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或反駁 大學生與民工的區別,說的太精闢 這一文章?

時間 2021-06-02 07:02:15

1樓:陳敏銳

寫的非常好,真的很精闢,我都看哭了。

我一定好好地當大學生,也讓自己子女當大學生,也希望天下人都是大學生,做乙個有情有欲,會抱怨,敢花錢,知享受,有父母疼愛的正常人。絕不當民工!!!也希望社會少一點民工!!

你們這些人,都沒有讀懂這篇文章!

我與作者同哭。

2樓:劉曉鑫

01. 大學生上了十幾年的學,花了家裡十幾萬,民工18歲出來打工,到23歲時已給家裡賺了十幾萬。乙個人的人生只有這幾年嗎?到23歲就為止了嗎?

02. 大學生放假回家覺得家裡哪都不好,父母老土;民工放假回家覺得哪都沒有家好,父母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學校吃的外賣再可口,也不如媽媽剛做的菜好吃。學校的環境再優越,也不如家裡的床睡的溫馨。大學生的日子再舒服,也不如爸媽陪伴的日子感動。

—— 乙個大學生的真實體驗。

本來敲了幾個想認真反駁的,後面寫下去不想寫了。

因為作者犯的錯誤很明顯,大多是主觀臆斷,以偏概全。

主要例子是大學生對待生活和家庭的態度上。天然認為大學生都是享樂主義,利己主義者。

懷疑有沒有繼續寫下去的意義。

3樓:

你見到有幾個大學生是這樣的,好像你看到很多人民坐在人民大會堂似得,類似於大學生、90後、公務猿的標籤只不過是那些閒人譁眾取寵罷了。覺得文章好的人完全可以不讓其兒女子孫去上大學,都去當農民工豈不快哉

4樓:lammer ren

農民們背井離鄉,辛苦打拼,供孩子上大學,是他們傻?沒有必要反駁這種文章,不要看別人怎麼說,要看別人怎麼做。

在涉及到自己的利益的事情上,絕大部分人都是理智的。

原帖子下面的回覆很好,咱借鑑並擴充套件一下:

祝願寫這文章的和信這篇文章人子子孫孫都是快樂幸福的農民工。

新大學生如何與女舍友或同學相處?

啾啾團 室友只是室友,同學只是同學,跟鄰居一樣,不要試圖營造親密關係,最後只能變成撕逼。淡淡地保持距離,成年人之間正常交往就好。 養樂多 真的是真誠待人就好,不要過於對她們關心,一定要適當,三觀合適很重要,如果覺得三觀不合沒必要勉強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圈,完成學業最重要,大學同學無非就是你人生的過客...

如何反駁名校出來的大學生照樣找工作很難?

齊柏林 我個人認為 名校的學生之所以能考上名校,是因為他們在高中階段就有曾經異於常人的天賦或比同伴更艱辛的付出,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正確的時間能夠意識到自己該做什麼事情,並且將該做的事情做到最好。這是一種過程的重視,而名校只是一種應有的結果。而這部分學生難找工作只是暫時的,他們在長期與書本的對弈中,可能...

如何評價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養?

奮鬥的小晗 個體差異極大,整體下滑趨勢。初高中學生身體素質就已經開始有分化趨勢了,進入大學後身體素質差距會愈來愈大。原本身體素質就不錯的,進入大學後往往身體素質會變得更好,而原來身體素質比較差勁的,進入大學後往往身體素質會變得越來越差。當然,身體素質由好變差和由差變好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但大部分還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