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家鄉讀大學?

時間 2021-06-03 18:05:58

1樓:饒竹貴

從大學生源地統計看,每個學校本省市的人數還是佔比更大,一所高校有近一半的學員是屬於本省,這有政策保護和個人自願選擇。家鄉有好的知名大學,更多的人還是願意留在家鄉。外地有更好的學校,對外地的人文歷史充滿好奇,對大城市的嚮往,增加自己的眼界,都可能促進離家求學。

學校資源差不多的,建議留鄉。

2樓:筠霜

因為自己的家鄉是三四線小城市,教育經濟等各方面發展都沒有外地好,因為想去外面的世界,自己學著照顧自己,因為人不能一味的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待在舒適區可能會讓你自信,但你永遠都不會鍛鍊到自己在非舒適區的抗壓能力和學習能力,大學就是要在各方面鍛鍊自己,這樣你才會得到乙個真正的自己吧。

(屬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3樓:冰鎮蜜桃

第一可能從小到大就在自己家鄉,沒有出去過,對外面世界好奇,所以想出去多見見世面

第二自己的家鄉大學可能不怎麼的好,想其他的地方獲得優質的教育第三也可能是父母從小管的太多了,想擺脫父母的管束。

第四可能是被逼無奈,保送到有名的大學。

第五可能是和朋友約好了要一起考外地的學校。

為什麼畢業生大多想著不在家鄉,而要外出打拼一兩年,然後再來想著回到家鄉?

應屆畢業生,來說一說我為什麼想走出去。高中畢業之前都是生活在北方的乙個小縣城,大學跨越了1600多公里又來到另乙個小城市,整個20多年的人生都在小城市徘徊,所以我嚮往大城市。此外,就像樓上所說的,對於來自農村的我來說,如果再回到那個小鎮 那座縣城,可能對大家來說大學就和沒有念是一樣的,我不想承受哪些...

為什麼你們不想讀大學?

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更深層次上是去感受大學學習的氛圍,認識優秀的人,更加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未來到底想要什麼,從事什麼工作。 桉樹與棠 怎麼會不想讀大學呢?現在我是高三每天都很累很苦就只有乙個目標就是上大學,但是每次看到自己考試成績的時候...

為什麼人們會討厭甚至厭惡自己的家鄉話?

起個破名字 我可能要說點難以入耳的,這部分人可能是因為家鄉發展的不好 起碼不符合自己的期望 從而覺得家鄉話有著家鄉所謂窮亂差的印記覺得家鄉話土俗甚至覺得厭惡。我認為乙個地方的方言就代表了乙個地方的性格沒必要厭惡家鄉話。 已重置 從各地都有方言來看,中華民族從來都是多元化的。我們都應該尊重自己的本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