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開始學日語有可能學到母語水平嗎?大概需要付出多少?

時間 2021-06-02 11:19:46

1樓:

就不說日本文化以及網路環境下類似於王境澤真香二營長義大利炮之類的梗了,非母語日語,在日本居住少於十年的,最多最多只能做到說日語沒有明顯的外語口音。(日語本身也有很多口音)

但是對於敬語,對於一些微妙的表達,語氣詞,是不可能跟日本文化環境中長大的一模一樣的。

2樓:

我是在15歲左右開始學的日語,高考應試語種選的也是日語,學了快九年了

等級能力考試目前是N4,但口音還是很讓我頭疼,和剛認識的日本朋友交流,往往是剛開口,對方就會說「哦,中中國人」,追問原因,得到的回答大多是「中中國人說話帶有獨特的中國魅力」,所以題主何不退而求其次

3樓:Aurora

順便看了看大家的回答,針對一些回答裡面講不可能達到母語水平,我認為,第二外語達到母語水平的75%是ok的,在日常會話中也差不多了,希望題主不要灰心!

以下原答案:

emmmm

20歲日語專業學生來答一波

去年夏天自由行帶媽媽去了日本全程靠我搞定不過還是收穫滿滿比如在奈良問路人家說了乙個地方我不知道才暴露了我是中中國人233聽到對方說「不是日本人嗎?是外中國人嗎」的時候,嗯,美滋滋。

說到怎麼達到這個程度,就我自己的情況而言,上大學之前從未和日語有過什麼接觸,看日漫都很少。。。非常零基礎的起點,然後大一大二的課程主要是注重發音、基礎語法、閱讀理解、會話交流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基礎的寫作這幾點。

我認為題主要達到這個標準這裡面發音會話真的非常重要,要不斷強化它一定得下功夫,我們作為專業學生,每天上課都是全日語交流,在這樣的環境下一直去培養語感,我是到大二上完的暑假去日本的,所以是整整兩年時間。

不過我認為我們學習語言的時間並沒有被充分利用,如果題主可以集中訓練,強度稍微高點,應該可以花更短的時間達到這個效果。

提出建議如下:

1.每天保證做聽力訓練3小時。。。不要覺得時間短啊堅持下來很不錯的而且高強度聽力真的累這裡的聽力訓練不光是聽了就ok 順便還要做跟讀去練習發音與很多地道用法,然後理解意思

在這個過程中乙份好的聽力材料可以反覆用蠻久的。。。直到掌握透徹。此處的聽力材料可以是專業教輔也可以是日劇,為什麼不太推薦動漫嘞。。。

因為用法比較不規範而且經常會有些奇怪的東西擾亂你嗯,日劇推薦家庭倫理劇、愛情劇情類。。。因為很貼近生活呀還很少女心不是嘛(我真的沒看過家庭倫理劇233題主需要此類以外的我可以推薦)

2.創造語言環境,一定要張嘴說。我覺得這是十分重要,但也是很多語言學習者不容易做到的一點。

題主有條件可以找個日本朋友or日語水平比較高的人沒事聊聊天什麼的,最好語音聊或者面對面哈哈哈。沒有這個條件就自己放聲朗讀,然後錄音!錄音!

錄音,並且放給自己聽,和材料原音進行對比,這樣你很快就會發現。。。呵呵原來我的發音這麼辣雞。。。

嗯先寫這麼多!題主加油!我有想起來的還會再補充的!

4樓:禮拜三HERO

在有環境的情況下,做到思考語言為日語大概需要三年,這時候如果突然需要說中文你會頓一下,考慮一下才能說出口

然後保持這個狀態10年,碰到人就先介紹自己是歸國子女,就基本沒問題了

5樓:職業規劃師李峰

整個行為習慣,思維體系才是根本,語言只是乙個外在表現而已。很多做過發聲系統手術的人,用腹腔發聲,也不會覺得是外中國人。發音只是一小部分,生長的環境,接受的教育,每天都在不斷的變化和塑造著人。

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語言學的範疇,確實是個好問題。

6樓:

我不是學日語的,但是是學德語的

我覺得學語言有一定的天賦的因素存在,但是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就像你學了那麼多年英語,但是英語永遠停留在中學生的水平,有想過是什麼原因嗎?就像很多人覺得我英語學不好,我換種語言學習行嗎?

這是一種逃避心理。

所以我建議你首先正視內心對自己不足的害怕,然後慢慢去調整心態克服然後學會規劃,每天只要堅持學習兩個小時,學下一年你的日語會到N2以上以上回答親測有效

願所有學習語言的朋友們明白,付出和收貨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合理的規劃才是最重要的,複習複習複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要把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

7樓:「已登出」

8歲開始潛移默化地接觸日語(優酷上看原配神奇寶貝什麼的),中學開始系統地在學校學了三年。15歲去東京走了一趟似乎一路上並沒因為口音被聽出是中中國人(

所以中中國人把日語學到母語水平也許不是不行,只是20歲恐怕晚了。

8樓:紙飛行機

沒必要啊,學語言是為了交流,除非你想入籍,完全混入日本人,我認識的日語口音很好的,要不然從小酷愛二次元,要不然家裡有日本人或者日企員工,但都不敢說自己是母語水平

9樓:Kumaaaa

當然能夠做到。

需要乙個客觀條件:天生語感好,能模仿日本人的發音。

能做到以上,語法暫且不論,開口說話接近或近似日本人是肯定沒問題的~

10樓:song222

我覺得大概需要15年以上吧

據說大概是在日本待到40歲前後日語可以達到完全的日本人水平

但是他認識的中中國人裡只有另乙個人也達到了同樣的水平其他也還是能聽出來發音不正

他夫人(我舅媽)也同樣在日本住了30年以上,但是日語發音還是可以被聽出來是外中國人

他家的兩個孩子倒是完全的母語日語中文水平的話大的那個中文是正經學過的發音像中文非常好的日本人日常流行語經常不會但是學過一些不常用的詞小的那個沒學過科班中文但是和國內聯絡比較多中文口音像普通話很好的香港人日常用語和流行語沒問題但是文學用語就不行了(有趣的是小的那個和我混得比較多兒化音說的特別666 而一般日文母語的人都是講不出er的)

總之日語達到母語水平發音還是很難的但是比英語簡單我至今沒見過abc以外的人英語說的和白人乙個發音的而且英語口音太多 abc還有他們自己的專門口音呢還有黑人口音啥的

11樓:Juanjie Xi

感覺很多答案裡說的口音問題欠妥。

要知道,即使都是日本人,依然有很多方言,口音。些許的口音差異並不足以被判斷成外中國人。完全有可能是外地人。

主要問題還是語言本身。對於非母語,非從小接受日本文化的普通人來說,交流中各種用詞造句,各種 neta, 各種 sense 都是沒法跟上的。這個和一般認為的外語「流利」還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就是說話越多,越容易被識別。搭話幾句聽不出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這本身也是乙個綜合判斷,比如穿著打扮,舉止行為,再結合語言,不免最終能得到答案。

12樓:Hibiki

生活中和日本人講話經常會說著說著然後對方突然一臉驚訝:外中國人

還有不要因為幾句:すごい!上手!就飄飄然,因為日本人誇獎人的話真的很廉價啊,隨便講幾句簡單的例如就在那裡「すごいね」我只想翻白眼。

因為小時候經常搬家,來回於廣州汕頭梅州,對粵語,客家話,潮汕話都是母語程度,發音跟當地人完全一樣,當然普通話也是很標準的,雖然有時候被朋友吐槽有點台灣腔。

可能接觸的語言太多,不知不覺就對聲調和發音很敏感,當初剛學日語的時候就經常被老師說發音很標準。

在語言學校也被老師說過講話很「日本人ぽい」

當然也僅僅是發音像,說久了語法短板就暴露無遺了。。。

認識乙個從初中來日本上學的,已經呆了快十年了,按他的說法平時和日本人交流完全沒障礙,但是要完全像母語一樣察覺不出來是不可能的。

所以短暫交流還是可以的,說上乙個多小時都不暴露的中中國人我還真沒見過。

13樓:Viva

雖然我自己不覺得自己說中文有口音,但必須承認別人一聽聲音就能猜到是南方人。

所以我已經放棄了有沒有口音這個選項了,不管是英語,日語,還是中文。

14樓:嘉麟

這個問題要看如何給母語下定義。

語言的學習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並不單單是指語言學習所需要的時間的長度,而是說,語言是需要歷史的沉澱的。嬰幼兒學習母語的過程,大約需要2-3年,在那之後所做的,都是使用母語來認知世界的積累過程。從語言的早期形成期(有種說法是12歲為止)就開始這種積累過程,是母語與外語的重要差別。

20歲開始學日語,意味著失去了日語母語使用者0-20歲的世界,既不能再回到18年前,以兩歲的身份指著汽車叫ブーブー,也沒法回到15年前,以五歲的見識看當時的動畫片。沒法回到10年前,跟日本小學生打架罵他更沒辦法回到5年前,以15歲的懵懂向異性表白。

也許苦練發音的話,發音達到母語水平是有可能的。但是,即使發音達到了母語水平,跟日本人聊天的時候,你也會發現你跟對方就像是失散了20年,一直在不同環境生活的人,雖然說的語言是一樣的,思維方式卻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你學到的日語和母語使用者的日語,從「厚度」上是有很大差距的。

以你的年紀,想再習得一門語言,並且使用和母語中文同樣的大腦區域思考,那麼不管你付出多少,生理上都是不大可能了。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在聊某些不需要特別的積累的特定話題時,讓日本人聽不出你的口音,使用的表達方式也比較恰當,還是可能的。我覺得2000-3000小時的學習和訓練差不多夠了。

15樓:不會思考的蘆本葦

日語母語水平的中國留學生什麼樣,

沒見過。

如果真有,我非常想見見,學習一下經驗。

日本留學尤其東京留學沒多大個圈子,怎麼就他媽那麼多我沒見過的高人。

16樓:變巨

可以的歷史學家韓公升差不多年紀學日語後來去日本留學學日本文學然後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高仿都仿不出川端康成在日本改研究家學歷史他父親是魏晉南北朝中國經濟史泰斗從日本史(在明治大學教日本史)到中國史(復旦大學教授博導)到東亞史隨成為一代隋唐五代史大家翻譯了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目前被一幫阿武(武曌)粉絲天天批判

他的日語韓語都是文學水平的

漢語就奇怪閩南口音混上海話

17樓:跑步的

和日本人閒聊幾個小時,突然說到自己是中中國人時,對方會驚訝「原來是中中國人嗎」程度。 關於這個問題你只要口語不錯,日本人都會這麼說的。因為日本人本身就這樣,吃個飯必須おいしい、化個妝必須かわいい、考試沒複習必須やばい、誇人必須すごい。

不管你日語水平如何,只要你會說一點,就是すごい。 如果能正常交流,都會對你說「中中國人ですか?え?気所以你這個要求很快就能滿足。

下個問題,日語能不能達到母語水平。我認為是可以,但除非你厲害。達成率大概1%以下。

本人小學在日本上的,6年級畢業後回的國,然後2023年底來大阪。小孩學語言快,也學的穩,我6年級時的日語水平那是正兒八經的純正日本人口音。現在雖然流利,但交談時間一長就會立馬露餡。

我口語什麼水平,你讓我自己評價的話,高於99%的留學生,剩下的1%是我自己謙虛。即使10多年不說,因為有小學的語言基礎,2023年底到年初,過度了乙個月左右就交流無任何問題。你讓我說日語就是說跟中文的感覺一樣。

想啥說啥,腦子根本不用反應,瞬間就能把語言從腦子裡蹦出來,從不會出現卡殼的狀況。和日本人簡短交流從不會把我當外中國人,但一旦長時間交談,別人又不是傻子,肯定會知道我是外中國人。畢竟人土生土長20多年,一些詞的發音,哪怕是細微的變化,人立馬就知道了。

我是練體育的,可能練體育的嘴巴都直,都爽快。我每次問隊友我的日語水平會不會被別人認為是日本人,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會」! 我的發音和一般留學生相比,音調已經很接近了,但日本人還是能聽出來。

不是打擊你,要達到母語水平,日本人真的聽不出來,那真的很難。語言這個東西真的需要天賦。因為我在大阪的日本朋友是中國朋友的10幾倍,身邊基本都是日本人。

朋友的妹妹從初中就在日本成長,今年考大學,那日語水平確實沒說的,和日本人在班級裡天天交談,但我聽她說話都能感覺到她和日本人發音的差異。更別提日本人能感覺出來了。

最後要說的,日語水平達到交流無障礙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慢慢努力接近日本人的發音,為之努力。但語言這玩意,真的需要天賦。達到母語水平,那真不是一般的難。

自己日語水平達到一定高度,你會自己能感覺到和日本人口語的差距。

最後附上一張我們隊友大合影

想培養下氣質,20 歲開始學鋼琴有可能嗎?

李安森 這問題已經過去7 8年了吧。其實那時候我也這麼想,彈琴會不會有一種吸引妹子的氣質。除此之外,我還嘗試過讀書 健身 溫柔 多看段子提公升幽默感,效果都是很明顯的沒用,倒是養成了自己一堆的 好習慣 但我還是沒死心,因為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手裡沒錢,腰桿不挺。所以我決定努力賺錢,當個有錢人。這下應該不...

27歲開始學日語,遲嗎?

麥芽糖 不遲不遲 我就是工作的4年,27歲大齡去東京留學的。來的時候只學了 大家的日語 12課。從語言學習初級班開始學起。現在已經在東京就職,並決定定居東京。如果按照計畫認真執行,N2肯定能過,不要想得那麼難。如果不是為了考證,建議考完N2後,加強聽力和口語的練習。語言就是要拿來說的 海外之窗日本留...

35歲開始學日語 ,難嗎?

Anssia 日語難,但是成年人學習語言有成年人的優勢,成年人更自律更懂得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但相對因為家庭和工作原因時間就比較緊張。老生常談學習態度最重要。頑張 曉河 這個問題問的不清楚啊。跟誰相比啊?跟年輕人相比嗎?未必啊。我教了很多大齡的,最大快50了,學過但是放了十來年重新從零學起的,不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