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美國法學院讀法律博士 J D 有什麼值得分享的經驗?

時間 2021-05-06 16:12:57

1樓:糰子學姐談留學

就分享一下我導師Patrick在美國UC Berkeley法學院攻讀法律博士的經歷吧~

先介紹一些導師的經歷:

Patrick,本科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就讀於Johns Hopkins國際關係學院。目前Patrick正在UC Berkeley法學院攻讀法律博士(Juris Doctor)。曾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Brookings、美國律所有過實習經歷。

經歷以問答的方式出現:

答:首先呢,語言水平generally對於社科、文科的學習肯定是很重要的。law school的閱讀量尤其大,大部分課平時並沒有「作業」,作業都是數不清的「readings」,上課的模式則是所謂的Socratic questioning(老師「cold-call」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來講案例等等)。

法學院的課程大部分是「一考定勝負」,也就是一門期末考試決定成績。考試的時候需要在固定時間下快速回答問題,甚至可以打比方說是在和大部分native speakers的美國同學一起參加乙個「typing contest.」

這個其實很影響成績,因為美國法學院大部分學校是採取「forced curve」,也就是嚴格按照排名來評分(比如在Berkeley Law School, 每門課裡面只有前10%的學生能拿「High Honor」, 之後的30%得」Honor」,剩下60%都是得「Pass」)。

美國的律所找工作(無論美中國人還是外中國人)主要都是看第一年的成績,所以第一年的會非常的competitive, 自己考的好不一定有用,必須比同班同學考的更好。

對於絕大多數想在美國工作的同學,很重要乙個是口語說的好(並非要達到或接近native,而是要讓你的Points能夠 come through,並且有足夠的流利度。

當然我認為最最重要的還是writing,無論是學校裡的考試,還是實際工作內容,以及日常和同事、老闆email交流,大部分都是基於英語寫作,這是乙個長期的過程,也需要不斷的練習。

還有一點就是,美國法學院的招生標準傳統上是需要考乙個叫LSAT(Law School Admissions Test)的考試,這個考試也被人稱為「第一考」,測試的快速閱讀和快速邏輯思考的能力,被法學院認為是和法學院的academic performance緊密相關。也因此美國的法學院通常不需要國際學生提交TOEFL成績。

大家應該知道托福和雅思主要是全方位測試基本語言水平(從生活到學習),而GRE/GMAT/LSAT則是有針對性的對不同的能力做乙個advanced的測試。

GRE簡單地說主要分三大塊,Verbal Reasoning(語文,主要是閱讀能力、單詞量等測試),Quantitative(數學),Analytical Writing(寫作)。

數學部分中中國人只要能看懂題目拿高分不是問題,verbal部分是難點,主要是閱讀速度和背單詞。

LSAT的話是專門針對美國法學院申請的乙個考試,全部是選擇題,大概在101道左右,主要是Logical Reasoning(50%),Reading Comprehension(25%),Logic Game(25%)。

LSAT有寫作,但是寫作不算分,只是會寄送給學校作參考。LSAT時間非常非常緊,每個section都是自己的時間(也就是即使現在section有時間多,也不能提前做下乙個section或者回去做上乙個),主要考察邏輯思維,要test-taker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判斷各種邏輯漏洞、邏輯謬誤等等。

To put it into perspective, 100-101道題,最後會通過調整在120-180的scale上給分。一般來說174是99% percentile(即你是前1%),171是98%,168 是96%, 165是92%。最頂尖的14所法學院(俗稱"top 14")至少都要165以上,中國學生很少有低於167能上top 14的。

Harvard通常的錄取中位線是173-174。另外top 14比較"prestigious"的原因是top 14的畢業生通常有非常好的機會進入美國的大律所工作,而現在美國的大律所給法學院畢業生起薪(base salary)是19萬美金(這個數字在2023年經濟危機前是16萬美金),所以也吸引了各個專業的人才(由於美國本科沒有法學院,都是要求申請人先獲得任意學科的本科學位才能申請,所以不論本科學什麼專業,都可以進入美國法學院讀「法律博士」)。

先分享這麼多,想聯絡Patrick導師諮詢JD專業方面或其他專業問題的可以聯絡我~

2樓:

留美多年。工科博士畢業,在讀JD。

1L學習:不管你在哪所學校,早點準備考試,看老師的考題,看Bar的考試題,看老師的outline,看學生的outline。比對,篩選,重新建構,你會有所收穫。

怎樣平衡學習與生活:你要準備好沒有生活只有學習的時光,可能只是法學院的一兩年,可能是律師職場的好多年。別怕,生活會眷顧你,周圍的人也會,這個毋庸置疑。

當然,最重要的自我調節。方法要去嘗試出來,有運動,交友,寫帖子,旅遊,做義工。。。沒準一件小事,就藏著你的快樂。

暑期實習/OCI:找學院管就業的老師,大多時候是有用的,有時候用處有限。不給錢白幹,有時候也不行。學著如何文化相通,在尋找機會時是助力。

Networking:學會傾聽招聘人或者未來職場同僚的需求,職位需求,還有心理需求。這個方面,需要people skills,情商,還有為人處世的方法哲學。

3樓:Hea嘉

我來填坑了,有offer了3L都不想上了,只想去滑雪,或者賺錢-為了去滑雪》<

更新 - 目前填了一波坑,但是還沒填完,有空再填,沒有雪滑了在家悶著,估計很快能填完

這是乙個非典型JD的經驗,對本科讀法律然後直公升JD的童鞋參考價值有限。

個人背景:港本,商科,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的做了3年市場營銷,工作的時候才決定要讀JD,目前T25波士頓大學rising 3L。1L成績只有前50%,工作會在一家勉強夠T100的波士頓本地所。

關於學習

我1L成績渣渣,第一學期排在後50%,第二學期勉強追到了前50%。不過2L成績不錯,大概算是摸到了學習方法。讀法學院之前從來沒覺得學習這麼吃力,1L的時候所有Case都有用心讀,brief也做了,上課也有積極參與,outline也十分用心的寫,可是考得一塌糊塗,彷彿一拳砸在棉花上,使不上勁兒。

對比一下自己的1L和2L,學習上經驗談就一句:Don't reinvent the wheel。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最不能相信的就是你自己的work products,最不能做的事就是悶頭苦幹。(當然,天生有法律思維的人除外啦,這種人是有的呀,他們都是天然學霸,隔壁section第一名是個本科學作曲的。。。)

大家都說蘇格拉底教學法像盲人摸象,讓你自己摸,自己拼湊個象得模樣。可能你上手摸,覺得摸到一頭驢,但你得知道在那裡給你摸是一頭象。我們在法學院也不需要一直做個盲人,有的是辦法去看到那頭象,輔導書、outline、學習小組,各種工具,最後總能拼湊起這隻象來。

還有乙個可能很有用但是我沒試過的方法 -- 抱大腿。。。找成績很好的同學組學習小組。有的人就是無師自通地很有法律思維,多聽他們說,可以自己少走很多彎路。

總之,給像我一樣的學渣的忠告就是,別自己悶頭幹,找高質量的學習材料參考,盡量接近標準答案,建立法律思維。2L學習會變輕鬆,大概是終於入了法律思維的門,而不是東一頭西一頭地亂撞了。其實法學院這一套找工作機制對我這種晚開竅的人很不公平,因為大所的工作都只看1L成績,然而我也找到工作了,沒什麼可抱怨的了。

關於平衡工作和生活

沒什麼好平衡的,你都來都法學院了還要什麼生活。。。至少1L是別要生活了,努力不一定出結果,不努力一定出不了結果。可能我層次不夠,從小到大沒遇見過這麼多自律自強的同學,被他們比得喘不過氣來。

有時候心裡犯嘀咕,我這是T25的學校,那T14不得人間地獄一樣。不過BU有很多Harvard waitlist或者進去了沒獎沒去的,估計前20%都被他們霸佔了。

其實也沒那麼糟,至少時間上比高三的時候要短,主要是精神壓力比較大。建議還是給自己的愛好留出時間來,有時間去去bar review和其他social的活動,讓自己精神別一直緊繃著。

關於OCI

作為乙個商科出身的人,從一上學就把找工作放在跟學習一樣重要的位置上,事實證明這麼做是對的,T25成績不夠top 1/3還拿到大所工作的,美中國人也沒幾個吧。

未完待續。。。寫作困難症,下次再寫。。。

4樓:

來得及就勸退。

歸根究底讀完JD進big law做corporate asso你也就是華爾街和資本家的服務人員罷了,和酒店大堂經理工作性質沒差。

5樓:蹦躂的豆子

課前積極做case brief,以防上課不知所云,或被老師提問。

考試的時候,選擇題靠記憶為主,論述題一定要有好的argument。Argument比conclusion重要。

選課可以盡量選與bar有關的課,以便到時候複習不會很崩潰。

6樓:

彙總貼:美國法學院申請學習就業指南彙總

學習方法篇

1L學習方法總結和答疑

1L學習小建議:Civil Procedure1L學習小建議:Torts

法學院考試答題小技巧

LSAT複習資料測評

朋友,你今天做outline了嗎?

找工作相關篇

啊美好的暑假!1L暑假應該做什麼呢?

到底應該如何networking

Reception和Mock Interview重要嗎?

象牙塔與圍城

big law科普篇

有關big law的科普 #3

有關big law的科普#2

現在重新看一眼這個問題底下依德的答案,真是感慨萬千。知乎上大部分法學院的人都習慣於把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給大家,什麼蘇格拉底式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思辨能力,還能夠畢業了輕輕鬆鬆拿180k在紐約每週吃著公尺其林,導致小朋友們前仆後繼的來。

如果說最值得分享的經驗的話還是,想清楚了再來。純粹為了big law的工資的話,這是一場豪賭。為了體驗的話,過程其實並沒有那麼愉快。

如果為了獲取羨慕和贊同,我也大可以說我這一年學到了很多,提公升了很多,並且拿到了滿意的結果。但是並沒有,我心裡清楚我能心平氣和回答這個問題,不是因為我有多努力,我比別人聰明多少,而是純粹是因為我運氣好。

大致如此。

求美國法學院JD申請案例以供參考

濃醬 美本怒蹭答一發.因為覺得前面的答案並不能幫助到你233第一,別聽前面瞎說什麼陸本GPA不重要.LSAT,GPA,文書三樣基本每一樣都很重要,各佔1 3比重。我遠方親戚QH法學院畢業,175 LSAT,最後只錄了個Top22,雖然有獎學金.我懷疑他不是GPA不行就是文書太爛。基本沒有乙個專業排名...

你有哪些參加美國法學院On Campus Interview OCI 的經驗教訓值得分享?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記住OCI來面試的都是律師,而大部分律師最喜歡談論的話題是 他們自己。所以我覺得要好好做好功課,了解來面試的這位律師的背景 工作範圍,用Westlaw之類查查他們最近做的案子 如果是訴訟方面 然後面談中自然而然地談到對方的工作,讓對方滔滔不絕,對方就很容易產生 這個學生很用心準備...

知乎上有哪些正在美國法學院讀 JD 的朋友,可否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和學習體驗?

右二 成績還算不錯適用於 LSAT和法學院的GPA算是比較清楚現階段需要的是什麼所以1L第一學期非常努力 但不是說那種非常認真讀reading的努力而是會skim 但會很認真地聽課和整理筆記 所以我2L看來是要再見了哈哈 所以事實告訴我笨鳥先飛真的是很管用的 當然啦一定要 work hard p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