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更好的交流,並不是為了消滅方言,不是嗎?

時間 2021-05-11 13:55:23

1樓:大蜂紙

中國地域遼闊,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發音,普通話他們統一了發音,這樣就使不同地區的人可以交流無阻,避免引起溝通上的誤會,提高溝通效率。並不是為了消滅方言。

2樓:「已登出」

消滅方言從來就不是推廣普通話的目的,而是推廣普通話的結果。

因為人們都講求實際利益,同時掌握普通話和方言會比較麻煩,所以乾脆就只說普通話了,也懶得給孩子教授方言。

不只是中國,任何一國只要推廣標準語,都會出現方言衰落的情況。只能說人的本性如此。

3樓: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只教孩子普通話?」

我覺得這很有趣。

首先,對推廣普通話的意義,大家應該是沒有爭議的。有爭議的,其實方言的衰落。方言的衰落是乙個漸進的過程。

以父母、我們、子女三代人進行劃分的話。父母一代人是有意識使用普通話,而日常生活中與親戚、朋友使用方言。我們一代人大部分可以在普通話、方言間無縫切換,但我們的方言水平已經遠不及父母;對於定居到異地的人來說,連與妻孥間使用的也都是普通話了。

這樣再看,我們的下一代不會方言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甚至我認為,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也沒有乙個「學習」方言的過程。我們只有學習普通話的過程,而方言是在家人、鄰居甚至是老師們共同構成的語言環境中浸潤習得的。當我們再去教育子女的時候,我們想要教給他們的東西很多,但唯獨不包括方言。

因為方言是那種你說不出準確作用,只是在失去後帶來一絲悲傷的東西——美。

如果想要讓方言在學術之外存在下去,在日常生活中傳播出去,要解決的問題是方言有什麼作用。雖然說無用之用方是大用,可解決不了實用性的問題,無用的東西被遺忘是不足為奇的。

4樓:阿偉

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更好的交流。

這句話或者這個提議,我相信大多數甚至全中國的同胞都是贊同的。

並不是為了消滅方言。

這句話我是相信的,但同時也有保留的。

為什麼呢?

既然,推廣普通話是為了方便各省市地方同胞交流。那為什麼不給國民科普一下,普通話和各省市地方語言文化的重要性呢?這和推普工作有衝突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只是諸多類似,例如:講普通話,做文明人。等等的宣傳標語。

現在大家都看到推普工作落實了。

但是,出現了說地方語言文化的人士是「不文明人」的論斷。敢問,這是推普而不是為了消滅地方語言文化的初衷嗎?

我們只想普通話和地方語言文化同時推廣和得到更好的落實而已。

國外有沒有類似 推廣普通話 的政策?

目前歐洲主要民族國家在進行民族構建的時期都是以推廣標準語及正字法為標誌的。較早的如法國,較晚的如德國義大利。德國義大利早兩輩的長者還有很多相互無法溝通的。 西班牙有專門的國際西班牙語協會組織,當然主要是為了服務南美那四億人口,專門梳理,統一和發布新的西班牙詞彙和發音,以示正溯。 MMXX0707 有...

為什麼肖戰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廣普通話?

為了安全,我匿個名。你們年齡小不太懂,一甲這個東西吧,考下來是需要考兩遍的,會得到兩個普通話等級證書的。第一次是一級乙等,但是實際上分數要比97高。然後上報到北京集體去北京考試,然後再發乙個一級甲等的證書。此處來個假設 他拿到了一甲證書被燒掉了,那麼,拿出一乙咱們看看 拿出來打臉啊 可是以上假設不成...

普通話推廣時為什麼對於平翹舌音區分的重視度要高於前後鼻音?

遙遠 個人感覺是因為翹舌音在南方很多地區完全沒有。這樣的話不會翹舌音的人是很容易分辨對話中的翹舌音的,只是自己不習慣那樣的發音。但是前後鼻音則不用,很多南方地區這兩個音是混用的,在這種語言環境中,聽說方都是完全意識不到自己什麼時候發的是前鼻音,什麼時候是後鼻音,然後導致成年以後要分辨它們就及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