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研究生是太多了,還是太少了?

時間 2021-05-07 00:21:46

1樓:李思成

準確的說研究生分為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這裡就當作通常講的研究生指的是碩士好了。

更準確的說,是中國培養的工程性研究生少了,學術型研究生多了。

中國研究生幾經擴招,每年一百萬左右的研究生相對於中國13億人口基數來說其實並不高。但是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培養的研究生是我們需要的人才嗎?

在研究領域,碩士往往並不能做出十分有科學高度的課題,更多的碩士只是做乙個比較簡單的課題就能夠畢業。而如果想要真正做出比較有意義的學術研究的話,起碼要繼續讀博士才能夠做到。

但是我們培養的碩士畢業後,選擇繼續讀博的不到十分之一,也就是說90%以上的碩士在畢業後並不會繼續做科學研究,而我們在培養碩士時卻是以培養學術性人才為目標進行培養。這就導致了碩士所學的知識往往並不能高效率的用於工作。

當然我們也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從很早就出台了專碩的政策,出發點就是專碩用於培養工程人才,更好的契合企業用人需求。

種種原因都導致本科生畢業時大部分學生首選是學碩,而非專碩。所以目前我們培養的碩士大部分都是學術型碩士。而這樣的學術性人才並不契合大部分企業的需求。

總的來說,碩士其實更應該注重的是解決工程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只有一小部分有志於科學研究的學生才應該做學術性碩士並繼續讀博。

所以說我們培養的學術性研究生多了,工程性研究生少了。

2樓:姜兆儒

合乎實際的說法是:有真才實學的研究生太少了,有名無實的研究生太多了。

自2023年始,鄙人給研究生上大課至今,歷時七年,每年三或四個教學班,總人數多則500餘人,少則400多。挨班問過,在本科階段讀過一部專業經典的理工類學生,多時佔比0.28%(1/360),少時0.

23%(1/439)。為此,我曾在「知乎」上發過三則短文:《令人失望的一四級研究生》、《拒絕太多,必成癟三——令人深深失望的一六級研究生》、《「學霸」還是「考霸」》。

長於應試,卻不愛讀書,尤其懶於讀專業經典的一群考霸們,竟然保研了、考研了。但願他們能夠在研究生階段開始養成讀書習慣,不再遠離專業經典,以彌補本科階段的大虧空。

其實,十二年應試教育訓練出來的學生們,考入大學卻大多不愛讀書,已是普遍現象。不愛讀書,卻硬要保研、考研,憑啥研究?怎成研究生?怎麼畢業?

蔡元培先生早就說過:「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當大學圖書館裡的經典罕有學生,尤其是研究生觸碰的時候,所謂的本科教育,所謂的「研究生培養」,多是徒有形式罷了。

本科生擴招,研究生擴招,且即將再行擴招,決策者是否考察過或偶爾想過:眾孩子花著父母得之不易的收入,到頭來到底能得到什麼?應得到什麼?

我們的高等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對得起學生和家長呢?

記得某級材料化學專業的數字女研究生共同坦言:之所以讀材料化學專業的研究生,就是為了找個好工作,但堅決不搞研究。態度如此堅定,怎會搞研究?

怎能不混文憑?此類研究生,多有何用?除非用人單位圖謀提公升高文憑者佔比,對外博得虛名。

大約六七年前,一位過去的好兄弟親口告訴我:他帶著40個工商管理專業的碩士生。我震驚、反感,隨口說道:「你哪是在帶研究生?你是在種土豆啊。」

當不少研究生導師們不從自身實際能力考量,昧著良心踐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口號時,豈能不形成「研究生『爛大街』的不良現象」?!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當導師忘記了求真、求實,偏於貪MISTRA利的時候,所謂的研究生培養,豈能不水啊?勞民傷財幾時休,誤生毀材何時已?

3樓:森說

從研究生總數和中中國人口對比來看,佔比還是比較少;

從個人工作環境來看,感覺研究生比較多,是因為你所處的那個圈子。

不同學歷有不同的圈子,這就為什麼你覺得研究生多,因為你在那個圈子。

4樓:我想當偉人

本科生太多了這才是根本。擴張研究生都為了保就業你說還不是本科生多了。研究生多至是乙個後續結果。國家為了保就業沒辦法要擴招。中國現在不需要這麼多大學生可以吧

5樓:QZhang95

按比例算其實研究生人數相對14億不算多,但是蛋糕沒有做大,這也是內捲的原因之一。學術界/工業界的發展速度現在都追不上高校的研究生擴招速度了…

那為啥還要擴招呢?下面有請歷史程序閃亮登場!

6樓:wang shaun

從研究生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說,太多了,目前好工作的數量的擴張速度、高校研究生培養等方面是跟不上研究生的擴張速度的,所以研究生看起來有所貶值。

從國家產業結構公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高水平管理的角度來看,還是太少了,需要更多研究生才行。

7樓:

太少麻煩把那些國企養老院砍掉經營許可權放開然後用砍掉的資源的1% 彌補科研人員薪資並擴招三倍剩下的用於減少稅收宣傳新時代國企改革讓下崗的人閉嘴

8樓:紅旗漫

研究生多,但是適合本科生的崗位也少

從緩解就業壓力的目的上,畢業後第二學位,比考研的解決方案要好,畢竟考研跨考率也是很高的

9樓:斜月三星

研究生究竟是多了還是少了,不是以某個人上嘴皮下嘴皮一碰就能定的。

我們把選擇的權利交給老百姓。

首先,學歷重要不重要咱就說了,逆天的學區房,已經告訴大家答案了,中國老百姓早就用腳投過票了。

那研究生多不多,我們看研究生競爭是否激烈,2023年研究生考研人數177萬,錄取60萬

2023年201萬,錄取72萬

2023年238萬,錄取76萬

2023年290萬,錄取80萬

2023年341萬,錄取85萬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錄取人數包括了保研人數,以北大為例,保研人數和考研人數差不多一比一,其實北大心裡很不想要考的,無奈國家有硬性規定。所以實際考研被錄取的要打個大的折扣。

好了,乙個學歷到底有用麼?

如果沒用我不覺得大家會擠著考乙個沒用的證,不給加工資不給更好待遇,沒人會去考。

用人單位如果覺得碩士沒有啥用也不會給更好的待遇,畢竟好待遇就是多出錢,企業恨不得招過來的都是名校的碩士博士但只給他們看大門的錢。

什麼時候研究生多了呢?

當大中小企業招聘崗位上都寫著碩士研究生學歷以上的時候就多了。

同樣,當有一天大部分工作崗位上都寫著初中學歷及以上的時候,就證明高中畢業生缺了。

他到底多不多,你還不知道麼?

初中畢業生多不多?不用考試讓你讀3年就給你畢業證你去不?

碩士研究生多不多?不用考試給你讀3年就給你畢業證你去不?

10樓:

不多,在座的各位基本上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自己上岸了想把橋拆了?當初如果自己擦線如果學校縮招看看還bb不bb了!

如果中國國民有一半都是研究生,最起碼中國的的生產力和勞動質量,國民素質,都會有質的提高,也不會有一些自詡為人上人的研究生有優越感,站在國家層面永遠不多,站在利己主義層面,他肯定希望就他自己是研究生。

都是混口飯吃,說的自己那麼高大上,害不害臊啊,還搞科研,無非就是修修參,跑個模型,乙個創新獎都拿不到乙個甚至一點有用的成果都沒有還標榜自己科研?有沒有搞錯?

做事吊用沒有,優越感倒是信手拈來。

11樓:王清揚

太多了。中科院應該算是近幾年擴招研究生最多的地方之一吧。我2023年報名的時候聽說中科院每年招一萬研究生,還感嘆這也太多了吧。

現在2023年,新入學的研究生貌似已經有一萬六了。中科院的研究生第一年都要在北京郊區的雁栖湖校區上課,然而雁栖湖的宿舍本來就不太多,現在又多招了幾千研究生,就只能把原來的單人間改成兩人間三人間,搞得很多新生都不滿意。郊區地方不夠住,市區更不夠。

我有同學在中關村校區的實驗室做事,沒有宿舍給他們住,就只能自己在中關村租房子,每個月工資一半多都交房租了。每每和室友談到這件事,我都會說求求學校別再擴招了,再擴招下去估計都要把我們宿舍的屋子也拿去改雙人間三人間了。

當然,以上只是吐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盲目擴招研究生,尤其是碩士研究生,會使碩士的培養偏離了其本身的定位。本來碩士應該是當作「預博士」來培養的,現在在規模上卻越來越向著「學士後」教育發展了。

然而這個卻不是真正的學士後教育,在實踐中老師還是會去訓練學生的科研能力,但實際上沒有那麼多人對科研感興趣,多數人只想有了學歷將來好找工作。所以我覺得應該嘗試建立一套真正的學士後教育體系,用於加強本科畢業生與就業需求的銜接,而讓碩士研究生回歸其本身的定位。

12樓:子非魚

我有辦法。

以後理工科的學生,畢業前必須到本專業的車間去當一年工人,實際動手操作合格後才能畢業。

我認識的研究生啊,都腳不沾地,自己都不會幹,出檔案作為操作規程,坑坑不斷哇

13樓:

比起學歷,還有其他的重要的多的素質。

現在在職學歷基本等於花錢買的吧

水的很花十幾萬買個本本,和自己學很多技能,誰還沒個底牌???????

14樓:

太少了真的想做學術相關的工作本科根本就不夠

甚至碩士研究生都不太夠

而我過當下各領域科研人才都不算多

繼續發展教育,把科研體系建設好

短期看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地延緩經濟發展

但長期來看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15樓:眾學簡快心理學考研

單從每千人註冊的研究生數來看,中國的研究生人數不多。

2023年,中國每千人註冊研究生數為1.96人,而美國,早在2023年就達到了5.5人,2023年以來一直保持9人以上的水平。

但從目前的研究生擴招速度來看,中國的研究生又太多了。

從2023年到2023年,美國花了40年的時間,讓博士、碩士學位授予人數從27.3萬增長到了83.6萬,增長了3倍;英國類似,1994到2023年間,用差不多20年的時間讓碩博學位授予數增長了2.

8倍

但從2023年中國大陸開始大規模授予碩博學位以來,同樣是到2023年,授予學位數從8000多人增加到了38.4萬人,增長了48倍

這就導致在碩導博導數量沒有明顯增長的現在,導師與研究生的比例一般在1:6左右,有些院校導師甚至帶了幾

十、乃至幾百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導師制形同虛設,培養出來的研究生質量更是難以保證。

16樓:廣州貸款邱亮洪

來看一組資料:

本科生:5572萬

碩士研究生:878萬

博士研究生:80萬

這裡面還包括了在職、函授等。

只算全日制更少。

假設以總人口14.3億為基數來算:

本科生佔比約:5572萬/14.3億*100%=3.90%

碩士研究生佔比約:878萬/14.3億*100%=0.61%

博士研究生佔比約:80萬/14.3億*100%=0.056%

研究生以上佔比約:0.666%

如果以過去的985、211院校(現在的雙一流)學歷來計算,人數更少,佔比可能更小。

當然從人數來看,數量是不少了。可以說非常龐大,現在也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主幹力量。

從總人口佔比來看,比例不是很高,比發達國家低太多。所以那些標榜學歷「貶值」的,是不是應該重新審視一下。

教育關乎未來,教育工作者也應該是高素質人才。深圳某高中清北博士扎堆,並不是人才的浪費,而是教育事業磅礴發展的有力佐證。

「讀書無用論」就是乙個偽命題。多讀書帶來更廣闊的視野、更縝密的思維、更合理的邏輯,社會也是一本「無字」書。紮實的理論根基才能行穩致遠。

「腳踏實地」的人和「仰望星空」的人都是時代需要的。

我國研究生導師是壓榨學生的多還是認真科研教東西的多?

C級魔法師月火 這問題有點逗。我問你,什麼叫壓榨?A一天能做三個實驗B只能做乙個,要求B加班做兩個算不算壓榨?本來能發CNS的東西,由於快畢業了沒做全,只能發個小的,老闆要求延你一年做全了算不算壓榨?你兩年就做完了課題,老闆讓你最後一年做橫向,算不算壓榨?我說這些,並不是否認導師壓榨學生的現象,而是...

為什麼我國培養的研究生研究能力差?

Jessica 不能這麼一概而論的評價中國研究生能力差,中國注重培養的研究生已經在提高了,而且研究生也只是乙個學生學歷的認可,對於能力來說,我個人認為還是需要自己本身來提高! Bruce Chen 我想題主應該是指的碩士研究生。我覺得比起國外的一兩年的課程碩士,中國碩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已經算很強了。...

研究生是學校重要還是專業實力重要

申友大隊長 看你以後的職業規劃 如果研究生畢業就想找工作,那麼肯定是選985更有競爭優勢。但以後如果還想繼續在國內或國外讀博或者走科研,那麼我建議你選擇專業實力比較強的211 小魚日誌 這就和我們高考完填志願一樣。是選乙個好的學校還是選乙個好的專業!換種問法,選擇好學校還是好專業更加容易就業,或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