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頂級名校的同學畢業後是否有自我期望和現實的差距?

時間 2021-05-08 23:05:14

1樓:

頂級名校厲害的地方在於培養人的完整人格,追求自我實現。我一同事普林斯頓本科,學數學的,在我們組做developer,跑程式的時候就做做數學題。老闆請他讀博(普林斯頓計算機系),他沒興趣,非要去邊上的羅格斯大學,進修純數學。。。

還有乙個同事,計算機系的研究生,研究目前火爆的深度學習(alpha go就是用的這個技術),剛剛有篇NIPS文章(深度學習領域頂級期刊)被接收了,前/錢途一片光明。突然說,對微分幾何理論更感興趣,要轉去數學系做純數學了。。。

2樓:水木山城

這種差距永遠是現實存在的,這才會產生奮鬥的動力嘛。

不過,國外頂級名校的同學也許恰恰比國內頂級名校的同學,應該會更平和、從容的來處理這種自我的內心問題。

3樓:

名校的價值更多在於校友圈,你學到了多少東西當然也很重要,但是其實很多更次一等的學校也能提供水平類似的教育(僅限於本科),所以相對而言這一點不成為名校生在職場中獲得boost的關鍵因素。名校會提供給你乙個更高的社交平台,而你認識什麼檔次的人,你處在什麼圈子裡面,對職業發展影響重大。這一點在歐美名校中體現更深。

4樓:小白

去年夏天參加學校的discussion group,遇到了一位本科畢業於斯坦福的TA,抱著對斯坦福的好奇,和自己即將畢業的迷茫,我迫不及待的和這位TA陷入了深聊之中。據他所說,他畢業的時候一直在美國找不到工作,非常焦慮和迷茫,在簽證還要到期的最後乙個月拿到了一直以來的唯一乙個面試,也就是這最後時刻的唯一個面試讓他有機會留在了美國,開始了在矽谷七年的生活。七年之後,他回到香港,在我們學校做了TA。

這或許不是乙個我期待中的故事。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們斯以為哈佛,斯坦福畢業的學生就一定要有似錦的前程,殊不知乙個漂亮的前程和學習知識的能力有的是確是相關,而不是因果關係。

學習知識能力的強弱只是眾多成就組成因素的中的一小點,很大的影響著未來的成就是乙個人完備的三觀和能力以及所具備的技能。

也許當年他也曾在內心歡呼雀躍過令人羨慕的offer,而如今也曾在夜晚黯然神傷過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而這中間的Gap又該拿什麼來填補?

5樓:Lyra

謝……邀……

沒覺得有什麼差距。申請的時候對自己就沒有什麼期望,被錄取了也沒因此把期望調高。讀到一半愛上了阿拉斯加一心想去北冰洋岸邊做Field Engineer,即使大家都認為這個學位等於白讀了也不太有所謂。

如果「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本來就不是期望的一部分,那麼讀了HYPSM也不會給我能追到這個目標的幻覺。總之讀名校談不上飛躍,甚至不見得對未來有多大助力,就是人生中的乙個很平常的岔路而已。

蜜汁好心態。

利益相關:斯坦福master在讀。

6樓:公尺小樂

你以為名校畢業一切順理成章,然而只是生活的開始。

生活並不是比賽學歷這個單一變數。

哈佛的學姐毅然回國辦個寵物店。

UCB同班同學買了乙個山頭開始他的農墾與莽荒紀。

斯坦福的學妹咬咬牙拿到了JP的10w美金工作機會。

你說乙個本碩博4年讀完的孩子你為毛去種地?

你說哈佛本科後你就賣賣寵物?

一定要像學妹一樣拼了小命去華爾街?

他們倆一致的回答:喜歡的才是你的。

7樓:小銘兒Moon

哈佛生物統計研究生在讀,姑且隨便寫點自己的想法。

對自己有過高的自我期望大概在剛拿到offer的那段時間,當時在票圈發了下offer引來各種幾百年不聯絡的同學的讚嘆,我相信更多的是驚訝。因為自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的確一直在很好的學校就讀但並沒有成績很拔尖,高考時更是因為一些原因失利一度準備復讀,後來被媽媽鼓勵轉而出國讀本科。

在美帝乙個排名雖沒有非常靠前但也還算有名氣的學校,整整四年裡滿腦子都是好好學習要對得起這些學費,於是也算非常努力的拿了很棒的成績申到了哈佛。大概是驚嚇到了以前的同學們,自己也莫名的有種自豪感,覺得看啊,高考沒你們考得好怎麼了,我現在比你們好的多,並且以後會更好,科科。

然而大概在開啟哈佛學生生涯之後慢慢看清了很多事情,覺得自己曾經的得瑟很幼稚。努力進名校的意義不在於對自己進一步肯定,而在於看到更多的不足。在世界頂級學府,你周圍優秀的人太多太多,學生也好教授也好,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比你想象的要弱得多。

你會願意更加努力已追上周圍人的步伐,他們那麼優秀,你也會更加不甘落後。各界社會名人也會願意來這裡演講,各界頂級企業也會願意為你拋來橄欖枝,你的眼界被拓寬,也會有更廣闊的平台。如果你心態是正確的,並沒有想拿個degree就完事,相比曾經過高的自我期望,你反而會變的更現實。

我想哈佛帶給我的,並不是可以隨時隨地拿出來吹的名校光環,而是我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並且一路向前。

當然每次看著媽媽開心的跟別人講女兒在哈佛的笑臉,也還是會自豪 :)

8樓:伸懶腰

名校最大的價值就是讓你認識更多和你有相同資源的人,給你個平台,但是有機會交朋友不見得朋友多,有平台做事情不見得會去做。還是看人!

名校給的是一種相對好的環境,成功機會大一些而已,但跟年薪沒啥關係,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缺錢,也不是所有人都拿錢來丈量人生,也有人缺愛你說是不是?

9樓:

即將畢業。即使找工作照樣糾結,但自己心裡也清楚,人生真的被當初那一封通知書而改變了。有緊張有忐忑,但更多的是從容與感激。

10樓:胡景超

期望是高薪的話,名校則是其中的乙個步驟而已,都不是個必要步驟,更別說充分步驟了。把名校等同於高薪的未免太天真。

我很理解這個現象,畢竟考取名校的孩子其父母師長未必能有名校的眼界,出現錯誤的引導也是難免。

11樓:

安然CEO Jeffrey Skilling, 哈佛大學MBA,top 5%,麥肯錫前員工,因工作緣故加入安然,2023年出任CEO。

04年獲刑,至今未出獄。

學歷,名望,在權欲的遊戲中可能成為更大的風險,這樣的例子很多。

12樓:Guooooo

不是提到的那四個學校的,但也是世界排名top20的。占個坑,回來答。

我覺得期待的差距不存在於畢業前和畢業後,而是存在於入學前和入學後。

收到名校offer後的那個暑假應該是人生最得瑟的時間段了。父母,朋友,父母的朋友對你的肯定都somehow boosted your confidence, 特別是那句從小鼓勵我們進名校的一句"進了名校這輩子就不用愁了." 我曾經以為這個名校的offer就是我這輩子的保護傘和通行證,事實證明想得太簡單。

對我來說名校就像是狼群,雖然擁有很多食物,但是大多數狼都想要獨吞最美味的那只羊。不存在因為名校資源多,所以大家都有份這個道理。能進名校的人都是18歲前習慣了擊敗對手,爭奪資源的人。

所以一進校就明白這個道理並且保持衝勁的人一般期待落差小。而把名校文憑想成了百靈藥的人可能就是另乙個case了。

就從我身邊同學來說,既有大二大三就在頂尖投行實習的人,也有大四畢業了還沒有打算的人。其中的差距在於進了名校後是否還push yourself hard. 努力那麼多年進了名校其實就是給自己爭取了和高手競爭的平台而已,不能保證產出。

是從高手中脫穎而出還是被淹沒就看自己造化了。

13樓:

剛發現提問者我有關注。。。。咳咳,改一下暴躁語氣。

我意思是,其實換湯不換藥。

原答案:

微博YY清北復交,知乎高階一點,YY國外名校。

得了吧,能不能來點新鮮的?

14樓:孫如意

想起住我家小區前面樓沈阿姨家的兒子,麻省理工博士(忘記學的是什麼了,恍惚記得是物理專業),今年33歲,座標上海,前兩年頻繁跳槽,年薪都在20萬以內,今年據說新換了工作,年薪漲了點,至今在上海租房(並不打算買房),娶了乙個上海本地傻白甜,也不生孩子,養了只大狗,逢節假日滿世界玩,日子過得逍遙自在,也不在乎年紀大了是不是該要小孩了,該買房了,好像這一切對於他都無關緊要,好像乙個麻省理工的博士頭銜並沒有兌現成出任CEO這樣實實在在的事實,按我爸的話說就是他的現狀辜負了他的高學歷,並沒有最大限度轉換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功名與好處。

我們生活中會有很多根深蒂固的理所當然,你讀了名校你就該出任CEO,走向人生巔峰,當然有人確實這樣做了,這樣的生活路徑被主流世俗認為理所當然,假如你沒有按照這樣的生活路徑去活,你就辜負了你自己這麼多年一路碾壓眾人攀上頂尖名校的努力。

不過,沈阿姨的兒子好像並不太在意這些,看上去活得很開心。

他的爸爸每天依舊騎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來來回回,他的媽媽(沈阿姨)每晚飯後準時和我媽結伴跳廣場舞,生活平淡而樸實。

生活總是冷暖自知,不管有沒有光環。

15樓:

我不是哈佛斯坦福牛津劍橋上述四所學校畢業的,但是我即將要畢業的學校也是全美穩定top10的學校。

作為廣大學生群體中最最普通的一員,簡單來講,畢業之後,所謂實現「設想過的出任CEO,贏取白富美的夢想」是真的沒有。所謂的「設想過的出任CEO,贏取白富美的夢想」,初中高中階段夢過,但是自從進來這樣的學校後就再也沒有想過。每天過著被別人要麼智商壓榨,要麼情商壓榨,要麼家世背景壓榨的生活,使自己總是處在一種即自卑又自大的狀態中。

自卑是因為身處於學校的圈子中覺得自己弱爆了,自大是因為一旦出了學校這個圈子,又覺得原來自己還是挺厲害的。思想總是處在這樣一種矛盾狀態,加上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應付學業上,以至於沒有足夠多的時間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即便想清楚想要什麼,又為當前的一點分數患得患失,導致最後臨畢業的時候,發現自己從入學到畢業間除了增長點所謂的學識外,其餘方面不增反降。

即將要畢業,找到的工作也不是什麼FLAG的高大上的工作,工資將就過活。真的是一offer驚醒夢中人,發現自己身上所謂的光環都是學校的title,而不是自己。如果刪掉自己簡歷上面的學校,估計自己的履歷還不如乙個高中肄業的人豐富。

越好的學校就是越高階的溫室。差點的學校,溫室的塑料布還會有洞,時不時吹進來一些調皮搗蛋的學生,還會讓你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人以另外一種玩世不恭的狀態生活著。好的學校,就猶如乙個密不透風的溫室,一座與世隔絕的烏托邦,只有兩種學生,一種是暢談理想講情懷的,一種是學海無涯苦作舟的。

所有人都認為世界上的事情無非都是用情懷和知識就能解決的。總之,就是待得時間長了,不接地氣了。所以說,上名校和開好車真的沒什麼本質的區別。

都是光環。退去學校的名聲和以步代車沒什麼區別,結果都是大家不會對你另眼相看。

說到期望和現實的差距,是有差距,而且不小。拿我的實習距離。我實習的公司算是全美這個行業的巨頭。

我起初覺得能拿到這種實習的學生最差也是top100大學畢業的。但是和我一起實習的人裡面竟然有regional university畢業的,就是那種根本不會參與US NEWS NATIONAL U RANKING的學校。當時心裡面確實不平衡。

現在好了,找Full time的時候,發現自己學校周圍的人找到full time的連一半都不到,但是一些地理位置好的state U的學生就業率都100%。要是說沒差距,真的是假的。但是想想看,自己上學走的這歷程,除了實力就是運氣。

其實運氣遠遠大於實力。以前雖然也這麼說,但是都是自嘲,現在是真正認識到了,這就是運氣,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綜合實力確實不如運氣。名校絕大多數學生所謂的不平衡,是因為只見識了自己智商不夠高,但是還沒見識自己情商不夠高而且能力不夠強。

等full time 一段時間,被其他所謂一般學校畢業的人虐一虐,這種差距就自動消失了。

還有,期望和現實本沒有差距,是我們太心急了,想一畢業就成為別人奮鬥了幾十年成為的那樣的人。就好比,一出生就想上名校乙個道理。想想從乙個二三四線城市的不知名幼兒園混到所謂的名校,摧枯拉朽20年。

就應該想到,從乙個畢業小白混到所謂的人生贏家只會比20年長,不會比二十年短。打怪獸第一關結束,第二關才剛剛開始,第一關也就算是個練手,是個鋪墊。

(乙個所謂好學校的普通人的絮叨,請牛人繞道)

是Duke的~希望別被熟人猜出來~

法語專業非名校畢業是否有前景?

Insidelmmia 問題相關答主外國語學院的現已畢業國外留學中 1.語言是要苦修的如果自己不努力其他外界條件也只是多餘當然具備這些條件自己可以不用學的那麼累而且會利於有長遠的目標但是如果你是將來有志成為老師的那自己的努力一定要做到位。自律和規劃一定不能少多忍耐多去接觸這個領域的大牛提前知道自己的...

在美國名校畢業後找工作有多難?

玄機 國內雙非本科,商科研究生在不是名校 美國排名50左右 的中部大農村讀了一年。據我統計,我那一屆大概有30個左右的中國留學生找到工作留在了美國。 窮碼農 美國找工作主要看專業。但肯定名校有加成!名校找不到工作的不少吧,全民轉碼真的不是鬧著玩的。如果是CS和EE相關的專業,刷刷LeetCode上岸...

畢業後,你們還和初高中的同學有聯絡嗎?

西培留學 初中聯絡的還蠻多的,畢竟從小一起長大,到現在依舊天天嗨,雖然不在同乙個城市,但是會分享各個人的趣事 煩惱,吐槽生活 工作 娛樂八卦等等,所以很緊密。高中聯絡的就不太多了,很多都是逢年過節互問一下,大部分都結婚生子了,再經常聊天很怕會打擾到對方,會越來聯絡越少,但是關係還是在的。 長生 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