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成實和依他起是非一非異嗎?

時間 2021-07-03 20:51:49

1樓:天台

首先,明確定義。

1.圓成實自性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頁雲:云何圓成實自性?謂諸法真如。

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乃至能令證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縛及麤重縛,亦令引發一切功德。又雲:問:

圓成實自性;由何故圓成實?答:由一切煩惱眾苦所不雜染故。

又由常故。

二解顯揚二卷六頁雲:圓成實自性者: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為欲證得極清淨故。為令一切相及麤重二縛得解脫故。為欲引發諸功德故。

三解攝論二卷六頁雲:若圓成實自性、是遍計所執,永無有相;云何成圓成實?何因緣故,名圓成實?

由無變異性故,名圓成實。又由清淨所緣性故;一切善法最勝性故。由最勝義,名圓成實。

又雲: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

2.依他起自性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頁雲:云何依他起自性?謂從眾緣所生自性。又雲: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因緣故。

二解如諸法自性有三種中說。

三解攝論二卷五頁雲:若依他起自性,實唯有識,似義顯現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緣故,名依他起?

從自薰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在住故;名依他起。又雲:

云何應知依他起自性?應知譬如幻、燄、夢、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無性釋四卷十八頁雲:

從自薰習種子等者:謂從遍計所執名言薰習種子。依自種子,他所生故;名依他起。

此說彼體依他而生。生剎那後無有功能自然住者:此說彼體依他而住。

由此二因,名依他起。

四解顯揚六卷二頁雲:依他起自性者:謂從緣所生法自性。

順便補充一點,遍計所執。

3.遍計所執自性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頁雲:云何遍計所執自性?謂隨言說,依假名言,建立自性。又雲:問:遍計所執自性,由何故遍計?答:由依他起自性故。

二解顯揚六卷一頁雲:遍計所執自性者。謂依名言,假立自性。為欲隨順世間言說故。

三解攝論二卷六頁雲:若遍計所執自性、依依他起,實無所有似義顯現;云何成遍計所執?何因緣故,名遍計所執?

無量行相意識遍計、顛倒生相故;名遍計所執。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又若由此相,令依他起自性、成所遍計;此中是名遍計所執自性。

由此相者:是如此義。又雲:

云何應知遍計所執自性?應知異門說無所有。

四解如諸法自性有三種中說。

五解成唯識論八卷十六頁雲:論曰:周遍計度,故名遍計。

品類眾多,說為彼彼。謂能遍計、虛妄分別。即由彼彼虛妄分別,遍計種種所遍計物。

謂所妄執蘊處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別。此所妄執自性差別、總名遍計所執自性。如是自性、都無所有。

理教推徵,不可得故。

簡單梳理一下。

依他起:「從眾緣所生自性」、「從自薰習種子所生,依他緣起故,名依他起」

答主釋:依是依託義,他是眾緣義。

依他起,即宇宙間一切萬法,本來沒有體性,都是假借因緣而生。

問:以何為因?以何為緣?

答:以業種子為因,依託他法為緣,因緣和合,名之為生。以樹為例,要成就樹這個法,首先要有種子,有種子還不夠,還有有相應的增上緣,即Sunny、雨露、泥土等等相應的眾緣。

如此觀察整個宇宙,一切現象,沒有任何一件事物,能夠不假因緣而生起。

世間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所生法,這個就是依他起。

遍計執:「謂隨言說,依假名言,建立自性」、由依他起自性而起遍計。

答主釋:遍:周遍;計,計度。

遍計執,是依著凡夫而安立的概念。即周遍計度宇宙間一切萬法,都是有其自性的。而遍計執,是依著依他起而生的。

通俗的解釋,我們看到蘋果,認為蘋果是實有的,並不知道蘋果只是如夢如幻的存在,它只是假借因緣而暫時生起的假名、假相、假用。

蘋果是如此,乃至整個山河大地,整個依正二報的國土都是如此。

這一點體現出來,就是我法二執,執著生死是實有、自我是實有、覺受是實有,乃至整個世界都是實有的。

整個世間萬法,莫不執為實有,這是遍計所執。

圓成實:「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一切煩惱眾苦所不雜染故。又由常故」

答主釋:圓:圓滿;成:成就;實:真實。

圓成實,即聖人所證、所行、所緣的境界。它遠離了我法二執,不被世間一切煩惱眾苦所染汙。

以上,釋義竟。正答如下:

問:圓成實和依他起是什麼關係?

答:引《攝大乘論》如下: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說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

依何密意作如是說?於依他起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雜染分,圓成實自性是清淨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說。

於此義中,以何喻顯?以金土藏為喻顯示。譬如世間金土藏中三法可得:

一、地界,二、土,三、金。於地界中,土非實有而現可得,金是實有而不可得;火燒煉時,土相不現,金相顯現。又此地界,土顯現時虛妄顯現,金顯現時真實顯現,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識亦如是,無分別智火未燒時,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不顯現。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是故此虛妄分別識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以上,三性關係,已經闡明。

如有疑惑,再引今人印順法師《攝大乘論講記》,以供參考。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說」一切「法有三種:一、雜染分,二、清淨分,三、彼二分」。這一切法三分的見解,佛陀「依」什麼「意」趣要這樣「說」呢?

這是依依他的安立三性而說的。「於依他起自性中」,隨染的「遍計所執自性」的一分,就「是雜染分」的一類;在依他起性中隨淨的「圓成實自性」的一分,就「是清淨分」的一類;「即」此「依他起」性本身,不定屬某一邊,那就「是」有「彼」染淨「二分」的一類。

關於依他起,本論確是說虛妄雜染,是染種所生的三雜染,虛妄分別為自性,是亂相,是亂體,但又說他是通染淨二分的。說得最明白,就是這《阿毘達磨大乘經》。

「於此」三自性為三類法的意「義中」,且「以金土藏為」譬「喻」來「顯示」它。藏是界義,等於現在所說的礦;礦中蘊藏多量礦產,所以稱為藏。「譬如世間金土藏」金礦「中」,有「三法可得:

一、地界,二、土,三、金」。地是堅性的能造大種,土與金是所造的色法。在金礦沒有掘發煉淨以前,「於地界中」,只見土而不見金,所以「土」是「非實有」的,卻顯「現可得」;「金是實有」的,反「而不可得」。

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土與金雖都可說是實有的,但這裡的意見是這樣:金是實在不變的,縱然雜在土中,或把它粉碎,它的質量仍然是那麼多,所以說是實有的。土卻不同,金從土中煉出以後,金中不再有土的成分了,所以說它是非實有的。

在採發後,加以「火」的「燒煉」,這「時」,非實有的「土相不現」,而實有的「金相」就「顯現」可得了。這樣,當「此地界」的「土」相「顯現時」,就是「虛妄顯現」;「金」相「顯現」的「時」候,就是「真實顯現」。而含有土、金兩法的「地界」,就「是」具「彼」虛妄、真實的「二分」。

「識亦如是」以下,是合法。這識,真諦譯作『本識』,這雖只一字之差,卻大有諍論。奘師門下,都以為這識是八識,八識都是依他起,在虛妄分別的依他起上,執為實有,就是遍計所執性;離遍計所執性而顯的空性,是圓成實。

真諦譯作本識,是富有一心論的意趣。在取性本識中,染習所現的能取所取的轉識,雖然是染種所生,是依他,但從它的能取所取關涉上,是雜染的遍計執性,所以有時說『七識是分別性』[01]。若本識離去染習,解性與無漏聞薰現起的一切,是清淨的真實性。

從本論的體系看來,談轉染轉淨,或是單從轉識的能所上說,或是從本識的因果上說,其實可以綜合的。現在從依他的中心,所知依賴耶具二分為義識,與安立見相,作一綜合的解說:在虛妄分別心「無分別智火未燒時」,就是世間生死隨染的階段。

取性的賴耶識,無始來與戲論的薰習融為一味,從它現起虛妄的見識與相識。在從種所生的意義上,它固然是唯識為性的依他起,但它是虛妄、亂相、亂體、能所交織成的遍計所執性。因轉識的遍計,薰成遍計所執種子,又攝藏種子在賴耶中;連一切種識在末那的認識中,也成為遍計所執性。

所以說「於此識中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顯現,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不顯現」。「此識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時」,就是從凡入聖到究竟滿證的階段。因聽聞法界等流的正法,薰成聞薰習,解性賴耶識開始活動。

因加行無分別智的觀察唯識無義,聞薰習力漸漸的增盛起來,引生無分別智,正覺無義的真實性。但這時,不但賴耶中的染習還很多,就是從種所現的根身等,也還都是雜染的。這樣的無分別智久久薰修,賴耶中的取性染習漸盡,淨智漸增,到最後,一切雜染都清淨了,解性賴耶與淨智融然一味,為一切清淨法的所依。

這清淨識不是虛妄,一切都名為圓成實性。所以說「於此識中所有真實圓成實自性顯現,所有虛妄遍計所執自性不顯現」。這「虛妄分別識」,就是「依他起自性」,可以「有彼二分」,正與「金土藏中所有地界」一樣。

【附論】地論師把依他起解說為真妄和合,與這譬喻很有共同的意義。遍計是虛妄的,圓成是真實的,依他是染淨間的連繫,當然具有虛妄、真實的二分。所以說:

獨妄不成依他,獨真也不成依他,真妄和合才成為依他。我覺得:依他是唯識的,唯識是無義的。

唯識的真相,與無義本來不能截成兩橛。但在凡夫位上,它永遠與義合流,所以它是虛妄的。到成佛,無義的唯識本相才能全體顯現,不再有絲毫的妄染,它是真實性的。

它隨緣無性,妄心派,從生死位中識的虛妄分別出發,特別發揮了依他起的雜染。但久而久之,一分學者,幾乎忘卻了識的虛妄從遍計性的薰習(就是戲論習氣)或遍計所執種子而來,於是連成佛以後,還覺得識是虛妄的。其實,就是妄心派,在說明轉染成淨也非談依他通二分不可。

依他具二分的真妄和合論者,只是從已證真實性的聖人識的見解出發,特別發揮了依他的無義本相。

2樓:honghaier08

我以為,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在同乙個層面,不存在非一非異的可能。即這是乙個不成立的問題。

依他起處於五蘊活動階段,有幻覺的意思。你聽到了風吹的樹響,想到了森林,從森林想到了老虎,想到了武松,聯想到鴛鴦樓,這樣的聯想沒有邊際,這是依他起的情形 。可能又定在了某個景上,這是遍所執。

這是迷的階段

圓成實則是在實相發明的前後階段,此時有景象出現時,我們內心清楚,處於觀察階段。

所以你的問題本身並不成立,不管是誰提出的這個概念。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對觀察階段的不了解而形成的PS現象,是邪師所為。

和男朋友在一起兩年半,有時覺得自己很愛他,非他不可。有時立馬想和他分手,覺得和他沒有未來,是為什麼

你壓到我頭髮了 你在最好的,最花心,最浮躁,最年少輕狂年紀裡遇見了他,而且堅持了兩年半,我感覺題主很了不起,你想和他在一起當然是正常現象,談戀愛總會有爭吵,很多時候就是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因為在乎,因為怕失去,開始變得斤斤計較,權衡利弊,覺得自己付出的更多一點,便想分開 emmmm,不知道在說...

和同學一起玩遊戲,他歐你非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阿桃鍋 想暗殺掉他 好吧,現在我是最歐的,陰陽師舉例,這幾天聯動,80票,一目連,御饌津,大岳丸,山風,荒川,20多張黑崎一護碎片,呱皇出小白 除了一目連和荒川,其他都是未收錄 現在ssr就差不知火了 荒川沒截圖 但是,重點來了 我抽出黑騎一護了嘿嘿 千彌 當年玩陰陽師 氪了兩千左右吧,只抽出來三個...

和男朋友一起住他的房子要答應一起還房貸嗎

喵在乎 不影響吧,自己租房不是也要付房租,盡乙份力就好,可以不是用來還貸,而是出一些錢置辦家用日常用品之類的,這樣心理上過得去,男朋友也會覺得你是在分擔 梅林律師 說付房租的,不要來害人好嗎?如果是一起還房貸,以後算起來還有可能分享房產的增值收益,如果是房租就全部白給了。當然結婚了就更好了。之前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