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入門的滑雪人來說,是學習更好的技巧提公升大,還是選擇更貴的雪具提公升大呢?

時間 2021-05-11 12:12:35

1樓:趙顯東

這個看你自己的經濟實力,如果土豪,那果斷雪具,如果一般,最好現在用雪場的雪具熟練,等著有了一定的熟練度,可以在公升級雪具,自己購入一套,進行下一步的技術學習,然後就是確定自己的技術的高階方向了,這樣可以選擇高階的適合自己的雪具。雪具在不用的時候可以閒魚,還是比較好出手的,只要不是狀況太差的。

2樓:陳羊羊羊

首先我確認的是,裝備要有但不一定非要一步到位,因為不同效能的板子和鞋都有著自己的歸屬比如說,公園板偏軟,擰板會更容易,但也更容易搓雪卡刃(桀驁不馴的板子就怕摔不死你);刻滑板很硬,且立刃後加速度更快,給新手的恐速會造成很不好的學習體驗。因此我更建議購買一些牌子的新手款板子,效能主要是偏All mountain,主攻滑行,板子硬度在4-6之間即可,板型盡量以Flat Top為主(當然,Burton的Flying V和Nitro的Gullwing也適合新手) 。接下來考慮就是長度,一般來說,長度是身高減去20-25CM為佳,板子越長滑行越穩定,越短轉彎換刃越好控制,因自己而定(我身高180CM,板子滑過155-162,都可以正常換刃走刃),當然體重也是個參考值,重量大板子也需要更長。

另外,腳大的兄弟還要考慮買wide型號,不然固定器L的同學會發現固定器伸出板子外面去了。 最後需要考慮的是板麵,以我身邊的朋友買板子為例:板子好看看啥效能!

之後要買的就是鞋子,其實我認為鞋子最先需要買,因為雪場的鞋子……味道……新舊……是否帶病毒…… 反正我不想了,肯定自己先買乙個。一般鞋子分三類,繫繩款,抽繩款,BOA旋鈕款。我個人推薦新手用BOA旋鈕的,因為真的很方便!!

超級方便,但有些人說這種鞋子穿多了會瀉,我想說哪個新手會用力去滑雪?等到了老手,還怕不會選鞋子?再說,松了就緊緊,不怕的。

軟硬不用選,鞋硬點會好出活一些~

最後就是固定器,雖然我個人不太研究固定器,但是我只能表示,快穿系列(比如sp或者step on)是真的好用,尤其是坐完纜車綁固定器這個時間累積下來,一天能多滑至少3趟,多練幾次不香嗎?

最後總結一下,下血本投資肯定能使勁滑。祝成功!

3樓:劉徵宇

掌握和穩固基礎站姿,循序漸進掌握山下板承重、重心轉換、犁式轉彎和滑行、基礎平行式,把基礎打好非常重要。當你滑得比較好了,自然會開始買一些好的雪具來發揮你的技能,獲得更好的體驗,更好的安全性。

4樓:者也

更多的苦練基本功提公升最大!

高階坡一分鐘,初級道十年功。

初級推坡,換刃三十小時,上中級。五十小時買裝備。六十小時上高階。等你真正有了腳感,你就可以用裝備提公升。當然,在你練習期間可以租一下Burton的感受一下。

練習是飯,裝備是水,多吃飯,少喝水。

乙個階段有乙個階段需要。相輔相成

5樓:Mello

新入門買一雙軟硬適中的雪鞋就行了,我買了很好的固定器和雪板用起來確實是很舒服,但要讓我和雪場的比,我目前感覺還不太明顯。

6樓:Runsonicrun

個人觀點,運動的基礎應該都是大量的訓練形成肌肉記憶。然後可以利用不同的工具(不一定是更貴的)幫助提公升某些運動表現。

剛學會寫字的人,用幾千的筆比幾塊錢的筆寫出來的字能好看多少?

7樓:Photo Draven

在雪況好的雪場,使用合適的雪具加上好的教練會很快提高,當然最重要的是心法,也就是自信+謹慎。一定要減少受傷風險,護具要盡可能齊全。

8樓:schatz

有自己的一套學具肯定會更事半功倍,也會方便許多。 裝備還是看自己的需求,就比如硬的雪鞋就不適合初學者,根據自己的滑雪水平和預算來考慮裝備。初學者還是先考慮滑行技術,等到滑行技術到達一定的水準,才會對裝備有了更好的理解。

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合適的裝備

9樓:JEFF街風滑板

這個是乙個雙向發展的,先打好基礎很重要。基礎的穩定和熟練是要求,初級,中級,高階道都可以靈活熟練的運用基礎技能。這樣你的高階裝備才能用的更得心應手

10樓:Three公尺粒

這真是乙個好問題呀。

能問出答案這麼明顯的問題,也是不容易的,你一定想了很久吧 。

這種二選一的時候,就可以做個極端假設。

假設你買了很貴的雪板,雪鞋之類,但是你還是進行之前的滑行動作,比如最開始只滑初級道。根據你豐富的想象力,你認為滑行技巧可以提公升嗎,你會因為買了好的雪板而上中級道,高階道嗎?

答案應該跟顯然了。

我相信好的雪板,雪鞋肯定是有助於你做滑行動作,可能會是你更加愛上滑雪的原因。

但是這只能是後面的0。

滑雪技能,技巧成熟,才是前面的1。

沒有前面的1,後面的再多0也只能是0。

所以,不要怕辛苦,好好學習滑雪技巧,才能對自己有更大的提公升。

11樓:Alyx Fu

實際上,裝備的好壞,技巧的高超與否,既不是正相關也不是負相關,我管這叫薛丁格的貓相關。

之前買kindle的人會吐槽這是最好的泡麵蓋,買跑步機的人會吐槽這是最好的客廳晾衣架。所以實際上,很多時候裝備這玩意都是會淪落到吃灰的地步的。

而滑雪的高階絕不是一蹴而就,實際上,不少人在體驗過後,都因為入門難度較大而放棄了。

實話實說,滑雪吹的再度假再生活方式,也是極限運動的一種,有種天然高的入門壁。

所以對於新手來說,更貴的雪具帶來的提公升可能還不如更好看的雪具帶來的提公升要大。這也是老雪具銷售一直鼓吹的,新手買板買的是印花。不能說完全正確,畢竟讓乙個第一次玩單板的人上來就滑一塊全山大硬板可能還不如讓他去雪場租板的體驗好。

不過總的來說,萌新還是應該在新手推薦的範圍內選擇自己喜歡的外觀來買雪具,而不是單純的一貴到底。

有自己的雪具,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不用等著租雪具退押金,不用每次都用不同的裝備穿無數人穿過的鞋。

而買了自己雪具的人,心裡很多時候也會有個聲音,一直在呼喚:「你快來滑,做雪場的小白花!有了我就別自己一直呆在家,來呀來呀快來呀!

12樓:co是Coco的co

對於新入門高中數學的人來說,是課下多上三個小時培優班對數學成績提公升大,還是選擇更貴的學習文具提公升大呢?

(別問我說陰陽怪氣,問就是大神踩著搓衣板都比咱普通人滑得好...)

13樓:高曉小

滑雪這個東西主要看技術吧,更科學的滑雪技巧,提公升還是比較大的,新手期間可以在雪場租用雪具,等有了一定熟練度之後,可以自己購買更加適合自己的雪具,這時候乙個好的雪具對於技術的提公升就很明顯了,像我們現在出去玩都是自帶雪具的,現在國內物流也比較發達,自帶雪具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扛著到處跑,直接發京東或德邦快遞這些就能直達各大雪場,方便得很。

14樓:弓水禾

基本上板子和鞋越貴,硬度越大,越不適合初學者。初學者最好選擇入門級的滑雪裝備。當然如果有錢可以選好點的牌子,不過高階後還需要更換的。

15樓:社畜想滑雪

這個問題啊,其實沒有個標準的答案。

關於技術,更好的技術,更快的提公升,可以帶來跟多的自信,更多的成就感。身邊認識非常多的雪友都是在學會換刃之後才徹徹底底的陷入雪坑無法自拔的。

然後是裝備。很多人說剛開始滑雪,有沒有裝備不重要,先去租著滑一段時間確認好方向再買。但實際會發現,人家買裝備的人兩天就學會基礎換刃了,你在雪上推坡推了塊乙個雪季了,就是換不了刃。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你每次去租的板,要麼太硬,要麼太軟。你去練一天前半天在適應雪板,後半天你滑不動了。

沒有體力了。人家買了自己的鞋,前刃推了兩趟就能站住在雪道上了。你推了一天腿都站不住了,後刃還在卡雪。

人家的鞋舌可以跪住,你穿雪場的雪鞋鞋都卸的穿不了了,你能跪住才鬼了。

對於買了裝備的新手小夥伴也一樣的道理。你入門的時候買了一塊特別軟的新手全能板,換刃的時候容錯率賊高,學換刃賊快。然後你要嘗試立刃了,你速度一快,稍微刃立起來一點,板子在腳下瘋狂抖動,你練了好久,動作學了好久,就是沒法立刃,或者立刃就是立不高。

你換塊板子嘛,你換塊硬度高的板子,他是不是就穩定了。

最後一點啊,你的問題應該是學習更好的技巧提公升大,還是選擇更適合的學具提公升大?馬赫貴9900一塊,你覺得他能在新手階段提公升你嗎?所有的階段都是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板子,而不是更貴的。

16樓:Cleo

沒明顯覺得裝備影響自己的情況下不用著急買,因為太早買了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可能不合適。我是滑到發現雪場的鞋沒法夠緊,磨的骨頭疼才去買鞋的。

17樓:於某人

看你滑雪水平。雙板為例,剛開始用雪場的雪板,等學會了基礎平行,立刃,大回小回,能從大雪場高階道流暢滑下來的時候,可以考慮買鞋和板。預算少的可以先買鞋,不要買大了。

大雪場真正練技術。

18樓:小彭

學滑雪並不容易。買了好裝備,就可以不用懷疑自己是因為裝備不好而學不會了。

前提:不要買那些特別 pro 款的,新手極難使用的pro 款雪具(一般是硬度偏大的雪板、雪鞋,單雙都是)。

19樓:

新入門的選手,在雪場學習基礎的規則、安全保障、入門知識之後,建議還是把錢花在請個理論技術都相對好的教練多指導上,租賃的雪具或者入門的雪具足夠入門找感覺了。

等技術高階到一定程度之後,再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一套喜歡的更好的雪具即可,通過研究雪具和滑行知識,能找到一套又喜歡又適合自己滑行高階的裝備,更能促使自己練功。

----以上僅針對價效比角度參考----

氪金玩家可以照著最喜歡的來一套,更有動力去學習更好的技巧哈哈

20樓:雙瞳

單板,萌新,上雪30+小時,目前可以正腳流暢大迴轉下高階道.反腳流暢大迴轉滑中級道,感覺技巧和裝備不能簡單分開看,用自身經驗來看,在緩坡上練習時,鞋,板子,固定器都偏軟沒啥壞處,容錯率高,比較容易提公升信心,一旦開始上陡坡練換刃,最好換硬點的固定器(我從硬度6換了硬度8的),因為陡坡換刃需要果斷,技術運用清晰,走後刃的時候如果固定器太軟,很多時候會感受模糊不知道自己發力錯在哪兒,基礎差的時候用硬點的固定器確實很容易摔,但是問題清晰糾正也方便,雖說理論上鞋子換硬點兒也有好處,不過實在捨不得剁手,再說身體對前刃的敏感度更高,也就將就著用軟點兒的鞋子練下來了。可能多看看知乎大神們寫的乾貨技術貼(枯燥的力學和運動生理學相關),別光看小技巧傳授,結合自己的練習進度多模擬一下換裝備和技術高階的關係和節奏,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該剁手就剁,我至今都認為「新手用啥都一樣」不完全對,個體情況個體應對才是王道.

張國榮對於港人來說是怎樣的存在

就是個同性戀明星啊,還能怎樣的存在?是他解放了香港?是他讓香港人民吃飽飯?還是他的影音普度眾生,讓大家不再港du?你們天天問這問那?因為他死了很久沒有新聞了所以閒的找存在感是麼? 香港小透明 我是乙個01年生的香港人。每每說起03年很難熬,香港人就說哥哥 梅姐的離開和Sars。我一直覺得sars 對...

對於大多數家境普通 學習能力尚可的人來說,是不是學理科要優於學文科?

人生路征程遠 是否選理科,你就要考慮這樣乙個問題 你對賺錢迫切嗎?如果你是富二代,不用考慮買房 結婚等費用,那你選科時完全可以按你的興趣去選擇。但你如果需要錢去維持你的生存 創造比父輩更好的生活 給家人帶來歡笑,那你應該在選科時慎重考慮。一般而言,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可以進985之類的名校的,那你選文科...

盜墓筆記對於你們來說是怎樣的存在?

Mikiki 昂,怎麼說呢,我還差幾個月就滿十年了,就不可或缺的存在吧。反正我男朋友當時跟我說什麼在現實世界不存在什麼的我就差點分手,存不存在是一回事,有些話能不能說出口又是另一回事。我始終相信他們真的存在。書粉,叔粉。愛父母愛盜筆愛中國。最後一句能看懂的吧。 殤舟 2020.9 好吧好吧,在稻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