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歷飽和,研究生博士應該有怎樣的決策?

時間 2021-05-30 00:09:45

1樓:阿陳

啥就學歷飽和了,只是高校飽和而已,大量的創新型企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博士,中國的發展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博士,中國的博士佔比跟發達國家比還是比較低的

2樓:愛學習的三角尺

打鐵還需自身硬。研究生博士學歷再怎麼飽和它也是高學歷的代表。高學歷不一定能幫助人獲得好的工作,但是一定會為人提供乙個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如果自己能力超強,那麼就一定會在社會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所以面對學歷飽和,研究生博士應該在求學期間多多學習,增強自身的技能,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3樓:陽光下的微笑

想清楚自己對未來的規劃,都讀到碩士和博士了,對自己的定位應該有乙個清晰的認識,未來該走什麼路。決定好了之後去公司或者高校實地考察考察。

4樓:羊皮

讀書期間做好職業規劃,隨時關注就業資訊,博士不要死抱著科研一條路,也可以多關注公司的招聘資訊。博士進高校現在有一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覺,所以如果沒有硬撐的資本,及時轉換思路也是很重要的。

5樓:資料科學那些事

面對學歷飽和,研究生博士應該有怎樣的決策?

所以在讀書初期要明白這一點,將來畢業了學術圈不要想,都回去要去工業界或者自己創業。

既然是去打工或者創業,能為別人和社會創造的不可替代的價值決定了自己的薪資,並不是學歷。學歷只是一種信用,過去很緊張,所以有學歷的信用就高,現在無限量化寬鬆,所以有沒有差異可能不像以前那麼大了。

所以讀書期間要知道,學校教的和將來安身立命要用的可能不是乙個東西,而且差距很大。

所以在校期間,要知道學校實驗室的技能可能無法直接用到社會,但是其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和軟實力可以。

比如,與人溝通、與人協作,文獻綜述,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做演講,作報告,等等這些能力都是社會上很看重的。

6樓:

總體選擇就是早做打算。

1.公務員。

2.高校。

3.科研機構。

4.企業。

5.降維受虐:比如當中小學老師。

6.出國。

7.博士後。

無論做什麼,開心就好,然而開心的前提是有錢。

7樓:星星點燈

研究生飽和這個說法站不站的住腳先不說,但是乙個企業真的會按比例來招聘,比如說本科多少、碩士多少、博士多少。當然,高校除外,高校的教師崗很多是非博士不能進麵。

其實,每乙個單位都想招博士,畢竟是博士,更加體面,同時年齡大一些,也相對沉穩,甚至有家庭拖著,很有可能不敢跳槽。但是,招乙個博士,要給什麼待遇,一般是安家費或者級別。博士的待遇不能像本科那樣,隨便就打發了,兼職就有很多本科生願意幹,但是有幾個博士願意?

排除厲害的博士,有很多博士可能比碩士差不了多少,在工作能力和交流溝通上,甚至可能不如一些優秀的碩士。那麼,企業很有可能優先選擇碩士,因為給乙個碩士應該有的待遇就能把這個工作做好,為什麼需要博士。其實,不是博士飽和,而是博士被淘汰了。

所以,博士研究生應該有的決策是:研究生博士要做到定好自己的目標,增強自己的能力,做適合自己的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努力,如果想進高校,就要精進科研能力;如果想做公務員,就要好好的備考公務員,同時注意提高管理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寫作能力;如果想進企業,就要主要思考如何做到研究成果產業化;如果想創業,就要做好行業的調查和消費群體的培養。

8樓:高世達

所謂學歷飽和,無非就是過去只需要這麼個文憑就能通吃,哪怕自己只是個墊底的,勉強畢業的博士,而現在,還需要一大堆附加的東西了

9樓:

我覺得很多時候, 人們談論所謂"飽和" "內卷" 都只是在給自己找藉口.

最好的對策永遠都是在自己的領域裡努力做好, 做到top, 否則不管什麼行業什麼學歷, 都會覺得飽和覺得卷, 因為競爭永遠存在.

10樓:非常差

這個還是要看個人能力和水平了,無論學歷再怎麼飽和,還是缺乏具有相應知識和學術水平的優秀人才的,博士和碩士說白了就是一張紙而已,現在一般高校一篇sci就可以換到那張紙,而不論你的基礎知識水平、思維、邏輯方法怎麼樣,在相應的專業領域做幾年基本都能發個一兩篇,所以不能只靠那張紙活著,而是看你有沒有那張紙相應的水平!

如果你能做到:不熟悉的人不知道你的學歷水平,通過和你聊天後帶著疑問問:「你是博士吧?」,那才能說明你的博士沒白讀!

再者說博士畢業不是終點,只能算作起點而已!

腹有詩書氣自華,而不是腹有證書氣自華!

混學歷的另當別論!

11樓:考博的蘇格拉底

所謂學歷飽和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特別是考博讀博,其本質上就是創造知識的,即創新的。創新型人才,是珍貴的。依此看來,博士是一直稀缺的。

12樓:blablablamysmileandy

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我的見解:看專業。

何謂飽和?無非是供過於求。以英語專業為例,教育部貌似年年亮紅燈(這個頻率尚未考證),本科英語一大堆,碩士英語一大堆,博士,前幾年的認知是「稀缺」,就算5年後畢業,絕對不是飽和。

所以,不要過分關心飽和這個問題,遵循一萬小時定律,成為這個專業的頂尖人才(當然,要有這個大夢想啦,雖然我也很遙遠 ),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才,那麼,所謂學歷飽和,你不會care的

13樓:雨月94

就這個問題答主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答主認為我們面對的不是什麼學歷飽和,而是社會整體知識存量和競爭力的提公升。所謂的學歷飽和是指現在的學歷沒有以前值錢了,博士生當碩士生用,碩士生當本科生用,但是博士還是應該比碩士值錢,碩士還是應該比本科生值錢。而在當今社會,賺到錢的本科生比比皆是,找不到工作的博士生也是俯拾可見。

所以說,問題並不出在學歷的飽和,而在於社會上有其他渠道給人才提供的競爭力正在衝擊學歷在傳統社會中的地位。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傳統社會的教育和生產是一體的。整個國家的生產體系都是服務於國家計畫下的整體需求,這種體系下企業並不需要額外的知識存量,而學校的培養也是服務於這種需求。所以說在學校的象牙塔裡爬得越高的人就能在企業中獲得更高的地位,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在當今社會,每乙個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都開發出了自己獨特的產品特徵與經營體系。但是學校的轉型卻遠跟不上市場的速度,它還會保留傳統社會的科目分配體系和教學特點,在這個體系下培養出來的人在適應當今社會方面是必然有一點天然的缺失的。並不是說學校的教育沒有用了,它在培養基礎能力,積累人脈與塑造人格方面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自己積累的知識要素會與學校培養的能力形成互補與競爭,讓企業的老闆在招聘時有所權衡。

所以對於當代的碩士與博士來說,一方面要放平心態,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學歷。既不能妄自尊大認為自己擁有了學歷就可以擁有一切,也不能妄自菲薄認為自己的學歷就是一張廢紙。而另一方面,則要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勇於去接受時代的變化,隨時隨地更新自己的競爭力。

研究生應該有週末嗎?

研一時候,研究生院長說研究生不該有假期,他帶的學生過年只有7天假,然後就要回實驗室,應不應該有週末看個人定位和追求吧,我倒挺喜歡忙碌點沒有假期 紫堂汐夜 這個不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而是你老闆給不給你週末的問題,其實如果你平時實驗完成的比較快,週末完全可以給自己好好放個假,這是針對實驗比較多的專業來說...

考研究生應該有哪些準備?需要學習什麼內容?

先看看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做到心中有數 一 學好英語,四六級考完。背考研單詞,閱讀英語文章推薦 ft中文網學好數學,考研如果考數學,這是你拉分的利器二 看看你所在地方有沒有你想學的專業,如果有在有空的時候可以去聽課的三 如果周圍沒有上述學校,那你就去目標院校的貼吧啦,或者是有在目標院校的同學啦問問他...

哪些在國外苦苦半工半讀博士的研究生後來怎麼樣了?

Covfefe 首先不算是半工半讀吧,每個月工資也還可以的,專案上很忙,但也沒有特別特別辛苦吧。畢業去向,看你讀什麼的了。小弟做影象識別和人工智慧的,畢業是去矽谷比較多吧,找個大公司呆著就好了。不過室友搞航空的,乙個5年了另乙個6年了都還沒開題,畢業也找不到工作。認識的其他的材料朋友畢業找博后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