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看學校的報錄比 是越高的越難考嗎?

時間 2021-05-29 23:43:30

1樓:考研小魚老師

一般情況下,部分院校的官網會公布報錄比,但絕大多數的情況是不公布的。一般來說,

理工科考研的報錄比要低很多,理工科裡面比較熱門的專業比如計算機,通訊,電氣工程,

車輛工程,一般學校的報錄比在 3-7:1 左右,例如計算機專業,頂級的 985 院校報錄比也差

不多在 7:1 左右。

相比之下,文科大部分專業考研的報錄比要比理工科專業高,例如熱門的文科專業例如

文學、翻碩、行政管理,一般情況至少都是 10 比 1 以上的 ,分數線基本在 380 分以上。當

然,也有部分冷門的文科專業,像是哲學類、馬克思主義原理等,相對來說整體報錄比在 3-5:1

左右,因為報考的人數比較少。其次,專業報錄比只是反映這個專業的考研熱度,與考研難

度不一定成正比,考研難度要從自身複習情況、報錄比、專業課難度、競爭對手水平、複試

難度等因素綜合去分析。

舉個例子,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學碩專業,每年的報錄比 6-7;1 左右,江西師範大學的

會計專碩每年報錄比 10:1 左右,單從報錄比上看,後者考研難度大於前者,但事實是,考

華東政法大學法學法碩的同學一般本科都是 211 或者 985 學校學法學的,考試專業課難度大,

複試比較難,因此整體報考人數不多,所以報錄比相對不是特別高,但是考研難度遠遠大於

江西師範大學的會計專碩,因此,不能簡單的參考報錄比。如果目標院校不公布報錄比也不

要擔心,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考研目標和基礎,好好複習,針對大多數學校的大多專業,

一般來說報錄比在 7:1 以內是比較適合的。

2樓:塞北

並不是的。

首先,報錄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該專業的難易程度。拋開少數沒有經驗,盲目跟風報考的考生,大多數人選擇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應該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報考的人越多,說明看好該專業的人越多,也就是很多人都認為該專業值得自己考,或者自己考上的機率比較大。

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講,報錄比越高,考研難度越大。(因為人多競爭大)

但是你要知道,報錄比只是乙個參考角度,而乙個學校的某個專業的考研難度是跟很多因素有關的,比如試題難易程度,學校本身地理位置,學科實力等等。打顆栗子:東北地區的學校本身地理位置不算優越,加上改卷較北上廣來說松一點,因此考研難度其實相對來說不那麼大。

正因如此,部分專業考研的報錄比並不是很低。但是你能說他考研難度大嗎?說實話,相比於其他地區,不算難。

再者,有時候報錄比高並不意味著競爭激烈。因為你不知道報考的人裡面有多少是划水的。更別說很多學校根本不公布報錄比,你查到的有可能是別人虛構的。

這只是答主根據自己報考的經驗所述,並不適合所有專業。我只是給大家提供乙個思考的角度,不要單純的根據報錄比去看待考研的難易程度。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報錄比高又怎麼樣?只要有機會,為什麼不是你?

3樓:帷城

報錄比沒什麼用,大部分學校也不公布報錄比。我之前只看了招生人數,要的人多既說明是強勢專業,錄取的希望也大點。ps:

有的學校錄取最低分雖然低,但可能是專業課太難,不要以為好考,多逛逛貼吧和考研幫仔細鑑別一下

考研報錄比13 1的學校是個什麼概念?

hia 1什麼是報錄比?報錄比,簡單來說就是報考人數和實際錄取人數的比例。一般來講,如果報錄比大於1,就說明報考的人數比錄取的人數多。同理,如果報錄比小於1,就說明報考的人數比錄取的人數少。考試前的報錄比是指報考的人數和擬錄取人數的比例,因此報錄比可以小於1。考試後的報錄比是指實際報考的人數和實際錄...

怎麼檢視每個學校會計專碩考研的報錄比?

Louise 基本上報考人數都是內部資料,只要報考的學校的研招辦的老師清楚,但是有的學校也會公布,但是是極少數的學校。如果想知道的話可以去找找報考學校的學長學姐之類的,他們問問自己的老師,應該可以打聽的到。 第一.財經類院校普遍1 10往上走 普通類院校普遍1 10往上走 區別就在於財經類院校的分數...

考研報錄比意味著什麼?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是否報錄比高的學校 專業意味著更容易考上?

真正有用的參考指標,除去上面提到的進複試最低要求之外,還有乙個重要指標,俗稱 復錄比 即進複試總人數與最終錄取人數的比例。一般而言,學碩的復錄比是1.2 1左右,專碩部分專業在1.2 1.5 1的樣子,但熱門專碩專業可能就沒上限了 我曾經看到過某年某校某熱門專碩專業,復錄比10 1的 這個非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