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

時間 2021-05-06 05:37:24

1樓:無敵且冷靜

很多大學生學習成績很好,職業技能卻很差,面試時抓不住HR想要的,沒法把知識轉化為工作能力。還有一些抓不到自己定位的,沒法把擅長能力運用到工作中去。還有就是跟著專業的師傅是快速適應工作節奏的方法

2樓:shieh

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為874萬人,比2023年足足增加了40萬;而截至3月31日,2023年春招季活躍求職應屆生人數同比增加56%,企業對應屆生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從資料上看,今年高校畢業生明顯增多,但是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卻在下降,所以畢業生們今年工作確實不怎麼好找。

3樓:北大老丁

2023年畢業生就業,形勢非常不好!

我研究高考志願填報多年,也提供報考的科普和諮詢。高考報考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其中畢業生就業/出路最受關注,特別不同專業的就業情況,也是我們最重點的研究領域。

如果是6月中旬,往年的這個時候,這個數字差不多要翻倍(本專科合計。專科高,本科不會有那麼高)。注意這只是簽訂三方就業協議的比例,不包含自主創業、靈活就業、自由職業這三種就業型別。

在本科層次,有的學科門類在畢業這個時點上,最主要的出路也不是籤三方協議就業,而是繼續公升學,我們學院2023年的全國畢業生就業調查(調查時間是六月初)發現理學、法學、歷史學三個學科門類,國內公升學已成為第一大出路2023年全國平均的本科生畢業直接公升學比例是大約30%,專科生是15%(都是昇本)。

我們的就業調查統計範疇裡還有乙個「不就業擬公升學」,就是畢業後也不找工作,一心準備公升學的(包含國內公升學和留學),這樣的畢業生在各個學科門類也都有,比例低的不到5%,高的接近10%。

上週我們學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在學院工作群裡通報了今年畢業生就業情況。我院今年共有全日制畢業生56人(我們沒有本科生,只有碩士、博士研究生),截止2023年6月17日,已簽約、公升學、出國、自主創業的共30人,佔54%

像北大這樣的學校,其實從來不存在什麼「就業問題」。我當系主任多年,每年自然也對本系(教育經濟與管理系)學生的去向很關切,但從來無須為此著急上火,因為就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偶有個把學生在臨近畢業時沒簽三方,也不繼續讀博士,也沒有創業,都是因為極其特殊的原因,而不是像其他同學一樣積極努力去找工作了,卻最終找不到工作。

在其餘的26人中,不排除仍有一部分是手上有工作機會,但還在拖著沒有籤三方協議的(同時還在找更好的)。上個月我問過學院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副書記,他估計這樣的學生當時大概有10人左右。也就是說,到六月中旬,仍有畢業生15人左右,其中的多數,恐怕都要被計入「待就業」這個範疇(會有少部分也是「不就業擬公升學」)。

這是往年從沒出現過的。

這不只是因為疫情的原因。了解一點畢業生就業的都知道,畢業生落實就業,最主要的就是秋招,大部分畢業生(超過四分之三)都是在秋招過程中找到工作的。這屆畢業生秋招的情況就不好,而那時還沒有疫情。

以我的觀察,今年畢業生就業還有乙個較往年更突出的特點,就是單位毀約明顯增多。這種情況(增加的部分)應該主要是疫情的影響,包括疫情之下的全球經濟問題導致的外部需求減少

當然疫情也影響了就業市場需求端的工作進度。人還是要招的,但相關工作較難開展,並且大量滯後,後續還會持續開展。加上其他一些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一些舉措如研究生擴招、事業單位大量進人等,最終的就業統計數字肯定會更好看一些,但我預計與往年相比,還是會存在明顯的差距。

4樓:人生若只如初見

其實我在前面回答過類似的話題,以下內容是我上次的回覆: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層次不同的學校差異還是挺大的。以我所在地來說,作為新一線城市,截至5月底,這裡的985院校就業率基本已達到90%以上,211院校中行業特色鮮明的也都在90%以上,其他綜合類的211院校基本在70%左右,其他省屬或者層次再低一些的院校就業情況就不太理想了。當然,畢業生還有乙個月左右的時間才畢業,而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招考推遲,六月份也還會有一波小高峰,希望還沒有落實單位的同學們一定要抓住這最後的機會。

當然,這裡也再多囉嗦幾句。2020屆的學生確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受到經濟下行和疫情的疊加影響,尤其是疫情波及到全球範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影響將至少會持續到2021屆畢業生。咱們國家的復工復產已經走在了最前列,穩就業的政策也還會持續不短的時間。

所以畢業生求職就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5樓:麥格MegaU

今年一年增加的人數就比去年增加到了40萬,雖然說年年都是畢業季最難季,但今年尤其嚴重,本來高考錄取率的提高,也是件好事,降低文憑難度,但是遭遇到了新冠肺炎的大型爆發。

按照往年慣例,即將到來的三四月,原本是應屆大學生求職、簽約的高峰期,但是因為疫情肆虐,大學生就業招聘的活動在這個春天悄然無聲。

所有這些不利因素的疊加,無疑影響到大學畢業生的擇業和用工單位的擇才,無形中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壓力。

僧多粥少的壓力對於今年因為疫情被迫滯留在家的大學生們乙個無情的打擊。

用工荒和就業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方面是就業難,就業每年都難,今年尤其嚴重。本來很多同學要出國,可惜因為疫情,被耽擱了,所以很多出國找工作的人也紛紛失業了。而且僧多粥少的情況如此嚴重,再加上每年在過年前後是乙個跳槽的高峰期,但是今年疫情讓大家紛紛傻眼了,來勢洶洶,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覆蓋了全球。

所以,除了多了40萬的應屆畢業生,還有年前辭職的人和很多小企業被迫倒閉出來找工作的人。所以你面對的競爭壓力可能是往年的10倍甚至20倍。

所以,找工難是所有畢業生的難題, 我們應該怎樣破解這個難題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準備。

1.明晰自己所要面試的崗位他所需要的技能,根據所匹配的技能,1對1的寫自己的面試簡歷。不要寫你會什麼,要寫企業需要什麼。

2.簡歷不需要文字太多,突出幾個重點就行了,比如你之前的工作成績、你的特長等,在簡歷上用加粗、加大字來突出。

3.一般來說,公司在招聘時都有職位要求,你可以根據職位的要求來寫你的特點或者以前工作經歷,這樣源CALL你的機率大很多。

4、簡歷的架構最好是分3個部分(個人基本情況,工作或實踐經驗,特長及求職意向),按整個篇幅為10來分的話百,個人情況佔3/10,工作經驗佔5/10,特長等佔2/10。

5、現在的簡歷一般是電子版,只要你不是應聘IT或者策劃型別的工作的話,顏色不要度太花哨,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很重要。不要做花哨的封面,這樣方便面試官。

怎麼樣參加面試機率會高一點的呢?

建議事先對要面試的公司和職位情況有一定的了解,面試過程中結合職位的需求做自我介紹,體現自己在性格、優點和技能方面與度職位符合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體現出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和熱愛,沒有任何一位面試官希望看到來面試的人衝著薪水或者其他東西來,只有衝著職位的性質本身來的面試者道更佔優勢。如果你能提前做乙份對該公司職位的了解和對職位的一些想法,有針對性的做乙個提前的功課,這樣的話面試的機率會更高一點。

如果你能體現出對工作本身的強烈興趣,以及克服工作中碰到的任何困難的決心,就已經比其他面試者占有很大的優勢了。

總結起來就是:人品、才能、熱忱,基本上所有面試都在圍繞這三點展開。

6樓:吃炸雞塊還想可樂

今年有874萬畢業生。

數字比往年高,人比往年多。今年形勢又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崗位都縮水。現在這個情況稱之為僧多粥少。好不容易等國內情況穩定點,國外又爆發了。得,這下要出國的同學也都壓在國內了。

不難才怪了。

據我了解,海投簡歷的同學不少,收到面試通知的不多;去面試的同學不少,拿到offer的同學不多。秋招時有些公司發了offer,春招倒閉了;秋招時還在火熱招人的職位,春招的時候沒有了。一堆人搶乙個崗位,擠破頭也不知道能不能搶到。

這個時候找工作大概也不能挑了,如果有乙個合適的offer就趕快握在手裡,行業和方向跟以前來比小了很多,以後要轉行大概也會難一些。

為了應付這種情況,2020屆畢業生更應該好好修煉求職技能。搜尋公號【職場動車】,獲取簡歷模板、答辯模板等福利!

7樓:小紅帽貓

大部分的人都沒找到工作的吧,或者就是在觀望2023年省考、事業單位考試等的吧。

今年的工作情況很特殊,經濟都不穩定。

最難就業年,應屆生的6條出路

8樓:嬙CASTLE

為了找份工作的我,在別人還待在家的時候我就去外省,而且很遠的乙個地方去考試,人事處都很驚訝,離這麼遠的來考試,當時覺得自己很心酸。

在這呆了乙個多月,為了確定自己有沒有被錄取覺得自己很卑微

好在錄取了,雖然離家很遠

有點偏題但是我們這屆工作很不好找,年前在網上找工作有好多招聘,年後幾乎沒有,雙選會也沒了

9樓:大碼擠腳

各行各業受到的影響都不一樣,類似醫藥行業那就是迎來了一波高峰,而很多傳統行業都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食品,畜牧等行業基本不受影響,而網際網路行業受到的影響也不大,所以看行業,如果你自己的行業不景氣,可以考慮轉行

本人2023年大學畢業想去學軟體測試,但是零基礎,請問有必要去培訓班嗎?

POPTEST研學圈 也可以自學啊,看你自己怎麼想的。如果是自學的話,建議抓住乙個方向學習就好了,不要什麼都想學,這樣很容易導致抓不住重點。首先,建議你首先應該去學軟體測試的基礎。你要了解什麼是軟體測試,該如何測試?這部分的學習目標 掌握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 軟體測試的流程,並能熟練的應用常見的用例設...

還有一年大學畢業,找工作心裡怎麼沒底呢?

緣本簡單 社會的焦躁與浮動讓一切都變得未曾可知,什麼專業什麼學分也許並不重要。不過畢業證一定要拿到手,有含金量的證書有能力多考幾個。我是學維修的,大學時大堆的理論與實操,說實話我承認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這一切讓我心累又乏味。最後我面試通過到了工廠居然是做操作員,專業是什麼我早就忘記了。我只知道乙個月的...

2023年6月大學畢業,想去日本讀語言學校,申請21年四月生還是七月生好?

花水木日本留學 建議題主7月赴日,其實這個準備不一定要到日本再開始,在國內就可以開始準備,一步步認真準備的話完全可以實現22年4月公升入修士,具體準備可參考 定好修士想考的目標院校專業 做出申請順序 了解出願要求 提前做好出願材料的準備計畫 了解目標專業的筆試範圍 面試方式 對應教授的詳細情況 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