使勁兒玩,讓孩子學的時候跟瘋子似的讓孩子學。不是應該讓孩子以學習為樂趣,培養孩子求知的好習慣,鍛鍊出強健的體魄,如果條件允許,再培養愛好特長嗎?

優秀一定是均衡的,適應他本身天賦的優秀,這樣長大的孩子,能夠從自身的努力中獲得幸福感。

6樓:雪青檸

就看你怎麼教。據我所知:有很多孩子又優秀又快樂。

並不是孩子優秀了他就不快樂。這兩者沒有可比性。

正如有人認為:學海無涯苦作舟,而有人認為:學海無涯樂作舟。如果能夠找到孩子的興趣點,讓他的興趣變成他快樂的翅膀,這有何不可呢?

要說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自己。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就要提高自己的實力。

這裡說的實力不僅僅是財富和權力,更多的是父母的眼界、心胸、育兒理念和心態。

也就是說:你是不是乙個優秀又快樂的家長?所謂言傳身教嘛!

父母拼命讓孩子優秀,這沒有錯。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乙個合格的家長,誰會希望孩子一生碌碌無為呢?

還有就是:家長所謂的優秀是指什麼?

是孩子的成績每次都考100才叫優秀嗎?還是說孩子有良好的品格、樂觀的生活態度就叫優秀?

但其實我們很貪心。最好自己的孩子是那種成績又好、品格出眾、積極樂觀的「別人家孩子」。

如果家長心態不好,處處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僅家長自己會不快樂,孩子也會不快樂。

總之,找到自家孩子身上的興趣和閃光點,放大它,耐心培養,總有一天你的孩子會又優秀又快樂。

7樓:王進華

「起跑線」和「優秀」都值得商榷。

單說優秀吧。

如果說考試成績好叫做優秀,那肯定很難有快樂。如果說思維靈敏、知識豐富、表達流暢是優秀,那就可以收穫成就感。成就感比快樂更重要,或者說成就感是高階的快樂。

總之,虛假的優秀可能會滿足一時的虛榮心,但是會失去一世的幸福。

8樓:若惜

中考失利,高考失利,最終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沒有選擇的權力,生活就能快樂嗎?學校和職場唯一的區別就是至少考試是相對公平的,努力也一定會收穫的。。。

9樓:多面手

這個在之前有些火的電視劇集《小捨得》裡面講述過,裡面有各種不同的家庭,各種孩子,電視劇集把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分歧都放大化了。裡面不乏一些拼命逼孩子的家長,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沒有感受到快樂,甚至有些精神都有問題了。當然那種家庭的孩子都不會快樂。

10樓:May

是誰說拼命讓孩子優秀孩子就能優秀的?

優秀的孩子優秀了才快樂,不優秀的孩子不優秀才快樂。

再說了,優秀也沒有標準答案啊

你讓擅長體育的孩子去搞藝術,他怎麼能快樂得優秀?

別奢望孩子是全才,重要的是找出他的天賦特長,讓她快樂得優秀!

11樓:笑看人生

不一定快樂,因為你想的不一定是孩子所需要的,或者是不是孩子所能承受的,只是一味的追求大人想達到的心理平衡,而沒從孩子實際情況出發進行考慮。

12樓:錦瑟可尋

一直以來,優秀和快樂就是兩個概念,越是好大學,自殺和抑鬱症的概率越高,因為競爭壓力太大,大到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拼勁全力也無法改變,進而絕望。

優秀之上還有更優秀,而優秀的人,又不太能容忍失敗,不太能容忍被比下去。

可是誰能保證永遠優秀哪?

13樓:習慣熊資深顧問

誰拼命?孩子學習,父母玩手機?孩子多拼命都沒用。

不輸在起跑線的前提是看看父母的認知水平教育理念。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天花板就是好父母了。學齡前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比胡亂學高年級知識提前寫字做題更重要。

14樓:風清雲淡19811213

孩子是否真的快樂,那要看孩子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自己是為著興趣愛好,以及想要自己更強大去拼命努力,那他的內心是快樂的。

但如果孩子還並沒有這樣的想法,或者還並不清晰自己的想法,只是家長單方面希望孩子更加優秀,讓他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那孩子肯定是不快樂的。

比如乙個孩子他非常喜歡程式設計,他一整天都沉浸在程式設計的樂趣當中,我們看著他也挺辛苦啊,但是他自己卻樂在其中了。

如果乙個孩子迫於父母的壓力(當然這份壓力肯定是出自好心的),每天都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作業,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做各種各樣的練習,那麼孩子其實是身心俱疲的。

家長出於深切的焦慮和擔憂,總是安排孩子做特別多的事情,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真正的感受呢?

我們讓孩子長期處於高壓當中,至少有以下兩個巨大的害處。

第1個害處就是孩子沒有發呆、做白日夢的時間,他大腦中的靜息系統就沒有辦法幫助他完成很多資訊的整合,靈感的創造以及長期記憶的儲存。

孩子長此以往,就容易變得對什麼事情都了無生趣,沒有價值感,效率低下,失去信心。

第2個害處就是孩子由於時間長期被擠占,沒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長期體驗不到心流的快感,長期缺乏令他愉悅的多巴胺。

孩子會對生活覺得了無生趣,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難快速進入精力高度集中的狀態。更為嚴重的會進入抑鬱狀態。

我所提到的這兩點並不是空穴來風,可以參考書籍《自驅型成長》,這也是科學家研究的成果。

或許你會告訴我,之所以要這樣逼迫孩子成長得優秀,是因為競爭壓力實在太大了,不這樣做不行啊。

但是你可以問自己這樣乙個問題,你究竟是想讓孩子成為乙個能力優秀,但是了無生趣,也沒有太多快樂可言的孩子呢?還是想讓他成為乙個為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發展,一生過得幸福快樂的孩子呢?

大家往往會把逼迫孩子能力優秀跟他未來的收入去掛鉤,但是誰說為著自己的愛好去努力發展的孩子,未來收入就一定不好呢??

為著收入高,為著良好的生活條件去逼著孩子努力優秀,那叫做為錢而努力,那是在做金錢的奴隸。

但如果說是為了愛好去努力,未來在自己愛好的領域有所建樹,順帶獲得良好的收入,那叫做為夢想而努力,是做金錢的主人。

我並不反對讓孩子為變得優秀而努力,但究竟是我們逼迫他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還是該問問孩子喜歡什麼,讓他自己安排好,做他喜歡的事情,這就是最重要的選擇了。

15樓:嘗試一切

孩子哪來的起跑線?這句話坑殺了千萬兒童的童年,家長們樂此不疲地對孩子們進行填鴨式教育。完成忽然略了孩子的意願和正確的心理輔導。

可以說,這句話是本世紀最毒的雞湯。人生只有終點,無論你是走過去,趴過去,還是跑過去,都只會向乙個地方去。

16樓:留白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完全沒問題。

孩子的起跑線是家長,不輸在起跑線是家長的責任。所以你趕緊去加班,去上夜校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讓他成為富二代,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優質的教育資源,以及不需要為金錢煩惱的人生。

17樓:isismay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假自體」,就是說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壓抑自己本身的需求,活成父母希望的樣子。這種情況下,孩子自己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是被壓抑的,換句話說,ta真實的自我根本就沒長起來,就像戴著乙個面具或者空殼,內在是虛空的,不抑鬱才怪了。特別糟心的是,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在「乖孩子」身上,因為順從、滿足父母是他們的本能,而他們的父母通常也不是什麼壞人,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啟發孩子的自主性,習慣性的替孩子做決定、把自己認為好的都給孩子,而不太注重他們的感受罷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他們自己有什麼感受什麼想法都不重要,他們自己,不重要。所以家長越用力,結果越糟糕。

18樓:方淋

所有的想法都來自家長,孩子的童年就是以快樂為主,那樣才是有意義的童真。

家長不要有過多的攀比心理,那樣孩子就會有心裡壓力,如果你的童年也有來自家長給的壓力你覺得你會快樂嗎?

雖然說時代不一樣了,我們都要與時俱進,但是童年只有一次不會重來,順其自然不多好嗎?為什麼要逼著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呢!

如果非要那樣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一些,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動腦筋的事情,多多鍛鍊孩子的動腦能力,動手能力。

19樓:草根TO精英

學習是可以快樂的,起飛的,就像飛機的原理,並不複雜。簡單粗暴地說:給孩子一座可以肆意沉浸的實驗室,幾個夥伴,就夠了。腦圖給你講清楚:

20樓:小康的悠然時光

「成績優秀、出類拔萃」跟「幸福快樂」,是不相關的指標,就像是x軸和y軸。

「優秀」需要靠天賦和努力,也就是智力和體力;而「幸福」需要靠的是情緒能量,也可以說是「本能」,跟智力體力並沒有太大關係。

成績優秀、出類拔萃的人不一定幸福,但是技能高的人可能更容易在社會上立足,所以盡量向上努力是對的。

如果父母出於怕孩子「輸」的原因而努力,那麼被焦慮情緒驅動的孩子,比較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幸福快樂。

如果父母是以孩子「幸福快樂」為目標而努力,那麼孩子可能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怎樣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無畏無懼至死方休 家長自己努力啊。你自己成為某個領域金字塔頂尖的人,你的肩膀就是起點。讓孩子自己讀書白手起家,是覺得別人家孩子不會讀書嗎?會,別人不僅努力,還優秀,還見多識廣,還家境優渥。某個老師帶的學生,今年剛考上大學,讀了金融管理。她就是奔著這個專業去的,家裡好幾個企業等著她接手。她是站在父母的...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怎麼理解這句話?

鈕立 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 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天性和教育。天性,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是從父母那裡繼承的遺傳資訊,很多特質可能會貫穿一生,甚至延續至後代子孫。教育指的是孩子從嬰兒期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和養,這是後天的。尤其是在早期教育階段,父母的教和養,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非常大。育兒是一門非常複雜的科學...

孩子到底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是什麼?

小A媽 這個起跑線是個很抽象的概念,並沒有特定說你做了什麼事情,那你就超過或是往起跑線退後了,我倒覺得這個概念比較像是一種心理的比較狀態,感覺做越多事情,就能超過起跑線越多,就像是在賽跑的狀態,因為超過起跑線,代表你之後可以比較輕鬆就贏過他人,但是人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精力也不會一直都用不完,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