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誇獎孩子的?

時間 2021-05-12 13:45:54

1樓:陶然暢暢

沒有哪個父母會想:「我今天做點什麼來害我的孩子呢,破壞他的努力,讓他變得不愛學習,阻礙他取得成就?」。

沒有父母會這麼想,他們會想:「我願意為了孩子的成功做任何事」,但是他們做的很多事情都事與願違,他們認為有幫助的評價、訓誡以及激勵孩子的技巧,經常會傳遞錯誤的資訊。

例如:「你學的真快,你真聰明!」

看這張畫,你說他會不會是下乙個畢卡索?」

你真聰明,你根本沒學習就得了A!」

這些看似鼓勵、幫助孩子增強自信的資訊,會讓孩子聽到另一種資訊:

如果我學東西不那麼快,我就不聰明了。

我以後不應該嘗試畫太難的東西,否則畫不好,他們會認為我不是下乙個畢卡索。

我最好不要那麼努力學習,不然他們會覺得我其實沒那麼聰明。

對孩子的智力水平進行表揚,會損害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表現。如果成功意味著他們很聰明,那麼失敗就意味著他們很愚蠢。這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思考方式。

對孩子付出的努力——努力本身、採取的策略、集中的精力以及堅持不懈的精神進行誇獎,可以培養出成長型思維模式。這樣一來,孩子們會明白他們努力的過程可以帶給他們成長和知識,而知識並不是神奇地憑藉他們天生的能力獲得的。

泰國有一部勵志短片《每天努力一點點》,講述的是乙個熱愛足球的小男孩的故事,小男孩在足球訓練隊裡的表現並不好,教練對小男孩的母親說:「他的基礎不好,頭球技術基本為零,讓我們再觀察一些日子吧。」

回到家媽媽對失落的兒子說:「我今天和教練聊過了,他說你一直很努力,在這之前,你都完全不會用頭去頂球呢,但是現在你是不是都做到了呢,在努力一點點」!聽完媽媽的話,小男孩高興的跑到院子裡練習頭球去了。

又一次訓練中,男孩不慎跌倒,他沮喪的對媽媽說:「我追不上其他人」。媽媽笑著說:

「沒關係,努力去超過就在你前面的那個人就好」。就這樣,小男孩在母親的鼓勵下,每天放學回家都刻苦的練習。

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小男孩被選上參加全市小學生足球比賽,在決賽的最後關頭,他以一記頭球將比分由0:1改寫為1:1。在觀眾的歡呼和吶喊聲中,小男孩跑向母親,與母親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這位媽媽說:「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媽媽,因為我並不想我的孩子總能得第一,我只是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

《終身成長》的作者說:父母們認為,通過表揚孩子的頭腦和天賦,他們可以給予孩子們持久的自信心,就像送給孩子乙份禮物一樣,但事實上這起到了反效果。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或任何事出現問題的時候,立即對自己產生懷疑。

如果父母真想送給孩子乙份禮物,最好的就是教會他們熱愛挑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享受努力的過程,不斷學習。只有這樣,孩子們才不會成為讚揚的奴隸。他們將擁有一種可以建立和修復自信心的方法。

小男孩的母親做到了,他鼓勵孩子每天努力超越自己一點點。

作為父母我們肩負著他人的命運。他們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能影響的物件。

2樓:鹽選推薦

誇獎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很多家長反映說:「我也試過誇獎孩子,但並沒有多大用啊!」

這是為什麼呢?讀完本節,你將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表揚方法,以及你應該如何表揚孩子正確的行為及如何糾正孩子的錯誤。

你的表揚真的有用嗎?

大人通常都會用「好孩子!」「你真棒!」「你是乙個聰明的女孩!

」這類話來表揚孩子。表揚肯定比批評好得多,但一直以來,這些表揚(也稱作「評價性讚揚」,因為它只對孩子本身或者他們的行為做出判斷)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並不是特別有效,而且對孩子行為的改善也起不到促進作用。

原因通常是這樣的:

當女兒在畫畫時,你會邊看邊高興地說:「你畫得太棒了,

你真有天賦!」這看似是無可爭議的客觀事實,但其實,你只

是表達了個人觀點而已。孩子自己也有判斷能力,並不一定認

同你的觀點。如果你的女兒發現周圍朋友的繪畫能力都比自己

強,她就不會認為自己畫得有多好。她或許會認為你這樣誇她

完全是因為你是她媽媽,是因為你愛她,而並非她確實畫得很

好。對孩子來說,能感受到你的愛與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同時

你卻沒有說真心話,從而錯失了幫助孩子提公升自信心的機會。

當你說「好孩子」或「你很棒」之類的話時,孩子不一定覺得

這是表揚,因為裡面所含的資訊量很少。讓孩子知道自己受到

表揚的具體原因非常重要,這樣他們才可以不斷堅持這些良好

的言行。

當你表揚孩子聰明、有天賦時,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所取得的

成績不是努力的成果而是由於自己的聰明才智,這讓他們覺得

任何事都不需要努力。我們都知道聰明的孩子往往拈輕怕重,

因為在孩子看來,完成一項困難的任務所承擔的風險更大,可

能會暴露自己已經不再聰明,所以他們通常都會選擇放棄。

什麼是描述性讚揚?

描述性讚揚不同於評價性讚揚——它需要你用具體的言語描述你欣賞孩子的哪一點。要想使用這項技巧,你需要積極發現孩子優秀的一面,即使他們不能盡善盡美,你也要把事實描述出來。如果你說的是事實,孩子會發現很難去反駁你或者與你爭論,甚至會非常同意你說的話。

當然,你也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不應該隱瞞事實。描述性讚揚所涉及的內容應該是人人可見的事實(「你回家的路上都是自己背書包!」)或者你的所思所感(「我真的很喜歡你用土豆做的怪物!

」)。這些事實誰會辯駁呢?

孩子不一定一直記得這些正確的做法,所以你要時常提醒他們。你可以繼續用描述性讚揚來鼓勵孩子,例如「我只是提醒了你幾次,你現在就已經會將盤子好好地放到洗碗櫃裡面了。明天你還會表現得這麼好,是嗎?

」對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注意不要帶有絲毫的諷刺——讓孩子養成這些新習慣可能需要較長時間,不斷的提醒對他們來說很有必要。

3樓:飄雨山人

先讚揚優點,然後也要說一些問題。

讚揚的目的是增加他的興趣和信心,分析一些問題,告訴前進的方向,免得盲目自大。

畢竟我不想培養出乙個自大狂。

怎樣有效的誇獎孩子?

萊讀教育 微博曾經有乙個熱搜,為什麼中國式父母不愛誇孩子 這個話題的起因是江蘇衛視的一檔節目 新相親大會 中,有一位男嘉賓,講述了二十多年來,從未聽過自己的父親誇過他。因此,心中一直有乙個小心願,就是得到父親的當面誇獎。看到他說這句話時,眼神中黯淡無光又飽含著對父親的誇獎充滿了期待。一向沒有在誇過他...

誇獎孩子,除了說 你真棒 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樹心家庭教育 常見的表揚孩子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稱為評價式表揚,另一種稱為描述式表揚,後者對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我們先看第一種表揚方式 評價式表揚,這種表揚方式比較籠統,就是用評價式的語言表揚孩子。比如 你真棒 你是乙個小畫家 等等,這些都是評價式表揚。這種表揚方式有些言過其實,容易讓孩子感覺父母是隨...

為什麼不能誇獎孩子的品行和人格?

峨嵋 那樣孩子容易傲,容易生成高高在上 目空一切的思想,將來虛榮心強。傲 對應的是 謙 大海因為低而匯就,您若想讓孩子將來更加優秀,就多些正面引導吧。樹立感恩心,身教大於言教,境教大於身教,心教大於境教。家長好好學習,孩子一定天天向上。榜樣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任輝 為什麼不能誇孩子的人格。不知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