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的學生是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06 06:52:58

1樓:麒麟爸爸

我的孩子就在我自己的學習力提公升夏令營裡上課,我自己親自教。

怎麼說呢?這基本屬於教師的通病,都喜歡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學校,最好在自己的班裡自己教。乙個是自己教覺得更放心,能抓住自己孩子的特點,有的放矢;乙個是更了解,即便不是自己教,但是在自己的學校,哪個老師教的好,哪個老師有能力,都比較了解。

這屬於一種潛在資源的利用吧。

其實我們仔細看看這些教師的孩子,你就會發現,孩子的學習成績普遍都是兩級分化的。好的,非常優秀;差的,極端的差。

優秀好理解,畢竟教師家庭出身的孩子,擁有的教育資源是其他家庭出身的孩子所不可比擬的。但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教師家庭出身的孩子也有學習很差的,甚至各個方面都差,為什麼?

兩個原因:第一,忙。教師這個職業是很忙碌的,除了每天上課,最基本的,還要備課、批改作業、繼續深造、各種會議、各種總結、文山會海、各種檢查等等。

所以,相應的照顧自己家的時間就少了,顧不上管孩子。

第二,也是教師家庭最容易犯的錯誤,身份的切換。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班級裡上課,此時,孩子的身份是學生,爸爸媽媽的身份是老師;回家了以後,爸爸媽媽的身份要從教師轉變為父母,孩子的身份要從學生切換回這個家庭中的孩子。但是,可惜,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師並不注重這個細節,就導致,孩子在學校裡在上課,面對的是老師,回到家裡,似乎面對的還是老師,爸爸媽媽沒了,家沒了,相當於每天24小時都在上學,孩子因此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

所以,自然學習成績就上不去了。

所以,自己孩子的學習自己帶,有利有弊,關鍵還是身為教師的父母應該更注重科學教養的細節,合理利用資源,這樣,教師家的孩子才能如虎添翼,在學習的海洋中如入無人之境。

2樓:melicol

孩子會很開心,因為我平時不經常出現在學校。並且大家都知道我是誰的媽媽。

通過課堂我孩子的表現以及互動,我了解到平時她上課是什麼樣的乙個狀態。老師是怎麼來初步的和我的孩子建立一種印象及關係。我的孩子不太愛聽課,精神不太集中。

當完老師我和我孩子一起聊天分享我的感受,儘管短期改善並不大,但是我覺得家長和孩子一樣,如果有機會,就去做一些小的冒險,你總能收穫到不一樣的精彩。

父母的行為才是教育孩子的利器,不是語言。

語言在家庭中多表達愛和分享。

行為在家庭中往往才是示範。

上課的老師是自己的父母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對了我是女生我爸媽都是教我的老師 母親是高中語文老師,也是班主任。中考考完做夢想不到會去了母親的學校,更想不到落到她班上 從此開始了悲慘的高中生活 在學校很少叫媽,還是叫老師。家近也不需要她接送,早上溜達溜達就來了,放學和小姐妹一起走回家。夏天中午本來想去她辦公室蹭空調,被我媽直接趕回班上,說鍛鍊意...

自考的上課模式是怎樣的?

全知道 一般的自考給上課的都是培訓機構。培訓機構給學生安排課程也就兩種形式 線下授課和網路學習 線下授課就是在學校租借教室,請學校的研究生 博士生 或者本院校的老師,要求考生週六週日上課。我們之前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內辦學的時候就是這樣,在文瀾樓借乙個教室,請財大的研究生給我們會計和工管的學生上課,...

在留學機構是怎樣的上課方式?

Aria想變瘦 一般來說,留學機構都是全外教授課,以這個為賣點,只有小部分是中外教授課。但是!本科學小語種專業出身,強烈建議去中外教結合授課的班學習!為啥?因為外教根本講不好語法啊,思維方式就不一樣,但是對於在中國已經學了這麼久的我們來說,沒有知識框架根本沒有辦法吃透這個東西。中教幫你梳理語法,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