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賓浩斯記憶法 有什麼科學依據嗎,如何才能運用好這一方法?

時間 2021-05-05 22:09:40

1樓:劉阿大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實際是經驗曲線,通過多個實驗物件,無差別試驗得到的經驗曲線。和實際情況在大樣本下較吻合,多被文科老師用來督促背誦。

科學依據: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實驗方法上大數定律吧。

2樓:牛頭

艾賓浩斯記憶法,也叫「延展間隔學習」(ExpandedSpacing Practice),是參照艾賓浩斯對無序無意義材料,進行機械記憶,得出來的遺忘曲線,來安排複習時間的。比如首次記憶後的第20分鐘為「複習點1」,1小時為「複習點2」,9小時為「複習點3」,然後是1天,2天,6天,31天等時間點。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先密後疏」,就是前面複習時間,安排得特別近、繁密。當天就要複習三次。

多數時候,這是人們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乙個誤用。因為這個曲線,體現的是「無意義無序材料的機械記憶」得出來的成果。而我們平時的記憶,很少是純粹的,無意義無序的材料機械記憶。

材料多數時候是有意義的,而且也會陪隨著理解,聯想,感受等體驗。

所以,我們平時的記憶,遺忘情況沒有那麼快,不需要太繁密的複習。有心理學家研究提出,從長期效果角度看,「延展間隔學習」的前幾次密集學習所花時間和精力,基本上是是白費(Logan,2004;Karpickeand Roediger, 2005)。故而如果我們進行的是有意義的材料,帶有理解的記憶,可以減少前期複習次數,當天的複習,一次就可以了。

後面的複習週期,大體依照1天,2天,6天,31天的間隔是可以的。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揭示了什麼規律?

周來恩 第一 說明我們要時常溫習,才能不忘記,記憶才有效,而不是像熊,逛了一圈玉公尺園,還是只帶了乙個玉公尺回來。第二 我們要複習的方式,在記憶後的5分鐘 20分鐘 1小時 12小時 1天 2天 4天 7天 15天,複習八次。第三 根據複習的規律,我們確定每天的記憶內容。從而做到高效的學習。減少無用...

高速上開車犯睏,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小朋友 根據交通心理學知識,從駕駛員心理和生理角度考慮,直線段長度過長,公路線形過分單調,環境缺乏變化,將導致以下弊端 駕駛行為單一造成駕駛員精神處於抑制狀態,易使駕駛員放鬆警惕,遇到突發情況,來不及反應而造成車禍 易使駕駛員產生趨勢心理,即趨向於盡快通過長直線路段,不自覺地提高車速 由於長直線路段...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小明 沒有,首先,善有善報 的反例,我們看新聞就會看到很多。而且老話也有,修橋補路,無xx 惡有惡報 這裡的,惡 也是分程度的,如果。不違 刑 法,做大錯不犯。如果再有個律師做技術支援的話。那通常情況下,就可以逍遙混到天年。如果你還賺了點錢。那你可以 活過 大多數 好人 因為,如果排除意外的話,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