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赴美調研怎麼樣?

時間 2021-05-30 20:29:34

1樓:max

Education專題調研中,我們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採訪。我和小夥伴在學校餐廳裡詢問了5、6名學生,他們都表示自己沒有時間,而大部分同學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午飯後就急衝衝的離開餐廳,可見美國知名大學的學生有多麼忙碌。最後我們很幸運的採訪到了一位來UCLA進修研究生的中國學生,她說自己本科是哈爾濱工業的大學的,即使自己本科期間是專業第一,但是來到UCLA以後發現身邊仍時有許多許多比自己優秀的學生,她甚至有一位同專業同學乙個星期只睡8個小時,而許多同學每天只睡4、5個小時。

她表示美國的大學和中國的大學有所不同,許多中國學生最忙的階段是高中備戰高考的三年,而到了大學因為每人督促就有所放鬆,而美國學生最忙碌的階段是大學,他們的高中每天兩點就放學了,他們為了申請名校,會在中學階段就做許多的社會活動或發展自身興趣特長,並不像中國學生一樣大家看同一套課本並且每天起早貪黑的做卷子。與此同時,在與寄宿家庭交流時,美媽也非常驚訝中國高中生每天上課要上到晚上9、10點鐘,而我們的高考竟然與大學學習一點關係也沒有!看來中國由於人太多,競爭太激烈而形成的教育體制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進行Family structure調研中,我們採訪了處於不同家庭型別的人,在採訪過程中,她們很熱心的為我們解答一些比較私人的問題,如果在中國我們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話比較唐突,比如在中國很少會有女姓談論自己是寡婦之類的,而中中國人對於後爸後媽也沒有美國家庭這麼強的包容性,但他們對於家庭的觀念卻十分看重。

專案已結束,在與寄宿家庭相處的時間裡,我們都已經習慣了作為一家人的生活。在我們念寫給寄宿家庭的離別信時,大家依舊有說有笑,然而在說再見的早上,美媽擁抱了我們很多次,捨不得我們走。家裡的孩子們還一路給我們發簡訊,並沒有說再見,因為知道我們一定還會再回來。

哪怕短短十幾天,卻也奠定了永久的情誼。

在美國的這21天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與中國不同的氛圍。在這裡,街上的陌生人會互相打招呼,每個人都很大方的樣子。我們的寄宿家庭是乙個熱鬧的大家庭,目一共有12個人,常住人口多就算了,流動人口也很多,有乙個暫住的義大利小姐姐和日本小弟弟,家裡的孩子都很逗趣,大家都像家人一樣相處。

實地調研也更加讓我們了解了美國的社會。

2樓:huihuihui7

後面幾天,我們一起去了漁人碼頭,九曲花街,金門大橋,史丹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矽谷谷歌,吃了全美最有名的漢堡······

3樓:船長的小迷妹

呼」,如釋重負得突出胸中一口濁氣,走下飛機,呼吸著大洋彼岸的空氣,稍稍舒緩了一點漫長旅途的疲勞感。經過了飛機延誤的意外,我們比預計到達時間晚了四個小時。疲勞過後,是激動。

歷經坎坷,我們終於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這個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一段長達21天的異國之旅即將開始。

在機場拿完行李,我們與我們寄宿家庭的美爸Justin見了面,他很熱情,笑著和我們三個依次擁抱握手,幫我們將行李搬上車,然後我們就踏上了長達乙個半小時車程的歸家之旅。

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國已經一周多了,回想剛剛到達洛杉磯的時候,由於航班延誤,原本當地時間下午六點就可以到達,結果最後九點多才從加拿大抵達洛杉磯,雖說航班延誤打亂了當天晚上的計畫,但是也讓我們意料之外的欣賞到了洛杉磯美麗的夜景,透過窗戶望去,夜晚的洛杉磯如大洋彼岸的明珠,在一片黑暗中散發著奪目的光彩。我們的美爸Justin在機場接到了我們,他很熱情,在車上一直在和我們交流,回到家中與女主人Dawn和兩個月大的寶寶Coral打過招呼後我們便進入房間,度過了在美國的第乙個夜晚。這一周,協調員Mandy幫助我們了解了美國和中國很多地方的不同,包括文化和社會機構等等,參觀了當地的消防局,水處理廠。

課餘還去了環球影城,好萊塢星光大道,格里菲斯天文台等著名景點,充分感受了美國文化和美國風情。與寄宿家庭相處的也非常好,期待接下來的日子會有更多的精彩。

4樓:圖圖8680

經歷了大約20天的行程,最大的感受便是這樣的調研活動帶給我的是一次單純的旅行完全不能相比的。從前我確實是個熱愛旅遊的人,但是也的的確確是個走馬觀花的遊覽者,意思大概就是,取景,拍照,回家,遺忘。這樣的旅行,其實不要也罷。

此後,我應該便認識到了,我渴望的旅遊,應該也本應該是思想與文化的碰撞,你走了,花香還在,它帶著對故地的眷戀,這才是一場好的旅行應有的樣子。

剛剛進到寄宿家庭時,我確實感到了一股撲面而來的尷尬,媽媽是個溫柔的作家,爸爸是個帥氣肌肉男哲學老師(當時完全顛覆了我對禿頭眼鏡老頭這種古板哲學老師的印象),三個娃也是對外人內斂對家人撒潑的型別,大家都是善良和氣人,就因為大家互相害羞,加上媽媽盡力放緩的十倍速講話和我們的poor English,不得不說讓我們沉浸在了三四天的尷尬對話中,只能感受到大家對談話的渴望。不過些許是因為我們對英文環境的適應聽力口語見長,我們的交流越發增多,加上我們倆和媽媽的搞笑細胞,笑聲還是常在的。談到家庭,就不得不談及我們家那只六月大的小貓崽Tiger,貓如其名,確實很Tiger,由於以前沒有養寵物的經歷,開始的時候我們確實對這樣乙隻調皮搗蛋的貓有點束手無策。

每天清晨都要和他優雅地共進早餐(雖然他隨時可能跳上桌子吃掉你的食物……),每天傍晚都要和他在臥室殊死搏鬥。不得不說,其實還是開心的。

如果問這次寄宿生活主要帶給了我什麼,其實我想說主要的真的不是對美國文化的深度體驗,它真的是一段感情,一段在18歲這個年華的回憶,這才是真實的回答。出發之前,其實我是從來不會奢望17天的寄宿生活能帶給我多麼大的影響,亦或是產生多麼深厚的感情,也許我就是有點鐵石心腸的人。17天以後,我發現我錯了,我還記得臨別前一天的晚上,我們熬夜到凌晨一兩點,用我蹩腳的英文,寫下了我迄今為止寫過的最長一篇英文書信,收筆那刻,五味雜陳。

總覺得可以保持聯絡,同在地球又有何難,但是實際上不枉我長了十八年,這點道理我還是懂得的,同國同省同城的那些,你言之鑿鑿地說要常見面的,你曾經的摯友,你的恩師,你的親人,你可曾與他們見面?所以我也明白,可能一生之中再次相見已是難事,但是我想,這段妙不可言的緣分,這段銘心的經歷,我將會收疊入內心最柔軟的角落。

此外再說說我們的調研活動,其實旅遊完全不能體驗到的地方,大概就是這些本土的社會機構。也不得不說,聽他們的講解確實也不為是個鍛鍊聽力的好方法。雖然這些地方在中國我也並沒有參觀,但還是能感受到中美巨大的差異。

其實最讓我感到驚訝的就是美國的志願者文化,到底是多高的公民思想覺悟,才能讓醫生成為志願者零報酬警局小哥,確實讓我大吃一驚。當時去癌症小孩的麥當勞叔叔home參觀打掃的時候,這些完備的設施讓我大為驚嘆。確實,不崇洋媚外的理性分析,我們國家和美帝差距最大的便是社會保障體系(當然我們的公共運輸比他們好太多太多了哈哈)。

說到水廠,又是個除媽媽外練習十倍速聽力的好地方,不單單十倍速,還有各種專業名詞,當時聽到水廠的presentation分配給我們的時候,確實心裡默道涼涼,但好在先到酬勤,經歷了乙個下午的翻譯工作,學習了無數個死亡單詞片語,我們的演講還是受到了協調員的好評(有點自豪)。

當然最激動的不得不說是迪士尼和環球影城,迪士尼我們選擇了childrenland才是迪士尼的正確開啟方式,30刀的公尺奇耳朵讓我們手抖,但是至少我們一天不會都是lemon精。環球影城的鬼屋確實是我段位不夠,我發誓這輩子也不去鬼屋了。

17天的教堂生活確實讓我們最後有些戀戀不捨了,迄今還能回憶起我們一起熱飯的畫面,一起吃炸雞吃披薩的場景,確實捨不得離開,還有我們可愛的協調員……總覺得那麼乙個小小的教堂給矯情的我帶來了那麼多的回憶啊。也許就是前些天的生活,讓我本來熱衷期待的市區觀光變得索然無味了。

如何看待中外服大學生2023年赴美帶薪實習專案3690美金專案費只退1595美金

目前我所知道的起訴隊伍總人數達數百人,我由於一些原因和朋友們還沒有起訴。總之大家都在努力地去維權 希望日後疫情散去,各校的學弟學妹們能記得他們的學長學姐為他們踩過雷躺過雷,並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奮鬥過 我也是此次的受害者。不同的是,我們要交5470美金,只退1000多一點。我們的帶隊老師被解聘了,說...

中外服暑假赴美帶薪實習專案可信嗎?我想報名,但還是有很多顧慮 ?

沒有花 這個專案好像可以自己申請,可能就是流程比較麻煩,如果想要省事可以選擇機構,機構的選擇至關重要,搽亮眼睛,貨比三家看看哪乙個機構才是真正站在消費者立場上,全心全意為消費者服務的 insouciant 可信,我現在大三,去年大二的時候就接觸到了這個專案,然後一直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再加上自己內心...

中外服是乙個什麼樣的機構?中外服赴日帶薪專案可靠嗎?有沒有去過的前輩能答一下疑?謝謝

靜候佳音 18年的時候參加了這個活動,好像去了RT叫箱根的乙個企業,從接機到培訓,都很專業,企業的文化也很好,領導同事也是特別好,可能RT打頭的企業都特別好,我是這麼聽說的遇到困難主動去問,很主要一點就是看的性格,外向遇事都不成問題,企業環境也很好。企業從前年還是去年開始實行感謝卡片,和優秀卡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