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文學考研國家線那麼高?

時間 2021-05-12 17:43:15

1樓:Mr.hou

看了幾個答案,發現乙個誤區:

報考的人多,是因為很多人覺得它簡單,而不是因為它真的簡單。

文學考研簡單嗎?

不簡單,一點兒都不簡單,可以說,文學考研是所有科目中背誦量最大的。

而且,文學考研的特點還在於,只要你想背,永遠沒有背完的時候。

然而,說到底,這還是在「背」!

講真,就我自己複習考研的經歷,和輔導了好幾個文學考研學生的經驗來說,文學考研沒有什麼的理解難度,邏輯難度也很低。

也就是文學考研門檻低。

這就是文學考研人數多,跨考的也多的原因,進而導致了國家線高。

但是!這個世界往往是這樣的,門檻低的東西一定難精通!

如果有數學,你只需要學好數學,就能秒殺一眾競爭者。

而文學門檻低,你背了七八本書也只是剛剛及格而已。

認為文學考研難度低,是一種誤解,學到極致依然要靠邏輯,這是我輔導學生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血的經驗。

文學比到最後,還真不只是背誦而已。

2樓:書延

我只有乙個問題,為什麼文學考研英語一的國家線那麼高,50+……,四門加起來要355,迷茫了,本來專業課就難,文學理論,現當代文學史,中國文學史等等……20年說是要擴招,結果英語國家線分數還漲了。一入考研門,裡面深似海啊。年輕人吶,還是太執著了些。

3樓:

我覺得歸根到底就是報的人太多而招生數量又不擴招。

看教師招聘的資訊的時候發現語文和英語老師競爭都異常激烈。

聯絡到考研上,就是本科學漢語言和各種語言的本科生佔比極大的部分都選擇了考研,然後再加上許多人跨考。(不考數學吧)

4樓:至誠考研學長

第一,文學類一般都是主觀題為主,可能看卷會有主觀性,相當於作文一樣,當然文學也包括很多態別,大致分為語言和文學類,語言又分為語言學和文字學,還有有些學校會有對外漢語,文學一般報考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和古代文學,文藝學和文獻學、寫作學這些,門類繁多。

第二,考文學的一般都是師範院校,考生的基數大,但是有些學校招生人數是一定,這樣可能也導致了分數線增加。

第三,也可以說學文學類可能大家都很努力哈,博覽群書,英語也不差,長久這樣,文學分數線也就高。

5樓:名正研順

簡單講一下:

1.文學不考數學,跨考的人比較多。

2.本科學文學的學生很多。

3.考研人數的暴漲。

文學考研也很難的,參考書目很多,很多學校不給範圍,競爭也大。

6樓:後期狗子

我是藝術生,我覺得情況可能差不多,最主要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招的人少,報考人多,水漲船高嘛!!!!!!!!

我覺得我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是乙個工科生跨考到戲劇影視的二貨比如去年中戲戲文整個系才招7個人,乙個裡面四個專業,你跟我說說,這分數能不高!!!比如武大戲劇影視學碩7個人,可是分數巨高。

再想想我母校,本科北京不知名211,工科專業一一下子就是二十多個,再加上乙個系裡面實在不行可以換專業,一共得有六七十個。我真的特麼哭了。

所以,可能最大的原因是國家不需要吧!!!!!腦殼疼

7樓:雒子苓

我也不懂大家都是考同一張英語卷,文學和翻譯乙個線???比漢語國際教育都高???我要是有人學翻譯的能耐,我幹嘛讀文學???是翻譯的錢不好賺了還是文學的工作好找了???

而且我乙個考古代文學的人。我還要去學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文藝概論,美學概論,文學原理,西方文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

沒錯,都考。而且除了名詞解釋,死記硬背就是廢。

在這種情況下,英語還要超過其他專業平均水平。

就想問問,到底是有多看得起我們學文學的?

8樓:小周考研

為什麼分數高? 大家要了解到,考研本身是屬於選拔性考試,分數主要也是由考研人數決定的

文學考研,本身報考的人數多,分數自然水漲船高,很多高分的同學產生。

對於文科類專業,考題一般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不像理工科對錯很明確。

那麼具體的比如文學考研的情況,可以參考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考研詳解

9樓:

我也不明白,很多人都說文學考主觀題,但是主觀題也不是讓你瞎編啊,哪個文學流派什麼樣,哪個朝代文學發展狀況怎麼樣,內容也是定的。文學理論你能編?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各種概念,分析句子,分析詞,詩詞的平仄,也都是死答案。

古文又哪有那麼好翻譯呢。

可能學文科的人很多都學了漢語言文學,所以考的人很多。我的心很累。語文是多麼不受重視的學科,競爭還這麼大。

10樓:拂水而來

看到第一條答案我非常生氣,反對。

考研都是比較辛苦的,為什麼文學線特別高,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澄清一下。

文學不考數學,門檻低?

真是讓我哭笑不得,漢語言文學包括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普通語言學概要,古代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當代文學,西方文學史,西方文論等等。學習起來並不輕鬆,因為需要大量閱讀,這還是在本科階段。如北大這種文學考研基本上不設定參考書目,為什麼?

因為相對於推免生比例越來越大,學校希望通過統考來選拔最優秀的學生,沒有參考書目就擴大了範圍,其實要求更高。從先秦到近代,範圍如此之大,涵蓋各種文體的演變,沒有重點,因為每乙個都是重點。

如果覺得文學簡單,請隨意看一下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這門課程,可以看看《文心雕龍》這本書再發表意見。

二文學大題主觀題,難道不知道主觀題也需要達到點才給分???閱卷老師能隨便就給你高分嗎?考生是博覽群書還是半吊子答案就很明顯體現出來。

主要是要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一種文體的嬗變考察,歷代文風之間的傳承等,文學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難度也在這裡,這就是數學可以滿分而文學不可能的原因。

文學線之所以這麼高,我覺得是因為要選拔出適合的人傳承研究我們的文化。那麼多人叫喊著文學有多簡單,可是你們連《史記》都看不懂,繁體字都不認識,不知道各位勇氣何來。

11樓:顏控晚期

我也覺得不能理解。。。。你說專業課好得分高也是了,為什麼單科(<100)也要比別的專業高那麼多?!(永遠在50以上飄)考文學的真心傷不起。﹏。

12樓:林.葉

這可能和文科考研的人多有關係吧。畢竟考研的人這麼多,他分數線肯定會水漲船高啊。像漢語言文學考研乙個班,幾乎每年只有幾個人補考,剩下的人都在考研,而且,女生的學習態度又比較好,所以競爭就比較大。

大家既然選擇了考研,大多數都在認真的備考,很少有混的,所以這也加大了考研的難度。

13樓:石開得勝

一群學語言的文科生,不考數學

因此英語政治有天然的優勢

而且文學的題目一般直觀性都非常強

只要寫的精彩,老師不吝惜自己的高分

某985高校現當代文學專業

2023年一門專業課竟出現了145分的高分高分自然是必然的

14樓:那時雲淡風輕

一是不考數學,考的人就特別多,畢竟加進來數學(無論

一、二、三)基本上會佔據你整個考研複習過程的一半左右;二是專業課從單個的知識點看幾乎沒有需要費特別大勁才能的地方,不像工科等要考數學的科目那樣艱深晦澀,需要鑽研的點不多,僅僅是範圍廣而已,非名校甚至閱讀量從而考試範圍要求都不是很大(如對比北大文學院考研的40+本參考書目),可以依靠延長複習時間獲得可觀的回報,比較接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符合人性;三是題目開放,稍微看過下參考書目的人面對主觀題都可以似是而非地答一波,導致專業課分數方差小,讓沒考上的人總覺得自己就差一點點沒考上,從而二戰甚至三戰。

2021 考研國家線會不會猛漲?

欣欣向榮 國家線已公布,該行動的同學們都加油哦。考研剛過複試線或未過複試線有以下選擇 僅限管理類專業 一志願特定培訓,穩妥通過複試。可調劑學校,只要過了國家線即可調劑 可選擇澳門全日制碩士 可選擇中外合作一年畢業的碩士 不用出國 小伊考研 教育學和經濟學的孩子注意啦!哲學降了1分,經濟學漲了5分,法...

20考研國家線還會漲嗎?

中公雨蒙 影響考研國家線的因素 1 當年的考研報考人數 2020年考研報考人數再次出現大幅度增長,達到341萬,相比2019年考研報名人數增長了50餘萬人,增幅超過17 一般來講,參加考試的人數越多,競爭也會越激烈,分數線也會相應公升高,但每個學科門類報考情況不同,分數線變化趨勢也有所區別!2 試題...

如何評價2023年考研國家線

作為今年的騎線俠,我來強答一下,就西醫專碩來講,維持著大約5分的步伐。單科線差距也不大。考研越來越熱門已經不是趨勢,而是必然了,就身邊的例子來說班裡一半的第一年死命幹,上了。剩下的一半裡面的大部分,第二年繼續死命幹。國家線漲是肯定的。人多了嘛,但是不會邁的太大步子。畢竟考研精髓是複試。和高考不是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