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怎麼樣?

時間 2021-06-02 19:08:01

1樓:

港中文是香港最黃的幾個大學之一。就讀的本地學生很多都非常激進,段校長也對校園內的示威活動採取綏靖政策。

我建議本科生和想鍍金的研究生真的要慎重考慮。

2樓:luna大小姐

本科的時候有幸去中大交流了一段日子。我覺得那邊宿舍比內地條件好很多,校園比較小,比較數位化一些。

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外中國人很多。大家講的國語基本都是粵語的普通話,健身房什麼的,也是當時校方給我們辦了卡,很方便,也有游泳池。圖書館的書籍比較全,有我喜歡看的一些在內地看不到的書。

平日沒課的時候,我也會去逛逛街買點便宜的東西。

在那邊,內地到學生還是比較親切,作為交換生。我倒是沒有太多的融入,但是回校以後保研,我還是選擇了母校。還是覺得內地親切。

3樓:張類推

撇開這個不談,其他方面便是由「暴大"引申出的深層次文化差異。研究生階段還好,主體是陸本生;若是本科想要融進去個人感覺困難比較大,這個是要做好心理準備的。

刨去如上,工科/工程學可以參考我的這個回答

在香港中文大學(CUHK)工程學院讀PhD是怎樣一種體驗? - 張類推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

4樓:舟戈

港中文創立之初可謂是篳路藍縷。2023年,黑暗的港英時代,老牌帝國的餘威尚存,三所書院突破重重阻攔,合併成一所服務中中國人的、用中文教學的大學,打破了英殖民地只允許一所大學存在的鐵律,具有重大的革命意義。港中文還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比當時如同技校的港大不知先進了多少。

在此期間,港中文培養出了無數學術巨匠、各界傑出領袖,校長高錕後來更是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香港回歸後,港中文如日中天。2023年,大學為了促進國際化,改以英文授課,同時開始招收內地生,每年狂攬高考狀元。雖然大學不再用中文教學,但是仍保持了中國文化的核心。

一所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大學,更受人們的青睞。內地的大學紛紛效仿港中文,颳起了一陣「雙語教學」風。

近十年來,隨著內地大學的崛起,港中文相對走向衰落。清北復交等一批頂尖內地大學,在世界排名中迅速上公升,接連超過了港中文。港中文則是原地踏步,勉強保住了世界前50強的位置。

2023年,學校遭到重創,它似乎就要一蹶不振了。

「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這句話是教員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寫的,用在港中文身上正合適。港中文原本是一所進步的大學,但因為在歷史潮流中的錯誤選擇,使它作為香港的一所地方性大學永遠地衰落了,但它反抗帝國主義、為中中國人圖強的創校精神,永遠不會從華夏大地上消失。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它傳承了港中文的辦學理念和學術體系,讓港中文初心的種子,在深圳的土地上生根發芽。短短6年間,港中深進步飛速,規模已經比肩本校,由於學生基本都是內地生,其在內地的影響力將會更大。2023年,港中深在許多省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已經超越了本校。

2023年,港中文和清華、北大合作開設了數個本科雙學位課程。港中文做到了牆內開花牆外香,它在深圳、在廣闊的內地依然蓬勃生長。

所以,港中文到底怎麼樣,答案是雙重的,它取決於我們指的是哪個港中文。是狹義上的那個居於方寸之地,逐漸走向平庸的地方性大學;還是廣義上的那個位於廣闊天地,真正傳承中國文化的大學?如果是後者,那麼它無疑是一所前途光明的大學!

5樓:

在讀博士生答一波。

港校終究只能是小而精的產物,CUHK一年所有專業研究型碩博生總共300人不到,清華+清深有起碼9k碩博生,大概撥款250億+比80億左右,CUHK拿著1/3的funding,養了1/20到1/30的博士生,1/3的教授(1700/5200),起碼做出了大清2/3的成果,實際實力和平均畢業生成果肯定是很高的,但是因為人數少,統計學意義上肯定比清北吃虧,不論是綜排還是出的名人數目。

用大清舉了個例子,因為大清是高考聖殿,名氣大,頭部生源和教授也確實很強。

綜合來看,大陸學校排名的上公升,更多取決於規模和生源,而實際其中的優秀教授,按比例來說,仍然不夠。從這個角度說,除非個別頭部教授,港校仍然能提供比一般清北組更好的教育和資源。

6樓:跑很慢的胖頭魚

港中大碩士來答一下。學校的排名等前面的答案很清晰了,感覺還是看除了港中文其他還有什麼選擇,以及到底有多麼想來港中大啦

港中文的排名大概和內地排名第5-6名的大學差不多,如果在國內可以上到前五,可能從排名上說比中大好,那麼也許也不一定來香港了,畢竟學費會貴不少;如果在國內只能上一般的985或者之下,中大的排名會更好一些。

中大的課程英文和中文(廣東話)都有,比起在內地讀,英文相關的訓練會更多一些,(但如果不會廣東話可能會有一些困難)。課程的數量比內地學校少,但質量相對會更高一些(畢竟課程數量少,每門課老師和同學的投入度相對都會更高)。

7樓:皓玄

輸入985一流學校如上海交通大學:

輸入普通985大學如湖南大學:

輸入211大學如武漢理工大學:

輸入雙非一本大學如武漢工程大學:

輸入雙非學院如浙江萬里學院:

輸入專科高校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至於輸入香港中文大學的結果呢?

嗯,差不多就是這樣。

8樓:小魚幹Ken

排名:2019QS世界排名49位,在中國排名第6(前面是清北,港大,港科大,復旦)。

學術氛圍:沒有內地的「水課」,每一節課都很硬核。對學術誠信看得很重,每一次正式作業都會在系統上查重。

課程評價更看重綜合能力,不只看考試分數,對個人全方面的水平都會有乙個評測。像商科、人文類的課,對個人除了考試以外的能力非常看重,比如會有很多presentation,或者小組合作之類的,相反考試成績有時可能佔比非常低。在港中大,學校非常看重通識教育,為了讓學生有全面的發展,會有很多有意思的課。

缺點:學費貴,似乎要140k HKD一年。

個人感受:對於我來說,港中大是一場非常優秀的學府,學生在這裡真的可以全面發展,而且活得自在。在我眼裡,香港前三的學校都是可以和清北齊肩的。

選擇港校,是對世界的接軌,更容易從這裡走向世界,會有更大的格局。選擇因人而異,個有偏好,具體怎麼選擇就要看他自己了。

利益相關: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讀

香港中文大學(CUHK)教育學碩士怎麼樣?

六顆星 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的教育學院成立於1965年,是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第乙個專業學院,當時主要任務為訓練學位教師。開設的課程包括博士課程,碩士課程,學位教師教育文憑 中學及小學 課程,以及全日制及兼讀制學士學位課程 各課程分隸學術 專業及語文三個教育課程委員會,開設科目逾三百五十個。學院並為大學其他...

香港中文大學費用?

指南者案例集 香港中文大學讀研,平均一年的學費大約為170386.24港幣。生活費方面,不同城市 地區的住宿費差異明顯,加上每個人的消費方式和理念也不盡相同,大約58,000 102,000港幣 年。總體來講,香港中文大學一年的留學費用為228386.24 272386.24港幣。按照1港幣 0.8...

香港中文大學一年制研究生怎麼樣??

香港移民Ray 中大一年研究生,你說差那是不會的,如果在工作上需要碩士學歷,中大碩士課程拿來鍍層金是不錯的選擇。香港留學後可以申請IANG非本地畢業生留港簽證,如果有IANG簽證,延期或者斷籤等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指南者留學 下面分享下香港中文大學學姐就讀體驗 Compass留學學員投稿 Amy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