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把自己過得不好等問題都歸於父母和家庭的觀點?

時間 2021-05-06 04:05:27

1樓:

關於原生家庭到底是原因論還是目的論是弗洛伊德心理學和阿德勒心理學的爭議,我一直傾向於原因論,有因必有果,這是符合統計學概率的。但是,阿德勒心理學說你這是缺乏改變的勇氣。我打算把二位的著作都看看,回來認真回答這個問題。

2樓:言葉之庭

突然想到《被討厭的勇氣》裡的一段話

雖然一開始看到會覺得很荒唐

但是仔細一想是有它的道理的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3樓:

其實這種觀點是有一定原因的。

有的人一出生,努力的走在前往羅馬城的路上;有的人,可能就出生在羅馬。

很多時候我們說要努力,可是除了努力,還有機遇,平台,人脈,經濟基礎。

這些都不是乙個人在一朝一夕能完善的。

4樓:Begonia

如果說出身相同與否不重要的話

那性格絕對是父母家庭造就的金錢地位權利都可以後來改變,敏感,不自信的性格要改起來別說容易。

我一直挺不自信的,母親卻覺得這是我自己的問題,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我想了想要是我出生在乙個稍微小康的家庭,能夠接觸到網路上才能接觸到的事情,我也不必對這個世界誠惶誠恐。

5樓:

區別在於,有好父母的人可以推著他們長大,而沒有好父母的人只能自己推著自己長大。

仔細想想人生的某一瞬間心緒到底停留在哪一年。

感情方面,每次有人向我伸出手,我總會想起父親母親當初吵架後母親憤然離去,而我在後面一路追趕哭喊的場景。

然後我就把手一點點縮了回去。

我永遠停留在了坐在那裡,等著母親回來拯救我的那一天。

但是世界很大,不止有那一條路,乙個家,兩個人而已。

只要願意打破現在的成規,去接觸新的世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每到乙個新地方,人生都會解鎖乙個新篇章。

何樂不為呢?

6樓:943761825

你出生,她照顧你。

教你說話,走路,

教你保護自己。

教你選擇。

教你珍惜自己。

教你學會愛別人。

你的童年充滿了快樂。

你懂得體貼別人,懂得善良和美好。

因為我愛你,你也愛我。所以,我愛這個世界。

7樓:既然琴瑟起

首先我先亮出自己的觀點,我覺得其實除了很極端的情況都是有一定關係的

樓下有乙個說歷史唯物主義,我覺得講的特別棒

或許你也發現,但是你沒有注意。那我就講一些我發現的一些東西

我們家裡,祖孫三代,我爺爺那一代其實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我爺爺這個人剛腹自用,永遠以為自己是對的,不接受反駁意見。脾氣暴,怯懦,窩裡橫,而且做事好面子,容易把自己的錯歸根到別人身上。反正就是當時的那一代人,有的愚昧的思想,他基本上都有。

然後就是,我爸爸那一代,我爸爸有三個妹妹和他自己。我最了解我爸爸,我爸爸身上具有我爺爺基本上所有的特質。當然,這裡主要指不好的。

我爸爸也是非常控制欲極強的,不太接受反駁。他總是非常固執的把他認為的對的東西全部灌輸給你,而你認為東西的東西永遠不是對的,除非和他的觀點一樣。

但是我爸的身上這些痕跡不明顯,但是都有我爺爺的烙印,這才是整個事情最可怕的地方。當我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爸爸已經快50了,已經離開他的父母將近30年。

可是30年的時間呀,那些影子仍然沒有被磨滅,他還存在。

然後就是我,我是留守兒童,我跟著我爺爺一塊長大。當我開始留意這些,我意識到我的身上有很多我爺爺的特點和我們小的時候得到了教育。

我這個人固執,而且脾氣有時候真的很不好,我最像我爺爺地方除了固執,那就是我有點窩裡橫。

從我發現到現在,也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嗎?每次從我發現到現在,也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嗎?我也在努力改正,可是當我稍微失去理智對他的控制,是稍微哦。

我的就會做出下意識的出現和我爺爺很類似的那些特點。

當然家庭它只佔你人生的很性格形成的乙個方面,你還有周圍的環境,老師還有奇其他的東西。

但是我想說的是他雖然只佔你人生的乙個方面,但是它非常難以磨滅。你甚至會有意識,無意識地把這種東西繼續灌輸給你的下一代。

這才是這種東西的可怕之處,他會在你整個家族中流傳。

8樓:任可

這個要分兩部分看

首先,人在0_18歲,受家庭影響最大,雖然會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但是家庭對你的潛移默化已經形成,父母的一部分觀點和價值觀,你已經習慣,比如早睡早起,用錢的習慣,對周邊的人大體的態度,像朋友,同學,親人,和他人的溝通。也有你讀的書,學到知識,但這也是家庭提供的資源的延伸。

其次,當你進入大學和社會,你會被第二次改造,你走過的路的型別越多,你的思想矛盾越大。這時就是你的父母帶給你的已有的,和社會中你沒有的衝突,改革開放中,中國巨變,財富巨變,你沒有的太多,父母給你的太少,這是時代造成的。也許你說,別人為什麼會成為弄潮兒,你卻被潮淹沒?

嗯,這就化成了本次題目。

9樓:服小叔的靈角度

因為把問題都歸咎於他人,是最容易的。

就像是,只有在伴侶和家人的面前,才是乙個人最真實的時候。

完全不用隱藏情緒,想到什麼就直接說什麼。

在家人面前,我發現我的耐心程度,只有對外人的一半不到。

個人有太多這樣的例子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根究底,是因為一切都太理所當然了。反正你也不會離開我,我說什麼、做什麼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於是,身邊最親密的人,往往是最容易被我們傷害的人。

這時候,反省的能力突然消失了,彷彿我們從來就沒有過這個能力。

但也不必太自責,事情一定會有轉折的。

什麼轉折呢?

生命會一直引領著人前進。這樣的狀態也不可能一直持續。

人,始終是要成長的。

什麼時候呢?就是遇到一些衝擊、阻礙、逆境的時候。

當人變得越來越成熟,就會有一種表現 — 對自己完全地負責。

對所有的選擇、發生、好的、不好的,都負上100%的責任。

這時候,就算自己過得不好,也會算在自己頭上。

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把自己的情緒掌管好。。。

你的伴侶、家人一定會感受到的。

10樓:飯導

混得不好不能都歸於父母,自己是可以通過奮鬥來改善情況的。不能怨天怨地。

過的不舒服基本上就是因為父母了。這個沒什麼好洗的。

11樓:狗尾草的小確幸

父母和家庭當然有原因,只不過是大原因和小原因的區別。

說嚴重點:有的父母健健康康沒有負擔,有的父母長期臥病在床動不動進醫院。這兩種家庭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影響很大?不管男女,後一種情況還影響自己結婚。

說普通點:家庭條件一般,甚至貧窮,只能規規矩矩上學,對孩子的發展是否有影響?家庭條件很好,有機會上好學校甚至出國留學,對孩子來說是不是很有好處?

還有父母觀念的……有的父母支援孩子自己做主,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而有的父母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沒有勇氣面對挫折……

所以,你說沒影響嗎?肯定不是。

但問題是,乙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甚至可以讓你超常發揮。至於怎麼發揮,這就要看自己了。當然,也離不開機會和「運氣」。有時候,也需要那麼一點點天賦。

12樓:

完全不歸於父母和家庭固然不現實,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誰也不是光吃空氣就能活下去的。但完全歸於父母和家庭而不想努力,只能說人為地給自己又找了乙個混吃等死的理由

13樓:「已登出」

高讚答案的智商去哪了?

題主的問題明明是說把生活中的失敗歸咎於父母,而不是你窮不該歸咎於父母。

高讚答主水平就這樣?

不是現在的年輕人歸咎於父母和家庭,而是但凡處於不滿足於現狀但又無法改變的環境中的年輕人,多數都會埋怨上一輩人。

什麼叫宿命?

把個人失敗單純歸咎於個人或者環境都是含有宿命式的想法。而且一味的把個人失敗等同於財富的多少,也是懶惰的表現

14樓:「已登出」

把人生際遇的差異,歸於家庭等個人以外的社會環境,這是被動決定論,把人生際遇的這種差異歸於個人意識與個人努力,則是主動決定論。除了決定論外,還有非決定論的影響論,不保證唯一性與必然性。

15樓:蹴鞠

父母盡力是一回事,但有些父母就是擺在門面上的好逸惡勞,為人父母了還是一副混吃等死的狀態,這都不說,關鍵品行的敗壞,言語的傷害也是夠夠的!

16樓:逆流而上

目前中國社會主流的觀點是不能怪父母,太過於標準化。每個人成長軌跡不一樣,給出的結論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我本人認為:原生家庭對於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決定著人的下限,無法選擇。成年後的成長環境,決定著人的上限,是可以選擇的。

原生家庭排除掉經濟基礎後給予子女的情感體驗是積極的,這樣的父母是值得感恩的,反之亦然。

這個問題我覺得要辯證的來看,也可以這樣來問:自己過的好不好是否完全怪父母?人隨著年紀的增長,經歷過生活的酸甜苦辣後,或多或少會明白乙個道理:任何事物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葉子。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受教育程度不一樣,經歷也各不相同。在先天基礎不同,後天形成三觀不同的前提下,對生活好不好的定義也就不同。

有的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給予子女的關懷多,子女感受的更多的是愛,沒有太多負面體驗。有的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低、給予子女的關懷非常少,甚至沾染黃賭毒,活活把家庭打造成了人間煉獄,子女沉浸在無限痛苦之中,基本沒有正面體驗。好比你問男人生孩子有多痛苦,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沒有切膚之痛的。

所以體驗的不同,讓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的感同身受。

我認識有家庭優渥的,父母給子女鋪路,關懷無微不至,他們對父母感恩戴德。也認識家庭條件很好,子女沉迷享樂,成年後怨天尤人的。還有家庭生活拮据,對子女傾盡所有,成年後雖不如意,依然感恩。

更有父母好吃懶做,賭毒成癮,子女幼年苦痛不堪,成年後脫離環境,靠自己過上中產生活。問及感受,大多是一句:今生兩不相欠,來世不想再見。

17樓:

18樓:淨天

分兩類:

一類:是孩子自身性格,與三觀培養上。

如果這些乙個父母沒有給足孩子正確的指導,可以抱怨,畢竟現在的家長真正知道生活的沒幾個,大多都是分分,成績成績。以至於一些成績好,心理扭曲的孩子隱沒在人海之中,成為一顆定時炸彈。

二類:孩子物質基礎,與衣食住行上。

這沒什麼抱怨的,與其埋怨父母沒他人父母有錢有勢,不如自己努努力,讓自己的孩子也這樣。這些應該成為你變強的動力,而不是你否認自己,不願努力的理由。

19樓:

年少時,你的世界觀是在父母這裡,父母就是你的一片天,就是你看世界的方式。要知道,乙個幼小時善良純真的心是會因為自我保護機制,受到摧殘,建立起抗拒心理,那時也就是你成為乙個人的時候。當你拒絕成為乙個人,因為潛意識裡你飽嘗了太多人性的惡,也會就此抗拒作為乙個人所有權利,反之成為他們的附屬品。

怎麼看待父母把財產都留給兒子?

溫暖說的對的!扶養和贍養是相對的!你爸媽把你養大 給要給你爸媽養老!繼承權是指你有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必要條件 1按遺囑 2 合法財產 至於你爸媽把財產給你弟弟不給你 這是男女不平等。但是這和繼承權沒關係。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依法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豆腐西施 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人選,在...

大家都怎麼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小鹿家的蹦大人 前兩天陪老爹回老家看爺爺,開車的路上我問了老爹乙個問題 你年輕的時候考慮過怎麼去避免爺爺奶奶對你教育裡出現的問題重現在我身上嗎?老爹的回答是,沒有考慮過,小的時候能吃飽就行了,兄弟姐妹多,家裡大人也不會考慮這些東西。這可能是很多這一代人原生家庭都存在的問題。拿我個人來說,父母對我真的...

我總是把自己長得不好歸結到父母身上怎麼辦?

心水 那比你更苦的孩子呢?比你苦的多的是。而且長相怎麼能怪父母呢,這是基因決定的,他們也決定不了啊!不是有很多人的父母長得不好看,但是孩子就是基因突變或者是繼承了父母所有的優點,長得特別好看,有的父母都很好看,孩子裡面的兄弟姐妹也都好看,就單單她長得醜,那種事也很常見啊!我周圍爸爸或者媽媽長得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