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平時五十分,但覺得自己水平有130,只是知識點不會,這是什麼心理?

時間 2021-06-01 16:36:45

1樓:狂奔的蝸牛

1、眼高手低,覺得自己會了,但只是聽懂了老師講解的內容,並沒有明白整體思路。

就像最強大腦裡蜂巢迷宮一樣,老師站在上帝視角指揮你,往前一步,向左兩步……一會兒,你出來了,覺得自己已經可以獨自挑戰迷宮啦。

然後,自己挑戰,失敗。

為啥?因為你只是聽明白了老師指揮的每乙個步驟,但是每個步驟之間的聯絡,為什麼向前一步然後下面就向左兩步呢?這你不知道,因為你心裡沒有整個迷宮的地圖,也就是題目沒有整體思路。

2、有思路,但是計算失誤。

原因,一般是步驟不完整,跳步,導致計算錯誤。

計算題目就像沿著繩子向上爬,中間只要有一節斷了,那你就只能掉下去,所以中途不能跳步。

學霸可以精準的了解和掌控自己的能力邊界,知道哪些步驟可以跳步,哪些不可以,但很多同學都輕視了這個步驟,導致失誤。

2樓:二元論真實嗎

這大體上是認知不清導致的,首先,覺得會還是處於很淺的一層,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可以試著撕掉答案,看課本,做題,最後再看答案。前期雖然會慢,但若是能做出來你就是在進步,代表基本上每乙個步驟你基本都是可以解決的。

但如果提前看答案,或者是後面看答案恍然大悟,亦或是老師教你,這都不是你的。比如,開根號的時候裡面很複雜,我不給你指乙個方向,也許幾個月都做不出來,但只給你方向也不是你的東西呀。那是別人的。。

所以會給你一種你已經懂的錯覺。。把每一道錯題,不管後面有沒有看答案,起碼自己能做到底得到正確答案。這樣才是進步。

老師指導下你聽得懂絕對不等於你會。。很多時候,課一過,甚至過了兩秒,你也解不出原來的題,不信你試試

3樓:陳建平

平時50分說明基礎很差,但不是完全不懂。而在學習的過程,無論是答案,或者是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都是把所有有用的知識點和思路毫無障礙地給你指出來,甚至聯計算都幫你算好。所以,你只需要聽,只需要像看電影一樣就可以很簡單而直接地讀懂,當然只是讀懂。

而當沒有乙個指向性的思路,需要自己思考,需要去計算,這時候,才是你能力的體現。讀懂答案,不等於可以寫出答案。

4樓:啊灰

妄想心理,也可以說是妄想症。

判斷乙個人是不是得了妄想症,如果這個人的行為表現有荒謬性的成分在裡面,跟他的現實是完全不相符的,跟病人一些經歷也是不相符的,但是病人他會堅信不疑,認定了就有這個事情生。那麼就是妄想症了。

5樓:xzc真不是天才

中肯的說一下,數學130以上的,不管是考什麼卷都不可能有不會的知識點,只能有不確定的二級結論或者最後大題的最後一問不熟練,有知識點問題的一定不會上130,這輩子都不可能了,知識點=基礎,建議先打牢基礎,你會至少提到100分

6樓:知白守黑

你要明白,限制數學成績的不僅僅是知識點,並且知識點起到的作用很小,如果真有考130分的能力,就算只看看定義也不會只考50分。

數學看的不是你學了多少知識,而是你會不會用那些知識,遇到不會的知識就不能現場推導嗎?能考130的人這點水平還是有的。就算熟練度不夠,寫題慢,也真的不至於考50。

7樓:Emma

朋友,蜜汁自信那也是一種自信,現在絕對也是行的通的,但你最好分析一下為什麼。

1.你要先分析你的試卷,為什麼與你的預期相差的有點大,然後將不會的題找出來,會的題但做錯的題列出來,分析原因,問老師或者同學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

2.舉以反三,在你大腦中要記住每一步的思路,是思路,為什麼這樣做,然後找道類似的題,做2,3道,例如你要是高中的話,可以買本高考熱搜題來做一下,;但你記得,要將時間合理分配,不要一直刷題,刷題並不是對所有人適用。

3.每天晚自習期間,回憶今天學了啥,學到了啥,做錯了啥,要有所收穫,心裡有數

4.希望你能悄悄的一鳴驚人,然後驚豔所有人

8樓:流沙

你這怎麼可能?五十分,你感覺有130的水平?那考130是不是應該感覺我有滿分的水平?你知識點不會你怎麼感覺自己有130的水平的?

9樓:10101

首先你有自信還是好的,沒有躺平放棄。努力把基礎知識打牢,多做題,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搞清楚原理,大不了多讀一年,還是可能追幹上去的

10樓:奧卡姆剃刀

也不知道為什麼50分會有130的錯覺,自己知識都不會怎麼感覺水平有130。

高中數學要是考了50分那就是知識點基本沒學。我想你是看你們班130多分的人解題水平和你差不多你才會有這種想法吧,

其實全國卷的數學卷子大部分還是基礎題,而數學學習好的人是先把知識點弄好拿下基礎題再攻克難題(當然不排除天賦很高的難題直接就有思路)。

130分的水平大概是基礎題全部得分,難題部分得分的程度,所以不涉及太巧妙的解題技巧,踏實的把基礎知識學好,多刷刷題才是正途啊。

11樓:北島以南

認清自己

接受自己

改變自己

做好這三步,你會發現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的。建議以第三人稱視角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知識點不知道,為什麼不把它記清楚?」

「知識點記清楚了之後的題都做對了嗎?」

「我敢不敢接受自己實力暫時很差這個事實?」

「我該怎麼做才能改變/提公升自己的實力?」

相信我,一開始是會很痛苦的。畢竟直面自己的缺點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情,就好像大庭廣眾之下被扒光了衣服一樣令人羞赧。

但是如果乙個人想要進步,這幾點是必經之路。相信我,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天才?

如果不想進步的話就給自己找藉口就行了。

「我其實很牛批,只不過我沒努力而已。」

「你們這些笨蛋,我稍微用點力就超過你們了。」

活在夢裡其實有時候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人偶爾麻痺一下自己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別睡著不肯醒就行。

12樓:走出時間邊緣

我班裡之前有個同學,他腦子賊好使,數學題拿去問他絕對能做出來,而且方法很妙。

但是他回回考試數學成績都不咋地,也不是不高,160分考100~110在我們班就是很低了,我曾經專門拿來他的試卷,書寫一言難盡,跳步多,還粗心,不是不會,就是格式計算有問題,不知題主是不是屬於這種

後來人家改了,注意書寫也細心多了,蹭蹭變150大佬了我沒注意題主後面說「只是知識點不會」,知識點是基礎,我所舉例同學是完全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且自己研究過數競。題主可能智商跟這位同學一樣,但是太心浮氣躁,建議靜下心來先搞懂知識點,按常規方法套路做題,然後可以再深入挖掘

題主加油!

13樓:sun

高中數學?

有一些文學作品裡面,會描述推理能力極高但學習能力極差的一類人,不知道你是否覺得自己是這麼種情況。不過聽你的描述也沒那麼極端,或許可以認為是「智商高但學習能力差」這麼一種情況。

我建議還是多花點心思在學習上吧,我覺得你的心思可能在別的地方花得更多。多讀讀教材,多品味品味。如果你找到感覺了,拿下不錯的分數可能不是問題。

你知道哪些冷門但內容十分好的數學書?

Grothendieck宇宙 H.嘉當的 解析函式論初步 從多項式代數開始講引出解析函式H.嘉當的 微分學 微分形式部分講得不錯 R.Godement的 代數學教程 從集合初步和抽象代數講起,然後詮釋線性代數,缺點是矩陣內容講的不多,完全在模和向量空間下考察。順帶說一句,看完好的代數書,你滿眼都是結...

雖然知道自己的想法十分狹隘,但為什麼做不到不歧視外地人?地域歧視會不會演變成心理疾病?

我覺得你挺實誠的,偏見和歧視鏈必定存在,你在歧視一部分人的時候也會有更高一級的歧視鏈在俯視你所以我覺得在不傷害到別人利益的情況下,怎麼想都沒有問題啊,你沒有心理問題,只是太善良了 已登出 你太敏感了。這也沒什麼不好,中國去上海的人太多了。我去過上海,還住了一段時間,我真的覺得太多了。同情你們130秒...

理科覺得自己的水平能上600分,感覺考600分的同學跟我水平差不多,但我只能考五百出頭,如何上六百?

同理科,去年高考完。理綜從60分100天考到209分。剛開始找不到頭緒,後面找到一點門路。生物是多看書,做題不會就查書。生物相對簡單,記住書中黑體字的原話!書上的實驗題一定要記住!化學記住方程式!多做題,一定要總結知識點。物理是將題型歸類,大題的那幾種模型要記住,萬變不離其宗。總的來說要做題與總結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