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機械設計總是說我國的基礎材料不過關?

時間 2021-06-01 13:37:20

1樓:路人甲乙丙

因為材料是根本啊,機械設計第一步是選材,基於材料特性(包括力學效能和成型效能等)設計結構

然後中國基礎材料不過關就是事實啊,就看看哪個要求高使用壽命長的工具鋼不是進口的。

材料研究是乙個既費錢又費時間的活,出成果慢,要突破更是難上加難。要弄透材料中各元素的影響,不同熔煉工藝、成型工藝、不同熱處理工藝對材料效能的影響,要了解材料在各種工況下的效能表現,得做無數次的實驗,想想就很讓人崩潰,而且看起來一點都不高大上,中國材料科研學術圈大佬們大多不願意沉下心來默默耕耘。

2樓:靜悟語談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比較明顯的案例有,船用螺旋槳軸日本的材料加熱處理D80的就夠了,疲勞強度也高。可是中國產可能要D200!!

3樓:微塵

這種說法沒啥問題,中國的材料工業的確比較落後。例如航空發動機,國內並不缺設計發動機的能力,但是造不出來,北航的校長曾經說過:一代新材料,一代發動機。

足以說明材料有多重要。本科機械,學刀具的時候老師說,成飛在生產j20結構件時,一把刀可能使用半個小時就被磨損的不能再用了,原因就是刀具材料不過關。也可以說是一代材料,一代機械。

但是材料(機械也不例外)作為知乎上勸退的重災區,我認為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

4樓:

機械設計說中國基礎材料不過關的很少吧。

你可以在這上面查查說待遇是怎麼樣的。

反正一提到待遇,就會有一堆人說你不是高階人才啥的。

什麼人才能算是是高階人才呢?

30年以前能指導生產的機械設計師是人才,20年以前能畫圖的機械設計師是人才,10年前會畫圖的機械設計師是人才。

今天,除非你能把光刻機給造出來吧,否則你這輩子都成不了「高階人才」。

5樓:小布

確實不行。

說個最簡單的材料,45號鋼,德國對應排號C45R和C45E,按照GBT699進行調質熱處理,中國產45鋼屈服強度在390徘徊。C45R和C45E可以達到屈服490,基本可以替換高等級的非調鋼。

但是,這兩個牌號的鋼材再國內用的比較少,也就基本買不到。

所以正常德國設計的零部件,用對應牌號中國產鋼替換後,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效能下降,也就能理解了。

6樓:

為什麼生化環材是四大天坑,把各行各業的材料人都拉回材料,能堆出來乙個有用的體系,大概吧,前提他們得打白工,還得打今人絕望的一段時間

7樓:Bkljp02

說點正經的吧。

說中國鋼鐵的歷史及資源影響。現代鋼鐵行業,高階合金、特別是以美國鋼鐵體系為代表的高階合金,主元素是鎳!但這玩意,中國並不富裕。

甚至是緊缺。因此自建國後,中國鋼鐵業在研發生產中其實是走的另外一條高效能合金的路,也就是以鉻鉬為基礎的合金材料之路。所以,諸如42CrMo等鉻鉬鋼其實是中國的主流。

鉻鉬鋼之外,矽鋼,錳鋼也較常見。近年來中國發展高階金屬材料,在鎳基之外依舊在探索氮鋼、硼鋼的路子,也算有成效。但根本上說,基本的國情肯定是限制了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的。

這點上不要跟德日比,確實有難處。

中國鋼鐵業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特種鋼方面,大有山頭林立的架勢。比如42CrMo,反而是大冶獨占鰲頭。

武鋼、首鋼的質量反而略差。這點上說,乙個是跟冶煉成本有關,另乙個跟行業內從業人員水平有很大關係。一方面整個熔煉過程中,從業人員對反應和形核的把握存在問題,導致部分材料雜誌含量超標,雜誌形態尺寸不好,不良非雜誌項組織控制不住等問題。

另一方面,國內各使用廠家也是人材凋零,採購和使用中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終鬧出笑話。所以,這個方面上其實問題很大。

市場衝擊和發展使得部分材料難以研發和生產。比如用量小的高階材料,既讓小廠研發沒那個資金和實力。你讓大廠弄,進口材料不斷衝擊利潤空間,大廠研發下來沒有效益,最終就導致流產。

而中國前幾年的鋼鐵產能過剩,其實主要是低端產能過剩,中高階反而產能不足。這點上不得不說房地產必須出來背鍋!哈哈

目前來說,就中國目前的情況看,大批量生產使用的金屬材料質量和效能上相對過關。小批量生產使用的則必須找對生產廠家,不然你就要哭了。

8樓:「已登出」

傳統行業都這樣。經常看新聞,就聽麻木了。「我們XX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XX跟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這都是新八股了。

如果家裡底子厚,除了興趣,理想外什麼都不缺,那就去投身傳統行業。如果家庭背景,學歷背景,公司背景都不是頂級,那就去時髦行業吧。人生苦短,不要隨便試錯,要考慮大概率事件

9樓:上帝視角

基礎的東西都是需要時間和資金的,但是它什麼時候出成果誰也不知道。

國內私人組織或企業都是不會碰的,因為這東西特燒錢還不賺錢。

國家牽頭做,但是國家組織和國屬研究院那個科研氛圍和工資激勵都不是太好,學術圈造假行為也很常見,本來科學上的東西偏偏被中國的文化帶到了人際關係上,每天研究抱大腿搞資金不研究正經事了,所以這片土壤不容易出好苗,劣幣驅逐良幣,好人無力回天,誰能幹誰多幹。

美國的基礎東西好,一是借了二戰的光,二是費用給的足,完全就是資本主義那套伺候勞動力剝削剩餘價值的方式。日本德國東西好,很多走的乙個套路,家族專業。就有點眾人皆醉我獨醒那種感覺,什麼困難都不管,就要把這個螺釘做好做精,不賺錢就不賺錢,結果到頭來東西比誰都棒,賣的比誰都好。

這點國內做不到,乙個家族都是向錢看,哪個子弟乙個月不上班搞研究,大夥就排著隊看笑話,父母也是整天愁容滿面,只要能賺錢,出去搬磚大夥可能也說有本事,只要能賺錢。

10樓:杜小小

確實不過關啊,不說多難的材料,說不鏽鋼,可以吧,我以前公司做一台防水測試裝置,測試頭要整天泡在水裡,用中國產不鏽鋼,換了三四次,總是生鏽,後來從日本買了材料,好了。就這麼簡單。

曾經學機械設計的你們現在如何?

yfdy175 實話說這個行業應用廣泛,但就是待遇不高這是因為受大氣候影響的,不是行業內人能夠左右的,要是有其它喜歡的行業,最好還是轉型吧。 允熙1234 還在學,還有一年畢業。這行業對性別有歧視也是公開的秘密,女生做這個侷限性太大了。我大二時曾經參加過我們學校的招聘會,當然了,我不是應聘的,畢竟資...

非標機械設計工程師如何看待老闆單方面否決你的設計?

雲智圖 首先是溝通策略,你在拿到需求,著手設計之前就和老闆溝通一下,看看他有什麼想法和要求。在你有大概思路以後再和老闆溝通,看看他是否同意你的設計思路和方案,如果這個環節老闆有意見就立馬改,別等方案出來以後再被否。總之就是在你做方案的過程中要勤於和老闆溝通,要揣摩領導的需求和想法,站在他的角度想問題...

機械設計時,如何選擇乙個零部件的材料?做好設計需要掌握哪些材料相關知識?

好好老師 恰好這學期講機械工程材料這門課,相信你上學時也肯定學過,建議你再仔細研讀下相關書。還有就是請教有經驗的工程師或者老師傅們,身邊的經驗更有針對性。另外多說一句,書本知識雖然范范,也可能並沒有結合多少實際,但它畢竟是相對科學的。身邊人的經驗結果多數是對的,可解釋往往並不對,比如前面的一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