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專業需要吸收地理 經濟 統計等各專業知識,但是這些專業改叫城市規劃是不是專業化妝行為?

時間 2021-05-31 14:56:06

1樓:

害,題主硬要在學科名稱上糾結個啥,並不是規劃吸收了什麼而是urban planning本就需要涉及這些方面的問題呀。

乾脆以後也分成城市設計和城市規劃兩個專業好了(同濟已經開城市設計專業了),每乙個名稱對應乙個邊界,建立乙個核心,然後題主就不用在這兒亂質疑了,直接抱走城市設計吧

2樓:DdaA

這個問題提出好幾年了,偶然看到,實在理解不了題主的傲慢,所以還是來答一下。題主一直強調要針對具體時間的具體行為回答,那好,我的回答如下:

,原地海規劃系的相關專業改叫城市規劃不是專業化妝。

題主的意識裡有一點很正確,那就是專業不能只看名字,要看實質。那為什麼題主反過來就始終認為南大的規劃專業以前不叫城市規劃,所以它實質就不是規劃專業了呢?

而要判斷它是不是題主一直想強調的「正統」的城市規劃專業,其實很簡單,看住建部的專業評估就行了。

所以至少在2023年的八年前,南大的規劃學科就已經得到官方認證了,這個認證時間長度是排在全國高校前十的了,甚至跟老八校中的華南理工是在同一年認證的。

所以按題主的說法,那些「根正苗紅"規劃專業出身的住建部專家們放著那麼多其他高校「根正苗紅」的規劃專業不去認證,為啥要先去認證個南大的「地理學科"呢?是不是專業化妝,恐怕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比題主更有資格判斷吧。

3樓:深具世界眼光

我挺想做城市規劃的。可是沒有我的機會。照你說那麼多專業都改叫城市規劃了還是沒有我的機會。

挺遺憾的。

乙個合格的城市規劃人才應該要學的東西真的應該挺多的。我感覺很多這種的教學其實教授的不全面,導致中國的城市也規劃的不盡如人意。

城市規劃應該是乙個系統的整體,不應該一塊一塊來弄,整體上就應該有個造型的美感,例如莫斯科、巴黎那樣。中國很多城市就沒有這種整體的美感。

一方面每個城市都應該不一樣,這屬於創造或設計的部分。但另一方面應該有乙個標準化、科學和現代的建築的流程用來讓生活更美好。

文理工藝結合吧

4樓:Vance

「規劃專業需要地理知識需要經濟學知識需要好多其他方面知識。

但地理專業或區域經濟專業換個名字就叫規劃專業就是專業化妝。 」題主這個是你的觀點沒錯吧?

你弄反了先後順序。城市規劃是乙個包含領域非常廣泛的學科,因為非常龐雜,本科設立乙個城市規劃專業,如果要做到面面俱到,肯定是不現實的。所以後來國內的規劃專業分為建築學方向和人文地理方向,兩個方向有所區別但互有聯絡。

並不是說「地理專業或區域經濟專業換個名字」這麼簡單。

通俗的說,你爸爸生了兩個兒子,他們都姓何,是這樣一種情況;而不是你理解的只有你乙個姓何的,另乙個是姓王的想變成姓何的入你何家。這樣你懂嗎?

老八校注重微觀方向的空間設計,人文地理學校注重巨集觀方面的規劃。老八校的學生也會做總規,人文地理學校的學生也會做城市設計。但並不是說老八校的會做總規就可以不需要設立人文地理方向的規劃專業。

術業有專攻,我以乙個老八校學生的身份告訴你老八校(至少我們學校)對於巨集觀方面的規劃涉及其實是相對較少的,而且也不深入,並不能讓學生從深層次的方面更好的了解乙個城市。而僅僅相當於是必須完成的乙個課程任務。反而,學校對於偏建築學的城市設計等課程是比較重視的,各種競賽都是偏微觀的。

大家都比較追求圖面效果,對於城市這個層面考慮的其實非常的少,更不用說區域層面了。這種規劃思想深度我認為是不及南大這種學校的。

有這麼乙個比喻, 人的知識就好比乙個圓圈,圓圈裡面已知的知識越多,圓圈的範圍便不斷擴大,接觸到的知識盲點也會變多 。題主我認為你現在對於規劃認知的圈還非常的小,所以才會對張老師下如此結論。希望你可以多讀一些張老師的文章,把自己的圈擴大一下,你會發現你當時下的這些「狂言」是有多麼的無知。

5樓:笑一笑

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講,城市土地使用的布局就是要形成既能滿足城市各項活動有效展開的需求,又能避免對其他活動的開展產生不利影響的,同時又符合城市發展趨向、保證城市整體效益的城市空間格局。因此,對城市中各項活動的空間需求要有充分的把握,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展開有效的干預,達到整體性的目的。從這樣的角度講,城市土地使用的規劃布局必須是建立在城市各項活動在城中中的分布需求的基礎上的,而城市活動在城市中的分布,其實質就是對城市中的不同區位的土地進行使用。

而要認識城市各項活動在城市中的分布,就需要充分的認識這些區位實現的條件以及各項活動究竟在城市中據有怎樣的趨勢和要求。在這方面,經濟學和地理學中有關區位的研究為城市土地使用的布局提供了理論基礎,這也是麥克洛克林認為區位理論是城市規劃理論的基礎的原因所在。

經濟學和地理學中的理論必須是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城市規劃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也是其學科發展的必然結果,城市規劃僅僅依靠建築學理論作為支撐是200年前的思想,是極度落後的思想,題主的思想是及其落後和反動的,態度是及其惡劣和粗鄙的,必須被打倒。

6樓:

問題一:第

一、城市規劃專業的核心屬性到底是空間屬性還是地理或區域經濟屬性?如果是後者的話,地理或區域經濟專業還沒改名叫城市規劃之前的原城鄉規劃專業算什麼?

7樓:「已登出」

你不是來問問題的,你就是來找非建築學背景的規劃學生或學者的茬的。看到大牛們還這麼用心地回答,真是替他們抱不平。化妝不化妝不是由你說了算,你可以有你的觀點,但請注意素質,不激怒別人,不汙染別人的視線是基本禮儀。

顯然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在其理論以及實踐方面吸收了大量學科的思想,所以這些學科設定了這麼乙個方向或是專業用來培養有相關能力的學生,這有什麼不對嗎?

8樓:夏夏夏夏夏

對答案補充一下,我母親雖然是畢業後去做了影像,但是就其根本原因來說,是因為當時的醫專專業並不是特別細化,當時的臨床事實上是包括了影像口腔這類小方向的。畢業後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從事什麼。感覺這個就和規劃的學科背景有些類似所以提及了,似乎有些離題並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在此道歉。

——————分割線

看來這是資環在知乎史上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本來資環相對規劃來說就是乙個小專業了,然後現在還被題主這樣批判一番,這是不是給人一種不讓人家資環活的感覺?規劃這個學科本身設計類和理論分析類分的特別開,設計就是工科背景以老八校為首的城鄉規劃,理論研究是以各種師範類,社科類大學為主導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本身規劃就是乙個雜糅的學科,因此把規劃龐大的學習內容分成兩個不同的側重方向去學習也是無可厚非的,到題主這種人嘴裡卻成了某些外行人的不懂裝懂。

我媽當年還是專科學臨床出身。畢業之後去幹了醫學影像,要是題主在旁邊是不是還要說一句你很angry啊?關乎生命的事還轉專業去做之類的?

有的人啊,只把褲腰帶提過胸口還不夠,試試把你的腦子也往上提一提。

9樓:

張是南大規劃院長沒有錯,只不過是個設計院企業的一把手而已。個人還是很喜歡張老師的學識的,只不過術業有專攻。城鄉規劃研究方向也很多,院長是行政職務不要用學術去衡量(其實張老師學術水準在圈子裡是有目共睹的)。

楊院長應該是地理出身的又對空間規劃非常熟悉的典型代表,學識淵博。

撕逼無用,讀書至上。

10樓:雲已不在

瀉藥。我自己就是工科規劃背景的,但我認為張院長在規劃學術界比他強的沒幾個,尤其是中青年這一批。何況未來地理和公共政策對於規劃的意義更重要。

不懂就不要亂說,惹人笑話。

11樓:Linkzero Tsang

城鄉規劃其實是乙個偏藝術的專業,有師徒傳承的匠人氣質跑個題——個人認為,上述說法是對城鄉規劃學科很嚴重的誤讀。「偏藝術」 這種說法,本科生在低年級還在上美術課的時候,開開玩笑互稱 「藝術生」,也就該打住了。連建築學這個設計成份更重的專業都不應當純藝術自居,規劃這個理應更理性的學科,又怎麼可以自稱 「偏藝術」 呢。

而乙個專業是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的人做規劃——尤其是總體規劃這類——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妥。我院也有一些規劃老師的碩士學位,是特意去讀地理學或經濟學這些學科的。事實上,我認為經濟學、地理學方面的知識,正是類似我這種在建築院校裡的規劃學生的短板。

至於提問者在問題中提到的張院長的文章,我沒有讀過,而且以我的學術能力也自然難以評說。我想,對張院長更為了解的南京大學的師生,才能作出更好的回答。

人文地理如何靠向城市規劃?

孫眾 這條路,還是不要走。在這個圈子也有所謂的鄙視鏈,也就是地理背景的永遠無法逆襲工科背景。樓上你們北大是專業翹楚,當然不知民間疾苦呀。確實我沒有長期接觸北大畢業生,不能妄言,但是我曾經共事過南京大學的還有中山大學的碩士,高工,被幾乎所有人吐槽,不會做設計。這個是圈內的刻板印象。設計公司寧願招收二本...

城市規劃專業有哪些好書推薦?

張詩銘 城市規劃實在是太雜了,我個人認為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讀。如果是對GIS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 基於GIS的數量方法與應用 然後因為芒福德和雅各布有互相battle的趣聞,而且芒福德是個很有意思的雜學家,產量還挺高,也可以讀讀看,城市文化 之類的無論是不是規劃專業的人都會覺得有意思。至於...

現在城市規劃專業的前景如何?

聽說 好學校的畢業生還是比較好找工作,幹得好的話待遇會不錯的。能親自參與城市規劃,眼見紙上的圖紙和設計變為現實,這種成就感是讓人很愉悅的。 沒有前景,別想了。空間規劃這一波反而導致規劃業務縮減,空間規劃編完後是做什麼業務?城市更新?社群or鄉村規劃?整治設計?這些建築景觀也能做啊。僧多粥少的局面,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