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30歲了,重新開始讀醫,值得嗎?

時間 2021-05-31 17:08:16

1樓:

資金足夠的話,出國重讀本科,不然參加高考在國內讀醫學院考u或是去德國行醫也可以。但前期一定要有足夠決心以及做好準備。

國外重讀的人不少,就業不那麼看年齡

2樓:格蘭特

作為乙個從生化讀完本科轉到醫學系的人來講,我是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的。明確了轉行的念頭以後,我時常在想,第一次申請一鼓作氣,往往成功率是最大的。乙個現實的問題是,英美澳加的醫學申請難度如此地高,如果萬一第一年申請不上(概率上很有可能顆粒無收),我來年還會不會再繼續申請。

以及什麼時候是個頭。

來到醫學院以後,我也發現從各行各業轉行過來從醫的人。Pharmacist和Nurse轉醫實在是太普遍了。我們屆還有乙個中年謝頂的老幹警,還有乙個是三個孩子的父親。

看起來年齡實在不是乙個限制。如果你上quora,得到的回答也一律是「It i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med school」,然後附上一堆答題者在學校裡見到的特例。

但是。凡事都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來慎重考慮的。醫學院並不是乙個時長若干年的放置類遊戲。

進了醫學院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大齡醫科生相比傳統醫科生各方面的犧牲更要大得多。我所見到的大齡醫科生分兩種,一種是願意犧牲一切為了乙個醫學夢的真愛粉,另一種就是資產殷實無後顧之憂喜歡學什麼就學什麼的地主階級。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這麼大的決心或者這麼厚重的物質支援。

回到我最初的問題。接觸醫學以來,我也陸陸續續見到各種各樣背景的醫學生。我觀察到的生物系化學系內捲化現象已經波及到了醫學院申請的成功率。

十年前博士畢業申醫學院是新聞,現在已經見慣不怪了吧,甚至還能見到比如哈佛畢業的生物博士後去申請香港的本科醫學。(香港是內卷化淋漓盡致之地)英國學制短,我覺得可以接受最晚讀醫學院的時間是博士畢業,也就是25-26歲,再晚的話人生就會太延後了,外表上也會和同屆的人格格不入。還有3年才工作的我,雖然還是比題主年輕一些,看著同齡人工作掙錢,已經有一種不再年輕的感覺了。

並不是給題主潑冷水,題主目前還有乙份很穩定的工作,已經在Healthcare Setting工作,真的要認真權衡醫學院的投入(時間+金錢)值不值。

3樓:

國外讀醫+實習至少10年吧,加上延期什麼的,估計出來45左右。國外的實習醫生心理壓力肯定很大的,你有抗壓能力,有經濟條件就去讀咯,乙個醫生的成長過程極為殘酷,你覺得能接受就努力,年齡永遠不是問題。

4樓:沈醉

我不知道澳洲是怎樣的,我在國內讀臨床,學校也不是985211的,很普通。

我們專業今年來了乙個大一的學弟,今年30歲了,已婚,孩子都有了,山東人,他之前讀大學的時候學分沒修滿肆業之後不甘心,邊工邊讀,重新來過,之前他不是學醫的,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來學醫,五年臨床,考研三年,還要規培,哪怕不考研也起碼要8年,畢業了他基本40多了,出來之後也只是個小醫生工資不高,考職稱,熬資歷,孩子也上小學,據說他家境也不太好。

說實在的,我不太看好他,累,而且出路很難。他在學校裡跟了好幾個科研專案,學習也很認真,但做科研時常常不在,因為他要養家打工,專案小組裡的人也漸漸開始對他有意見,人際交往能力也一般(我們學院的老師人都很好,很體諒他,但他有點過分,他科研專案等同掛名,基本不做事,到最後小組出成果了卻要算他乙份,時間一久越來越多的小組成員跑路了,一句話害人害己),他的學習成績也不是最優秀的,哪怕他再認真怎麼比得過比他年輕也很努力,還一門心思讀書的同學呢?

我給題主的建議是,夢想不代表一切,我們有時候真的要現實點,給自己留後路,因為有時候我們揹負的真的不僅僅是自己。現在的你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愁。但如果你家境優越,父母沒什麼壓力,生活質量高,而你又確確實實真的很想讀醫,做足充分準備,別半途而廢,又何妨?

5樓:

以下是我的拙見。

首先,你要確定你學醫的意志堅定程度。一時的興趣往往難以支撐漫長的學習週期。

其次,還要考慮自身條件。財力足以支援學習否?家裡有需要照顧的老人、長輩否?

若已成家,妻兒如何照顧?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你孑然一身,同時對生活要求不高,自然可放手一搏,隨心追逐夢想。

人生只有一次,夢想著實可貴。但往往夢想受現實的牽制。

最後,祝無悔。

6樓:Fitbit

我覺得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你讀完能不能在面試中從一群以top 0.5%的高考成績畢業英語是母語的年輕人中搶到HMO位置,然後過一年朝八晚十偶爾還有連續五天晚九早七的日子,然後又是一輪面試搶registrar位置,做完registrar你才有資格考慮以後是做gp還是繼續留醫院做Consultant,NT和Tas邊遠醫院可能有機會,Vic和NSW前幾年就已經是local富二代和亞裔移二代的天下了,澳洲這幾年經濟不好,讀醫讀護讀PT OT的太多了,醫院早就不缺人了

7樓:MamaBao

30歲開始學是完全沒問題的,學什麼都沒問題。我在澳洲讀本科的時候班上的最大的都快50了!和我關係不錯的有個大姐那時候也快40了。

大家都很佩服她,她學習非常努力,學得比我們好多了。我知道一枚大叔已經40多了,今年剛開始學medical science,他說他就是對這個學科很感興趣,之前沒機會學,所以現在開始。

不過想學醫的話,能盡量在澳洲學最好了。其實曲線救國更麻煩。你在這邊還可以一邊工作,藥劑師的工資也不低呢。

有PR學費一年也就是一萬多澳洲,總共四年時間,還是英語授課。需要考Gamsat。但是畢業之後實習一年就可以註冊了,不需要額外的考試了。

歐洲醫學院也不是想進就進吧,也是要通過一定考試的。而且不一定是英文授課。要重新適應乙個新的國家,租房子什麼,也是很麻煩的。

而且走overseas trained的路子的話回澳洲行醫還要再通過相應考試,也不容易呢。

我認為,想學醫,不需要要顧慮年齡。但是與其考慮去歐洲小國曲線救國,不如拼一把,花一兩年時間把gamsat考到有競爭力的成績~

住你好運喲~加油!

8樓:Whiter

40歲做住院醫其實不算遲,尤其還是醫生這種重資歷輕年齡的工作。

但是想想高考結束「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都能上熱搜是為什麼,反正我是不會勸你學醫的。雖說國外學醫並沒有國內如此辛苦,但是也要承擔中途被淘汰的風險,如果你都能接受,也未嘗不可,言盡於此吧

重點是,我可沒勸你學醫,我可沒勸你學醫,我可沒勸你學醫!!!

30歲,重新開始,晚不

幕後 好飯不怕晚,歷史長河中有無數人在普世標準的歲數裡沒有任何建樹,也有不少人少年得志,後遇挫折,中道崩殂,人生這個東西,本就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也許除了生死不能自我掌控,其他的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由自己改變,創造,30歲,正當年華,怕啥呢?那幾位大牛不都是中年發力,重要的是自己的信念,自我認知,發出這...

男人32歲重新開始晚嗎?

一江春水向東流 您是乙個好老婆,男人處於乙個尷尬的年紀很多,我也折騰了很多年,32了還沒有折騰出名堂,還好有個不錯的老婆,不然人生灰暗,男人在這個尷尬的年紀有貴人幫一下,很快就起來了,不然挺痛苦的! 晚不晚要看怎麼比了。和一工作就比較順利比 和別人比當然晚,和退休了都沒開始比當然不晚,甚至還早點很呢...

25歲,想重新開始,晚嗎?

Amanda 25歲,其實也才剛剛開始,當然如果是女孩子,你會面臨婚姻生育諸如一類的問題上而給你帶來的就業歧視,但如果你真心想重頭再來,沒什麼坎是過不去的 25歲,時間是來得及的,但是你得有規劃,打算做什麼,未來發展前景等等,權衡得失 利弊 另外,這個年紀還可以探索,但是待你選定方向後,任何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