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取消高校自主招生的傳聞的真實性?

時間 2021-05-06 02:44:41

1樓: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十二、對違反規定行為的處理

授權省級招委會組織的省級統一考試和授權高校組織的單獨招生考試及保送生、自主招生、綜合評價試點、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體育類專業、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高職分類招考等型別招生考試均屬國家教育考試的組成部分,按照上述法律法規及黨內法規執行。

《202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十二、對違反規定行為的處理

授權省級招委會組織的省級統一考試和授權高校組織的單獨招生考試及保送生、綜合評價試點、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藝術體育類專業、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高職分類招考等型別招生考試均屬國家教育考試的組成部分,按照上述法律法規及黨內法規執行。

少了點什麼東西呢

2樓:做夢一樣

可怕的不是政策變化。而是無預兆,任性地隨意變化。這是最大的問題所在,也是大多數(不侷限於教育領域,且只能被動接受的)人的悲哀。

3樓:優素福.買買提

從著名高校招生辦獲得的資訊。不會停止,但是實際上等於乾掉了。

大幅度嚴格收緊了自招條件。之前大約有50+各類競賽被92所自招高校承認。條件寬泛,競賽的兩個不同科目省3獎可以加起來等於乙個省2。

專利和省級期刊發表文章都算。你猜省級期刊有多少?2400+。

收緊後一刀看到只支援核心競賽的國三起步……問題是都國三了,不應該是尋求保送資格麼?自招個毛毛?

原來搞自招的時候,該高校一年折騰下來也就招100來號人自招生,改規則後預計10來號。招生辦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去搞這個,還不如多跑幾個核心高中去做宣講……。所以計畫2020後不折騰這事了。

我司原計畫上線一款自招資訊與渠道溝通產品,研發中途叫停了。

4樓:

明年高考政策出現大的變化。大致包括:完善自主招生的工作,原有的自主招生模式已經不適應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高校人才培養不相符合。

必須多維度考核自主招生的人才選拔,2023年實施新的自主招生工作(目前稱之為加強基礎學科培養的人才選拔計畫,簡稱「強基」計畫) 可以有破格條件,但主要針對五大學科競賽的國賽金牌、銀牌獲獎者。先在「雙一流」大學A類高校中試行。具體流程是36所雙一流A類高校制定招生方案。

具體錄取是高考成績佔80%,學校測試佔20%。

分割線———————

轉乙個回答,為了防止培訓機構或利益相關人的誤導,特作更新:更確切地說,在2023年,「自招」將併入「綜合評價」,把原「自招」所考察的特長,作為「綜合評價」的指標之一,並且新的「綜合評價」不增加錄取名額。對參加五大學科競賽,能進入國家集訓隊並名列前矛的學生,在2023年可能有新的錄取方式,新方式的名稱不叫「自招」。

總的原則是:讓各種競賽回歸本原,即「憑興趣自發參與」,而不是為了「利益」去博命。屆時,除非能進入國家集訓隊,否則,想通過偏科走捷徑,已經不太可能。

以下是原答案:

自招這件事,將在2023年結束;也就是說,2023年以後就取消自招了。C9一高校已傳達

取消自主招生,打擊競賽是必然的事情,原因可以參見這兩個答主的回答

如何看待今年自招只降20分的傳言?

如何看待近來的高中學科競賽被打擊現象?

如何看待網傳明年(2020)將取消自主招生?

稚澤 看了幾個熱門回答,覺得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忽略了乙個客觀存在 以知乎使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來談論中國教育制度本身就不合理 強基計畫已經實錘,旨在消除教育差距,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有機會站在跑道上 注意,這裡僅僅說的是有機會,和最終結果無關,和起點也無關 作為乙個小縣城出來的人,到了大學才知道有各...

如何看待2023年起停止自主招生 實行強基計畫 強基計畫禁止轉專業 範圍縮小到A類36?

強基計畫真的很失敗!而且JYB說改就改,容不得老百姓一點緩氣!自招一下就沒有了,讓那些走在學競賽半路上的人,無所適從!以後全靠語文和英語的區分來上名校,看看國家有多重視外語吧!那麼多外語類保送生!高中三年時光不停地刷閱讀題,做古文和英語,大學以後從零開始學專業,科技興國需要語言類人才來支撐!強基計畫...

如何評價2023年夷陵中學的招生策略?

霙浟 高考資料各個高中並不會完全透明,以百分率寫資料的學校鑽空子的機會更多 造假可恥,但是只要有一雙會分辨情況的眼睛就足夠了。沒啥好說的。 凜若霜晨 首先一句話 真是無聊!宜昌人都知道,夷陵和一中作為宜昌的老牌帝國主義學校,水平沒什麼好比的,基本偏差不大。你說20屆狀元一中多,其實夷陵有多少人沒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