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合的朋友還需要繼續嗎?

時間 2021-06-01 21:59:28

1樓:少嘯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過三觀不合的人,可以做朋友,但真的成不了知心朋友。下面就分析一下: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在對一件事做出判斷的時候,往往傾向於對自己有利的一面。

首先來看第一種情況,繼續做朋友。繼續做朋友,意味著你要繼續忍受這樣的不適感,你依舊說10句話,然後8句解釋給他聽,你依舊對牛彈琴,然後被他氣得發瘋。

但是,你維繫了這段友情。你之所以隱忍不發還堅持維持現狀,說明你也從中受益,或許是因為孤獨,或許因為不捨得,或許是別的原因。

所以,朋友是可以多種多樣的,朋友並不是唯一,不同的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就像「陪你喝醉的人注定無法送你回家」。情侶需要三觀合拍,知己需要三觀相似,而朋友不需要,因為於千萬人無涯的荒野中遇見你想遇見的人,本來就是乙個小概率事件。

再看第二種情況,不繼續做朋友。

選擇這種處理方式的人,要麼是偏執狂,要麼有極度的精神潔癖。放棄與三觀不合的人做朋友的對立面是,永遠只和三觀相同的人交朋友。先不說這種想法怎麼樣,這個世界是多元的,人是多元的,思想也是多元的,如果在你的世界裡永遠只堅持一種思想,那絕對是錯的。

只和三觀相同的人交朋友,你感到舒適愉快,因為你們喜歡的東西相似,處理問題的方式相似,你們興高采烈地對一件事分享自己的看法,發現都是「不謀而合」。久而久之,你的思維模式固定單一,再也不能汲取新知識。

三觀相同的人,優缺點相同,往往更容易形成封閉的氣場,使優點成為自負,缺點成為短板。以為你遮蔽的是三觀不合的人,其實遮蔽的是另乙個世界。

三觀不同的人,其實是可以互補的

和三觀不合的人要繼續做朋友嗎

徐赫 這也不能說是三觀不合吧。其實你們這個年紀的小孩的乙個典型特點,就是一邊脫離父母,一面找父母的替代品。名義上雖然是朋友,但實際上,好像是找爹媽。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對友誼的態度,往往會不自覺的延伸出很多好像跟父母交流時那種隨意。有的時候,這或許確實容易冒犯到別人。但你必須明白,這並不是有意而為...

工作沒了激情還需要繼續麼?

我叫潘 在感情中,只有熱戀階段才會產生激情,時間久了,往往會因為雙方對彼此過於熟悉,熱情褪去,只剩涓涓細流的生活片影。扯上面的例子是想表達乙個觀點 平淡才是生活的常態。很多人會認為,好的工作一定可以激發人的熱情。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不管是做技術分析還是搞運營的,就是通過觀察大量的資料,然後算轉化率 算...

婚禮前因這種問題談崩,還需要繼續嗎?

葵花籽 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男方不著急結婚吧,或許是對你不是非常滿意,或許是還有著騎驢找馬的心思,反正他們覺得可以先拖一拖再看一看。去年說要修房子今年辦,今年說修了房子沒錢明年辦,明年呢?誰知道又有什麼其他理由。反正我感覺一點不重視女方。當然了,如果你家規定要多少彩禮結婚要多大的排場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在...