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一開始就感覺很多形式主義的東西而喪失了對未來大學生活的熱情應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5-07 20:38:12

1樓:星小辰

我大一的時候也是誒,現在大二了。那些活動什麼亂七八糟的比大一少了許多。

一直在思考,大學這三年應該怎麼過。

首先,我們清楚,大學三年是人生中最寶貴的幾年。

大學就像是個嶄新世界的起點。從上大學後,我們的人生選擇,很多的擁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力,而不再是像以前都是走父母幫我們安排好的路。

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隨波逐流,和身邊的人一樣,但最後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我們終將遠行。

大學可以學的東西有很多,(比如,活動策劃、管理能力、邏輯思維……)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有很多。(如,時間管理、人際交往、打理自己……)可能改變很難,但是一定會有回報。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活法吧。

↓下面是我記的一些筆記

希望你能認真規劃好大學的時間。

另外,熱情是從內心散發出來的,要是暫時失去了熱情的權利,你可以回望來路,和父母和高中好友聊聊天。相信,他們能夠給你帶來溫暖與力量。

2樓:RUOSU乙個人的晴天

不用管他就行了呀,形式主義哪個學校都有,看開點,去關注你自己喜歡的值得去做事情。說實話之後你會有更無語但也只能越看越開的,大三老學姐如是說道。

3樓:木頭樁子

我大一也和你有一樣的困惑

我的解決辦法:每天跑步

不想說太多,你可以試一試

跑步的時候你是且必須是你自己

跑步中想起的一切都是從屬於過程本身的。那些在奔跑中降臨到我身上的想法就像一陣陣風——倏忽而至,飄然而去,不留痕跡。

村上春樹

4樓:乘風

也在南京讀書,原先也有同感吧,覺得學校很多的活動都是形式化,浮於表面,沒有意思,自己也沒有熱情,不想參加。

大二下的時候,開始有了轉變。一次心血來潮,pu上報名了乙個國學講座,那時pu學時已滿,動機很純粹,雖然講座一開始比較無聊,睡了會,但是感覺很棒;那一周,機緣巧合和同學到外面做志願活動,沒有任何志願證明或者志願者打卡器,到社群的孤寡老人家中陪伴老人,感覺很棒;那一周,過得很隨心所欲,參加活動,出去閒逛,聽聽課,打打辯論。

之後的感悟就是,大學裡看似形式化的活動實則是乙個很重要的契機,這個契機使得我們去接觸、去感受各種樂趣,太形式化的原因還是組織者和參與者把它形式化了,這是最重要的原因。同樣,學校裡有各種全體大會或者什麼講座的東西,看似很無聊,認真聽下去,會體會到那些水平比較高的前輩們的思維過程、邏輯思維等等等,也都還是蠻有用的。

大學,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的想法、選擇、格局決定著自己的大學生活精彩與否。

祝大學愉快。

5樓:戀戀風塵

如果是無法改變的環境的話

就該咋過咋過,它形式你別形式了

加油,嘆一口氣罵一句神經病再訂個好吃滴外賣上個自習啥的很美好,別被這些東西影響。

6樓:萱蘇

大學生活其實就是真實社會的預演,不是想象中的象牙塔呢!

一屆一屆的大學生都是在這種環境下經歷過來的,根據自己的興趣去讀書,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四年過後,你會發現這幾年的大學學習生活很充實呢!

7樓:快到春天的冬樹桑

你往後一輩子都擺脫不了這些東西。無論你是搞學術還是進工業界。即使出國能有所改觀,也不可能完完全全逃離這個事實。

重要的是在這些形式主義的干擾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熱愛的,值得堅守的興趣愛好等等。那樣你就算被迫幹很多無聊的形式主義的事,你也有自己的一片精神淨土。

作為大一新生,感覺大學都是形式主義,對大學感覺特別迷茫,怎麼辦?

似初 不用感覺,確實大部分都是形式主義。但是學校形式不代表自己也要形式下去,好好學習,多看書,尤其好好學英語,能保研就保研,不能保研大四考研,考乙個好學校的研究生 34所本科的話不用理我 相信我,研究生以後你的世界觀會被改變的。 Pain 不要把自己和學校繫結在一起 少了你學校依然該怎樣怎樣 雖然很...

如果守望一開始就222,會好很多嗎?(看下簡介)

思量SiL 不會鎖222就是蠢比設定 你們這邊想贏,自然會選擇合理陣容,不論是303 222 402 132 甚至042能贏也會選 你們這邊不想贏,給你鎖222你們也不會贏 Gatsby 如果奶T英雄一開始像輸出英雄一樣豐富,我覺得問題不大。哪像現在玩輔助,有兩個不想玩的,有兩個手殘玩不好的,就剩下...

大學英語專業是不是一開始就比高中的難?

Clara 作死無疑了 但是不是一般英語專業都會要求高考英語最低分嗎?我們專業要求的是110,也不算高。我高考也才120多,發現大學真的人才很多,別人發達地區來的同學基礎比我好得不是一點點。我就是那種應試教育出來的人,學了八年英語和交換生交流都還磕磕絆絆的。但是,同樣水平的同學從大一就開始參加各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